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穿成炮灰原配之后,我靠养猪暴富了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桂花听了摸不着头脑,于是点点头。

“开心啊,”刘大铁也随着点头,接着随意地继续问,“那你为什么总是往后躲啊?”

刘大铁好笑地觎着她的表情,小声地追问:“那里面有你认识的人?”

“没,没有啊。”刘桂花低下头,使劲拽着白菜叶。

刘大铁看了她一会儿,语气忽而变得严肃:“你跟哥说,是不是你在城里干活被人欺负了?”

“啊?”刘桂花一时间没跟上他跳跃的思维,疑惑地抬头看他。

等反应过来,“哎”了一声:“二哥,没有的事儿,我在城里真的过得如鱼得水,我的意思是,过得很好,好的不得了。”

刘大铁一边的眉毛抬起来,怀疑地看着她。

刘桂花只得硬着头皮胡乱解释:“那几位领导啊,有认识我们厂长的,我……有的也见过几次面。反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躲起来了……但是这跟我在城里干活绝对没关系。”

刘大铁脸上作出一副“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状,伸手拿过她手里端着的盆:“快给我吧,白菜已经洗的够干净了,你出去坐着歇歇去吧。”

一个钟头不到,热乎乎的饭菜就端上桌了。刘胜利和刘喜儿两个人的小脸冻得红彤彤的,被领回来后一直在不停地跟刘桂花手舞足蹈地分享。

刘母在旁边坐着看着他们俩,也是乐的直笑:“哎呀,来来来,菜上来啦,先吃口饭。”

小孩子们坐在一起,没吃几口就说饱了,又一起出门玩去了。大嫂冲着自己儿子喊了声:“小正,看好弟弟妹妹!”

饭桌上大人们的话题换来换去,聊得热闹。也不知怎的,话题就绕到了刘桂花身上。

“话说,今天在外面怎么没看见周家他们几个?”三哥刘大正嘴里吸着面条,突然问道。

刘元胜没说话,刘母哼了一声:“谁知道怎么个事儿呢,大正,你啊,在城里面少在那个姓周的面前晃悠。”

刘桂花的三哥前几年在建宁钢铁厂里开始做活,话说这活儿还是周子明给介绍的。后来周子明另攀高枝去了,刘大正在钢铁厂里没少吃苦头,遭人白眼。

刘母在周、刘两家闹掰后总是告诫他,但是刘大正脑子转不过来,说难听点就是死心眼,觉得想要在厂里干的舒服就得好好顺着周子明这个领导。可他想不明白,在周子明眼里,他就是过去的日子的丢脸的象征,再后来,当刘大正想中午给周子明打饭的时候,周子明直接当着很多工人的面儿训斥了他的工作,指责他工作不认真,总是有疏漏。

这时候刘大铁看了眼刘桂花,开口道:“快别提他了。听娘说,桂桂面了个对象,怎么样啊桂桂,你觉得他那人怎么样?”

刘桂花不由苦笑,猜想道:“二哥绝对看出来什么了,原来在这儿等着她呢。”

桌上的其他人都作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刘桂花也放下筷子,脑子里开始勾勒那个男人。

“他,”刘桂花慢慢的开口,“个子很高,轮廓分明,长相硬朗,从他的脸上挑不出一点毛病,他还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

刘母听着她的描述,脑海里不由得蹦出来的是刚才见过的那位领导。

刘桂花托着腮,说着说着像是陷入了一种回忆,望着前方的,眼神并未落在实处。

初见时的当面解围;相识后,雨夜送伞,工作劳累后的相步于夜市;是托别人送来的衣裳、脂粉、还有杀猪的新工具……

还有在聊起养猪场工作时满脸的赞赏,为自己介绍合作单位时的肯定,对着王同志介绍时的一点漏出来的自豪……

除了对她,还有对胜利和喜儿……

“除了长得帅气,他很有礼貌,很贴心,对我很尊重……”

很有礼貌啊,刘父若有所思,这很好,就像刚才那位领导也很尊重农民。

说着说着,刘桂花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滔滔不绝的分享着。刘父和刘母越听越满意,听的高兴了,甚至都有“拍案叫好”的作态。

“哎呦,听你这么说我和你爹就放心了,感觉他跟咱们刚见过的领导一样厉害呢!”刘母在刘桂花描述的间隙感叹道。

“咳咳,”刘桂花差点呛着,假装没听见,不自在地继续说。

桌上的人除了刘大铁,没有任何人感到一丝一毫的不对劲。别人是越听越沉浸,刘大铁是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简直是难以置信。怎么能这么巧呢?他开始怀疑自己猜错了。因为,城里的领导干部和出身农村的妹妹相距还是太大了。

这顿饭吃完,刘大正和三嫂带着孩子就收拾收拾准备回城里了。两位老人很是舍不得,奈何家里穷困,也没什么能让孩子带的,心里也清楚小孙子在城里吃的都跟过年回来吃的差不多,便拿了几件刘母亲手修补过的衣服给刘大正带上。

送走了三人,刘桂花就回了自己的小屋。从橱里拿出来昨晚上挂进去的布拉吉长裙,小心翼翼地铺放在床上,又用手顺了顺裙面,想把它上面的所有褶皱都抚平。她就站在床边半低着头盯着这条裙子。

半晌,她终于坐下在床边。这一次回到乡下,跟以往几次都不同,现在,她穿书进了这个世界,有了自己喜欢的人。

想想今天早上在村门口的“不期而遇”,一股尴尬感就顺着脊梁直冲脑袋尖。刘桂花“啊”地叫一声,捂着脑袋往后仰倒在床上。

“桂桂,娘进来了啊。”门外刘母的声音轻轻响起,房门被推开。

“哎呦呦,这是怎么了?头疼啊?”刘母一进门看着刘桂花抱着头左翻右翻,吓了一跳。

左倒右倒的动作停了,刘桂花坐起来,赶忙摇头:“娘,我头不疼。”

刘母坐到她身边,细细地看了下她脑门,又盯着她眼睛。刘桂花立马咧起嘴角嘿嘿了几声,眼神躲开刘母如炬的目光,四处乱飘着。

刘母瞧她这个样子,不由失笑,开始回忆:“咱们桂桂是长大了,总感觉昨天还是那个乱蹦乱跳的小孩呢。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你爹和你哥哥下田,你就在那棵树底下坐着乘凉,还……”

刘桂花作为一个合格的穿书者,在刘母开始说话时,就已经搜索到了儿时的记忆。偶尔几句还能说在刘母前面,你一句我一句的,刘母拉着她的手说的更起劲了。

但这些都不是她经历过的。在城里养猪场的生活都不是原作里面写的,自己的故事线早就被改变了。她只有在回到乡下看到原身的父母时、聊起以前的事情时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不是曾经真正的刘桂花。

“还有啊,你从小身体就很好,除了一两岁的时候,后来长大了点,几乎从来没生过什么病,总是活蹦乱跳的,跟个青蛙似的。诶,不对,有那么一次,你烧了好几天。我和你爹当时看你高烧不退都吓坏啦,都想乱投医,抱你去看村里头的那个老神棍。”

刘母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讲着讲着一转头,看见刘桂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换了个姿势: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她,双腿并拢,手服帖地放在腿上,坐的太工整了。

刘桂花留意到刘母逐渐减慢的语速,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自己身上,干咳了一声,换掉自己的超绝小学生坐姿。

刘母又继续说别的了,但刘桂花没认真听,她的思维还停留在她刚才说的事里。

她想起来自己做过的那个梦,在梦里自己就像是亲身经历过这一段时光。发烧时的头痛欲裂、炎炎夏日里汗浸的棉衫、躺在草上软绵绵的感觉……

刘母看出来刘桂花出神了,于是便伸手攥了攥她的手,默不作声地关上门出去了。

刘桂花换上了那条布拉吉长裙,按照梦里的路线出了门,目标地:小溪旁的杂草丛。

——

“这里是我们村干部开会的地方。”冯书记把几位领导请进门,握着手介绍着。

李正国看了一眼,点头道:“干净又整洁,挺好。”

几人坐下,开始聊起了这次下乡来的正事儿,准备实施落实相关政策。

李正国作为建阳乡村的对接人,坐在村长旁边。先一步为村干部介绍:“同志们,这是从北京来的负责落实的领导干部,谢厂长。”

村干部们一听是北京派来的,眼里瞬间发了光似的,想上前握手却又拘谨了起来,最后还是冯亮打头阵,站起来和谢元勋握手致敬。

“建阳是这一次的重要实施点,京里的领导们十分重视。”谢元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侃侃而谈道。等聊完,也正好到了饭点,冯书记就直接把自己媳妇在家里炒的菜端过来,摆在面前的小桌上:“家里就是这些菜,我媳妇手艺也不是很好……”

坐在中间的男人摆摆手:“色泽就很好,我也是很多年没在何许村里吃过饭了。吃自己种的菜,有什么不好。”

冯书记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他,腼腆地笑。

李正国眼里也带笑,伸手招呼:“谢厂长说的是,来来来,同志们都一起坐下吃吧。”

其他几位领导吃完饭后就得赶着回城里,冯书记便起身送着他们出村。

“李叔,我再在村里自己转转,我的车在晚上,您们先回去吧。”谢元勋跟着李正国他们到门口道别。

“行,那我们就先回去。对了,下月初在北京有个会,到时候咱们直接那儿见。”李正国握了握他的手,又拍拍他的肩,这才转身和另外几个人走了。

谢元勋往回走着,冯书记跟在一边。走了能有那么一小会儿,冯亮一直在偷瞄旁边高了他好多的人。思来想去,冯亮谨慎地开口道:“领导,村里我熟,我陪您去走走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