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努力种田不如遇到丰年,善于做官不如得到君王赏识。"这确实不是空话。不仅是女子可以用美色谄媚人,士人和宦官中也有这样的人。
从前靠美色得到宠幸的人很多。
到汉朝建立时,高祖皇帝虽然性格刚烈暴烈,然而籍孺却靠着谄媚得宠;孝惠帝时有个叫闳孺的宠臣。
这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才能,只是靠谄媚柔顺得到显贵,与皇帝同起同卧,连公卿大臣都要通过他们向皇帝进言。
所以汉惠帝时,郎官和侍中都戴着用鵕鸟毛装饰的帽子,系着饰有贝壳的衣带,涂脂抹粉,这是受了闳孺和籍孺之流感染影响的结果。
后来闳孺和籍孺都把家搬到了安陵。
汉文帝时的宠臣,士人中有邓通,宦官有赵同、北宫伯子。
北宫伯子因为是仁爱的长者而受到宠幸;赵同因善于观察星象和望气而受到宠幸,常常做文帝的陪乘;邓通则没有任何技能。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原本是个划船的黄头郎。
汉文帝梦见自己想登天却上不去,这时有个黄头郎从背后推他上了天,回头看见那人衣服背后有个破洞。醒来后前往未央宫西边的渐台,暗中寻找梦中那个推他上天的黄头郎,结果看到邓通,衣服后面果然有个破洞,正和梦中情景吻合。(哈哈哈,白雪公主·西汉版。。。这里的翻译有点不同,有说是破了个洞,有说是衣带打了个结)
文帝召见他询问姓名,得知他叫邓通,十分欢喜,从此一天比一天宠爱他。邓通性格老实谨慎,不喜欢结交外人,即使皇帝赐他休假,也不愿出宫。
于是文帝赏赐他亿万钱财,官至上大夫。
文帝还常常到邓通家游玩。然而邓通没有其他才能,不能推荐贤士,只是自己小心谄媚皇帝而已。
有一次文帝让相士给邓通看相,相士说:"此人最终会贫困饿死。"
文帝说:"能让邓通富贵的人是我,怎么会贫困呢?"
于是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他,准许他私自铸钱,"邓氏钱"因此流通天下。
他的财富达到如此程度。
后来文帝得了痈疽病,邓通常常为他吮吸脓液。
文帝闷闷不乐地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呢?"
邓通回答:"应该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了。"
太子前来探病时,文帝让他吸吮毒疮,太子虽然吮吸了脓血,可是脸上却显露出难为情的样子。后来听说邓通常常为文帝吸吮毒疮,心中惭愧,从此怨恨邓通。
等到文帝驾崩,景帝即位后,邓通被免官回家。
过了不久,有人告发邓通私自将钱币偷运到边境之外进行铸造。
官员查证属实,彻底查办此案,没收了邓通全部家产,还欠下数亿债务。
长公主虽然赐给邓通财物,但立刻被官府没收,连一根簪子都不能留在身上。最后长公主只能派人给他送些衣食。
邓通死时身上连一个铜钱都没有,寄居在别人家里去世。
汉景帝时期,宫中没有什么特别受宠的臣子,只有郎中令周文仁最受宠幸,但也不算特别深厚。
当今汉武帝的宠臣中,士人有韩嫣,宦官有李延年。
韩嫣是弓高侯的庶孙,武帝做胶东王时,韩嫣陪他读书关系亲密。
等到武帝做了太子,更加亲近韩嫣。
韩嫣擅长骑马射箭,又善于谄媚。
武帝即位后想讨伐匈奴,韩嫣事先学习匈奴兵法,因此更加显贵,官至上大夫,得到的赏赐堪比当年的邓通。
韩嫣经常与武帝同寝共处。
有一次江都王进京朝见,武帝特许他一起到上林苑打猎。
天子的车驾还没出发,先派韩嫣乘坐副车,带着上百骑兵疾驰查看野兽。
江都王远远望见,以为是天子驾到,连忙让随从避开,自己跪在路边行礼。
韩嫣却策马而过视而不见。
事后江都王愤怒地向太后哭诉:"请允许我交出封国回宫当侍卫,像韩嫣那样受宠。"
太后从此记恨韩嫣。
后来韩嫣出入后宫不加节制,与宫女有染的消息传到太后耳中。太后大怒,派人赐死韩嫣。
武帝求情未果,韩嫣最终被处死。
他的弟弟案道侯韩说,也是个谄媚之徒。
李延年是中山国人,全家世代都是倡优。
他因犯罪被处宫刑,在宫中养狗。后来平阳公主说他妹妹擅长舞蹈,武帝召见后十分喜爱,将其纳入后宫,李延年也因此显贵。
他擅长作曲,为武帝的祭祀创作新乐。妹妹李夫人得宠生子后,李延年获封二千石高官,号称协律都尉。
与武帝同起同卧,受宠程度堪比韩嫣。
但后来渐渐骄横放纵,甚至在宫中□□。
李夫人去世后,武帝对他的宠爱消退,最终将李延年兄弟处死。
从此以后,受宠的臣子大多是外戚,但都不值一提。
卫青、霍去病虽然也是外戚得宠,但主要还是靠自身才能晋升。
太史公评论道:君王的爱憎真是变化无常啊!看看历史上弥子瑕的故事,就足够明白后来佞幸之臣的下场了。即使过了百代,道理依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