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讲述司马相如,文章篇幅大、文辞繁复,多收录司马相如写的赋、颂歌、谏言......
其实他主要的生平如下:起初,司马相如因捐钱得了官职,在景帝身边担任□□常侍。一来他不喜欢这个官职,二来景帝不喜欢赋,不重视他。后来,他被梁孝王身边的那些善于游说的人所吸引,就辞官旅居齐国。相处几年后,写出了大名鼎鼎的《子虚赋》。
后来梁孝王去世了,他返回成都。家中贫寒,只与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暂住此处一小亭中。
临邛县令王吉尊敬他,日日都来拜访。卓王孙、程郑听闻是县令贵客,于是设宴邀请他。他在这场宴会中认识了卓文君,二人私奔。
卓王孙知道后大怒,宣称不会再给女儿一分钱财。因为生活困得,卓文君不快乐,对司马相如说:“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
于是夫妻二人回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
并且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的酌酒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
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附。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
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卓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事奉汉武帝。
汉武帝读到《子虚赋》后大为赞赏,感叹道:“朕偏偏不能与这位赋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啊!”
杨得意趁机回禀:“陛下,臣的同乡司马相如自称这篇赋是他所作。”
汉武帝惊讶不已,立即召见司马相如询问。
相如说:“有这件事。但是,这赋只写诸侯之事,不值得看。请让我写篇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就进献皇上。”
武帝答应了,并命令尚书给他笔和木简。
以下便是他写的《上林赋》,不再赘述。从列传2-5全是此作品,不感兴趣可跳过。
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
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
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
以下是檄文全篇,不再赘述,随后皇帝派遣他出使。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
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
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
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
这时,邛、筰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
皇上向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qióng)筰(zuó)、冉、駹(máng)等都离蜀很近,道路容易开通。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
皇上以为相如说得对,就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四匹马驾驭的传车向前奔驰,凭借巴、蜀的官吏和财物去拢络西南夷。
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县令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
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相如畅叙欢乐之情。
卓王孙喟然感叹,自以为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与儿子所分均等。司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筰、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
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zāng)柯,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筰。
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
相如出使西南夷时,蜀郡的年高长者多半都说开通西南夷没有用,纵然是朝廷大臣也有人以为是这样的。
相如也想向皇上进谏,但建议业已由自己提出,因而不敢再进谏言了,于是就写文章,假借蜀郡父老的语气写成文词,而自己来诘难对方,以此讽谏皇上,并且借此宣扬自己出使的本意,让百姓了解天子的心意。
以下是文章全篇,不再赘述。
总之,看了他写的文章的诸位大夫心情茫然,忘却了来意,也忘记了他们原来要想进谏的话,深有感慨地一同说道:“令人信服啊,汉朝的美德!这是鄙陋之人愿意听到的。百姓虽然有些怠惰,请允许我们给他们做个表率。”
大夫们惆怅不已,自动后退,拖延一会儿,辞别而去。
从那以后,有人上书告相如出使时接受了别人的贿赂,因而,他失掉了官职。他在家呆了一年多,又被召到朝廷当了郎官。
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
他曾经患糖尿病。
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
他担任官职,不曾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
他曾经跟随皇上到长杨宫去打猎。这时,天子正喜欢亲自击杀熊和猪,驰马追逐野兽,相如上疏加以劝谏,上疏省略。
皇上认为司马相如说得很好。
回来路过宜春宫时,相如向皇上献赋,哀悼秦二世行事的过失。
赋省略。
相如被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
武帝既赞美子虚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爱仙道,趁机说:“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未完稿,请允许我写完后献给皇上。”
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间,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
赋省略。
相如既已献上《大人之颂》,天子特别高兴,飘飘然有凌驾云天的气概,心情好似遨游天地之间那样爽快。
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
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
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
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
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
封禅书省略。
于是天子有所感悟似地改变了神色,说:“好啊,我就试试看吧!”天子思来想去,归纳了公卿们的议论,询问了封禅的具体情况,记述恩泽的博大,推衍符瑞的富饶。于是写了颂歌。
颂歌省略。
司马相如已死五年,天子才开始祭祀土地神。他死后八年,天子终于首先祭祀中岳嵩山,然后又封泰山,再到粱父山,禅肃然山。
相如其他著作,如《遗(wèi)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尤其著名的作品。
太史公说:《春秋》能推究到事物的极隐微处,《易经》原本隐微却能阐释得浅显,《大雅》说的是王公大人却德及黎民百姓,《小雅》讥刺卑微作者的得失,其流言却能影响朝廷政治。
所以言辞的外在表现虽然不同,但是其和柔的教化作用却是一致的。相如的文章虽然多假托的言词和夸张的说法,但其主旨却归于节俭,这同《诗经》讽谏之旨有何不同?
扬雄认为相如的华丽辞赋,鼓励奢侈的言词与倡言节俭的言词是一百比一的关系,这就如同尽情演奏郑、卫之音,而在曲终之时演奏一点雅乐一样。这不是减损了相如的辞赋价值吗?
我采录了他的一些可以论述的文字,写在这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