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月又一次提着空的食盒回来的时候,遭受到了来自东里鹿潭的灵魂拷问,“你天天给人家财万贯的大小姐送饭,我这个身无分文又不会赚钱的人倒是吃不上你一口饭了?”
鲤月眼神飘忽,心想着这离医馆又不远,他不是可以天天都回医馆去找杏仑和杏林吃饭,还缺她这一口吗?
但是,鲤月知道这人就是死鸭子嘴硬,怎么能说出来一句软话呢?
“我的东里公子呀,一品香的饭前两天你自己说的呀,你吃腻了。”
“但是以柳不一样,她才来大树镇,还有很多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没有见过,一品香一百二十道菜呢,我都要带她尝一遍,加上明天和后天的份,她才只是尝完了一品香的饭菜呢,哪像你呀,大树镇的吃食都被你吃了个七七八八,一大半你都说吃腻了。”
“哼,她吃一品香,那本公子呢?总还有我没吃腻的呢。”东里鹿潭根本都不看她,背对着她坐着。
鲤月饶了个路到他面前,赔笑着看他,在他眼前打开了食盒,把里面的两叠点心端到了他面前,“这是以柳吩咐她的小厨房特意做的,食材还是她哥哥早上派人快马加鞭从望城送过来的,有些咱们大树镇十河村根本就没有呢。”
“以柳可说了,她的两个丫鬟,禹澜很有经商的头脑,会算账,会掌管整个深宅大院,是她娘身边的嬷嬷一点一点教的,培养好了才送来她身边;另外一个丫鬟禹粟是从一个厨子那里买回来的,自小就和厨房打交道,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听以柳说,她小时候胃口不好,谁做的饭她都吃不下,直到买回来这个小丫头,禹粟做的东西无论是什么以柳都吃得消,甚至有时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蒸蛋,她都可以吃得下两大碗,她爹娘拍板将这个丫头好好留在她身边培养。”
鲤月拍了拍食盒,“这两叠点心就是禹粟做的,以柳特地让我带回来尝尝。怎么样,东里公子要过来试一试吗?”
她话都还没说完,东里鹿潭已经就着刚刚泡的茶已经吃了好几块了,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还点评了两句,“还不错咯,下次这个馅料还可以再多放些,这点心不够甜。”
他吃得香,鲤月就没拆穿他的口是心非了,自顾自地从食盒的第二层里面拿出来几本医书,这是她今儿去医馆给杏仑师兄弟送了一叠点心他们给她的。
她都没告诉东里鹿潭,其实以柳给了三叠点心,她先去了医馆才带回来给他,要是让他晓得了不知道狗嘴里又要吐出来什么话了。
鲤月坐到了另外一边,翻看着医书。
听杏仑说,这医书是他去打扫丁大夫的房间时,从书架后面发现的,擦干净书上的灰尘,他们看了两日都没研究出来到底这书上的药方是真的不明白该怎么用,还不如把医书交给她,让她好好研究研究。
鲤月看书的速度不慢,东里鹿潭坐那儿喝了半壶茶,吃了小半个时辰点心,一本医书她就已经翻了个大半,她瞧着不像是药方,倒是更像是食谱之类的东西,里面又加入了很多平日里用作药方的一些药材。
莫不是,这些药材还能够当作吃食,用在一日三餐中?
心中有了这个猜测,鲤月匆匆跟东里鹿潭说了一声自己要出去一趟,估计很晚才回来,就去集市上买了一些食材,然后回了一趟医馆,让杏仑和杏林给她抓了些药,就往怡庭院的方向小跑着去了。
房以柳听说鲤月来了,很是开心,摇着扇子就出来迎接她了,“月姐姐,天都快黑了,你怎么这个时辰来了?”
房以柳视线自上而下扫过她,“来都来了,怎么又拿了这许多东西?”
她身边的丫鬟,都不必等小姐发话,就上前接过了鲤月手中的东西。
怡庭院上下的所有人,上到看门的老妈子,下到房以柳身边的小丫鬟都很喜欢鲤月来,他们家小姐本来就是因为不想被老爷逼婚才出来散心的。
小姐天性安静,不喜热闹,在京城也没有什么闺中好友,来到这儿倒是和鲤月成为了朋友,虽然众人都有些奇怪,但是瞧着鲤月对他们家小姐也是付出了真心:知道小姐不喜欢出门,就三天两头自己上街买了好吃好玩的送来;知道他们家小姐喜欢看书铺里面卖的那些话本,从来不拘着不给看,甚至有时候还自己给小姐讲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听;怕小姐在怡庭院闷得太久了,隔几日总要找各种借口带她出门,有时去放风筝,有时去四庭院吃个饭,有时还去山上陪她踏踏青。
怡庭院的人,肉眼可见地瞧着自家小姐活泼了些,自然是把这一切都归功于鲤月,变着法子地做些点心,送些东西给她。
鲤月也不跟他们客气,这次来又是有事相求,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房以柳听完之后倒是若有所思,“月姐姐的意思是,这些药材可以当作食物,加在我们的吃食之中,作为一日三餐是吗?”
“对,我琢磨了许久医书,上面写的不像是药方,更像是食谱,所以我把药材和蔬菜那些都带来了,想借你身边的禹粟丫头做一做试一试。”
房以柳上前握住了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月姐姐见外了,你我之间何必那么客气,再说了禹粟做出来的东西那肯定有我的份呀,还说什么借不借,只要禹粟愿意,送给你我也是答应的。”
鲤月反手握住了她,“禹粟要是个物件,我肯定向你讨了去。好啦,我们一块儿去厨房看看?”
早有人将鲤月带来的东西都放到了厨房,他们一听说鲤月姑娘这一次是想要来试一试以药入食的新法子,手脚麻利地就把她带来的那些蔬菜备好,药材也分门别类地放好了。
鲤月这次来的匆忙,只打算先试两道菜,又问了一嘴禹粟,知道府上有鸡,就准备来个一荤一素,试一个新的法子整一锅鸡汤给以柳常常,她爱喝,合适的话给她多喝点好好补一补。
另外一道菜,是今儿从四庭院一出来正好看见还有人在卖藕,食谱上写了百冬灌藕,可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补肾润肺,正好秋冬季可以吃。
但在这之前,鲤月帮着禹粟一起,先将当归黄芪鸡汤给炖上了,这个在医书上看着还挺简单,只需要将鸡肉洗干净了,用姜片焯水去腥,之后再把黄芪,当归,麦冬,百合干还有红枣一起全部放入炖盅,加水炖煮一个时辰即可。
鸡汤炖上了,就要开始做百冬灌藕了,这个需要的是生百合,她在医馆拿这两个药材的时候,杏仑还多问了一句,“是哪个药方既要生百合,又要百合干呢?”
她支支吾吾没有说清楚,杏仑也不再多问了,将她要的药材都装好了包给她,还约了有空一起探讨一下那两本新的医书。
鲤月答应了过几天再来医馆,和他们探讨医术。
“生百合,山药还有这个天门冬都要捣碎吗?”
禹粟的疑问将她又拉了回来,“对,这些都捣烂了之后我们要加入蜂蜜,把它们研磨地非常非常细,然后再加入白茯苓,和白茯苓研磨后调匀。”
鲤月和禹粟一起在捣着药材,瞧着站在旁边的以柳还有她的丫鬟禹澜无所事事,鲤月又支使了它们去把红枣煮熟,然后去核剁成枣泥。
房以柳十指不沾阳春水,当然不会做这些了,只在红枣煮熟去核之后帮着禹澜一起剁枣泥,这个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既简单又不用动脑,她干得非常开心。
“月姑娘,枣泥已经弄好了,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呀?”
禹澜将一小盆端了过来,他们这边茯苓也加进去调好了,鲤月问禹粟,“先前麻烦你们去准备的牛奶准备好了吗?”
禹粟立马从厨房后面的架子上将纱布解开,端出牛奶来,“月姑娘,牛奶在这儿,是要把它倒进去吗?”
“嗯呢,我来,把枣泥也端过来。”
医书上写着,这三样混合在一起要注意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她一边倒,一边让禹粟搅拌着,差不多准备了一大盆。
最后一步,是将这一盆东西都塞进藕里,之前鲤月只是让他们将藕清洗干净了,现在把它们都官进去塞满,然后固定好蒸熟就行了。
蒸藕的时辰不需要太久,但是前面准备的步骤繁琐,费了不少时间,因而百冬灌藕几乎是和鸡汤一起出炉的。
为了方便大家食用,禹粟还将藕给切成了厚厚的大片,和鸡汤一起端上了桌,让小姐和月姑娘先尝一尝。
众人都凑在桌子面前,鲤月也没有先动筷子,等着房以柳先夹了一块子藕,轻轻咬了一口,边咀嚼食物边点头。
鲤月双手杵着脸,十分期待她的评价,“怎么样?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