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佃农翻身记(种田) > 第51章 生死一线

第51章 生死一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山体坍塌的周围,零星伫立着几个“雪人”。

沈瑶从这些雪人当中寻到了杨文英,拉着她冻僵的手就往土屋返。

杨文英握着铁镐不肯离开。

沈青山和众乡亲们便开口劝大伙:“你们都快回屋暖和暖和,这里交给我们就成。”

杨文英看着来帮忙挖石运石的乡亲们,眼里的泪水终究没忍住,瞬间决堤,汹涌而出。

土屋内。

沈瑶拍掉杨文英身上的积雪,将怀中芦袄抖开沉声命令她穿上。

杨文英一边哭一边穿上芦袄,重新戴上手套:“阿瑶,我哥哥他会没事的,对吗?”

沈瑶抬手替她擦干眼泪,坚定的点了点头,拾起屋内墙上挂着的舅舅棉袄,拉着杨文英往外走。

苗氏在人群中找到了丈夫,望着他被包扎的脑袋上渗出血迹,冲着他又哭又骂。

“有这么多人在挖呢,你就当是为了我回屋歇一歇成吗?”

黄松柏不顾媳妇的打骂,和万河乡的百姓继续接力将石头往外运。

“当家的,你要是出了事,我和冬生咋办?”苗氏拽着黄松柏的衣袖不让他继续搬运重石。

风雪中,黄松柏肿胀的眼睫上结了一层冰霜,用力嘶吼:“要是子安出了事,我这辈子都良心难安,他是为了救我才被压在下面的啊。”

山体坍塌之时,是杨继宗用力推了他一把,他才捡回一条命。

黄松柏看向走过来的杨文英心中生愧,一个劲儿的冲她道歉。

杨文英喉咙微涩,事发突然,她怎会出言责怪。

“舅舅,你先把棉袄穿上,万一伤情加重,岂不白费了子安救你的一片心。”沈瑶将棉袄交到舅母手里。

苗氏扯开丈夫的外褂,将棉袄给他套上,擦了把泪没再阻止丈夫挖石救人。

“阿瑶,我想问刑教头借铁锅,熬姜汤给大伙喝,能行吗?”

沈瑶抄起雪地里的火把冲着大伙喊道:“我舅母现在去找刑教头借铁锅给大伙熬姜汤,若是谁冷了累了就喝一碗歇一歇。”

大伙手不停齐声回话:“我们不累。”

一块块石头被众人接力运到采石场的空地上,有那搬不动的巨石,也会被撬动凿开,在一声接一声卖力的吆喝中从原地滚下。

火把被风雪吹的忽明忽灭,沈瑶搬了一会石头就已累的满头大汗,脸颊冻得通红,用手甩出两串鼻涕泡,再继续接着干。

与此同时,差役领着苗氏去拜见邢教头。

昏暗的土屋内,苗氏冲着上首端坐的“罗刹”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猛磕头:“求大人开恩,民妇想出钱赎回黄松柏。”

邢放坐在桌前沉默不语。

领着苗氏前来的差役吓得跟着跪在邢放面前:“大人,这妇人同小的说是来借铁锅熬姜汤,并没有告知小的是要来赎人。”

邢放听着外头风雪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又望向跪在地上的妇人:“银钱可带来了?”

苗氏喜极而泣,忙从怀里掏出散碎的银子和铜板,双手奉到桌上。

邢放用鞭子拨动着铜钱,冷眼看向苗氏:“不够。”

“大、大人开恩,容民妇先将丈夫接回家中养伤,剩下的银钱他日我定来补上。”

邢放猛的站起身,高大的身影渐渐逼向苗氏,开口吐出的话压的她直不起身。

“采石场并未有拿钱赎人的先例,今日许你们一次,已然是本教头破例,既然钱不够,就不要再赖在此地,将她拖出去。”

“大人!”苗氏被差役扔在风雪中哭喊。

等她拖着沉重的脚步空手回到队伍中时,黄梅上下打量她一眼。

话都还没问出口,苗氏就竹筒倒豆子般向她和盘托出。

见她把要紧的事情办砸了,黄梅又气又急,用力拍掉苗氏身上的雪,朝她伸手:“钱袋子给我。”

“大姐?”苗氏哭的两眼泪汪汪。

黄梅瞪她:“那是我三弟,也是阿瑶的亲舅舅,我们能撒手不管吗,偏你心眼子小的如芝麻,让你去借锅熬姜汤,你倒好——”

黄梅恨铁不成钢,从苗氏身上摸出钱袋子,好说歹说才又托差役帮忙再求见邢放一面。

黄梅从昏暗的土屋里一出来,呵出一口冷气,苗氏立刻扑了过去:“大姐,成了吗?”

“邢大人开恩自然是成了,别在这哭哭啼啼瞎嚷嚷,随我去拔铁锅熬姜汤。”

苗氏立刻应了一声,脸上止不住的笑意,要不是黄梅再三提醒她眼下的情形收敛些,若是让大伙晓得了,定要唾沫星子啐死她。

这个时候,事情轻重缓急都理不清,净添乱。

妯娌两人拔了大铁锅切好姜片,就在风雪中垒了石灶熬姜汤。

一碗碗热乎的姜汤送到来众人的手里,这一挖就挖到了天亮时分。

万河乡的百姓被差役领走去服役,狗蛋哭喊着要找麦子,被差役抽了一鞭子,最后给硬生生拖走了。

罗老大用雪搓了搓冻僵的手脸,肚里饿的咕咕叫,瞧着乡亲们脸色都不太好,暗中直叹气。

杨继宗还是没挖出来,只怕大家伙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

“阿瑶,咱们……”尽力二字还没说出口,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再高声大喊。

“姐,我们送口粮来了。”黄冬生和田宝来身后各背着一袋粮食。

沈瑶兴冲冲跑过去相迎,来得好啊。

累了一夜的乡亲们立马四处寻着能用的柴火,等待着锅里的热粥。

肚子里有了食物,身上便又有了力气。

众人又一鼓作气,终于再下晌风雪将要停歇时,在乱石堆里挖到了衣裳一角。

“来人啊,快来人,俺挖到人嘞。”村里的汉子止不住的兴奋。

石头被众人刨开,露出一张布满尘土的小脸。

“救,救命。”麦子气息奄奄,奋力抓住陌生男人的衣袖不肯松开。

“哎呀,不是文英她哥,是个女娃嘞。”

“叔,先给娃喂口米汤。”沈瑶冲进人群里一瞧:“麦子?你是麦子吗?”

“阿瑶姐姐,呜呜呜呜!”麦子一碗米汤下肚,卡在狭窄的洞口处仰头大哭。

沈瑶收回碗哄她:“别哭别哭,大伙一会就把你救出来。”

麦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阿瑶姐姐,杨大哥也在下面,他受了伤,情况不太好。”

众人一听,心里是又喜又惊,可算挖到人了。

张老大和罗老大立刻开口:“咱还等什么,赶紧救人啊。”

大伙立马动手搬开石头,刚动一块石头,麦子就大叫一声,被塌陷掉落的石头砸中了手背。

“我,我们不是有意的。”

“别动,洞口会塌。”杨文英在人群中大喊阻止众人。

“那怎么办?”大伙手足无措。

沈瑶在原地看了一圈,又看向麦子:“你能试着慢慢缩回去吗,一会我用木板插进来,给你们隔开上面的石头,你和杨大哥在里面能支撑一会吗?”

麦子含泪抽回手,向沈瑶点头。

沈瑶试着往前一步,小心翼翼的从洞口往里张望,里头确实躺着昏迷不醒的杨继宗,怎么喊他都不应。

“麦子,你们怎么样?”

“我哥哥他哪里受伤了?”

麦子蜷缩在洞内,摸了摸杨继宗的鼻息,冲外头人喊:“杨大哥还有气,但我不知道他哪里受了伤。”

沈瑶又问:“那你们有没有被石头卡住四肢?”

麦子摸了摸杨继宗的胳膊和腿脚,待摸到黏糊糊的一团血时,吓得牙齿直打颤:“没有被石头卡住。”

听到这句话后,沈瑶赫然松了一口气,随后向爹和姨父开口要厚的木板子。

田中正和沈青山二话不说就带人去伐树劈木板。

沈瑶又看向乡亲们:“罗叔一会你带人用力撑住木板挡下落石,能挡多久就撑多久,张叔你带人把入口周围这几块石头听我吩咐一起搬开,不能快也不能慢,搬走就散开。”

众人齐齐点头,明白沈瑶的意思,要想把人救出来,拼的就是齐心和速度。

“周叔!”

周大顺在人群里被沈瑶喊了一声,反应过来立马应道:“阿瑶,你说。”

“一会洞口被扒开,婶子们,你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洞里的人拖出来,拖出来后周叔就背着杨继宗先进屋,麦子就由我姨母母背着。”

周大顺和村里的妇人们也齐齐点头应下。

黄梅又端来一碗温热的米汤送到沈瑶手里。

沈瑶朝洞里的麦子喊:“把他嘴扒开喂进去,喂不进去你就自己喝,然后把你们两人的胳膊伸出来,我们会迅速拽你们出来,你要相信我们,不能乱动,不能挣扎,你能做到吗?”

麦子接过碗重重点头。

杨文英看到麦子的满手血迹,绷不住哭出了声。

沈瑶回头低呵:“不许哭,人我们已经挖到了,你要相信大家,肯定能救他们出来的。”

沈瑶这句话无疑也是给大伙一颗定心丸。

待沈青山和田中正带回劈好的木板,沈瑶一边往洞口内小心翼翼的塞木板,一边询问里面的状况。

待两块木板斜插在洞内,麦子已经被压的喘不过气,但还是用力将昏迷的杨继宗往洞口处推,让他的胳膊能伸出去。

“阿瑶姐姐!”洞口处,哪怕看不见,大伙也能想象到小娃的脸上定是淌着涕泪和尘土糊了满脸。

“把眼睛闭上,我让睁再睁开,相信我们,别怕。”沈瑶带着杨文英后退。

罗老大和村里年轻力壮的汉子已然把住了木板,感受到木板另一端抵在石壁上。

张老大和其他人死死盯着各自要搬开的那块石头,在脑子里演练数遍。

妇人们紧盯洞口处那一大一小两只手。

众人屏息以待,随着沈瑶一声接一声的高喊。

“搬,散开。”

“抵住,用力抵住!”

“快拉,婶子们快拉!”

众人分工有序,洞口的石头一被搬开,上方的落石就迅速向下压,罗老大等人能感受到手中木板在迅速断裂,吓得跟着沈瑶一起冲婆娘们大喊。

这些妇人不负所望,洞口的石头一搬开,迅速上前将人拖拽出来。

麦子被身下的石头划伤了背,疼得哇哇大哭,却不敢挣扎,很快就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中。

昏迷中的杨继宗也疼得忍不住皱眉。

轰的一声响。

山石再次坠落,伴随着沈瑶一声接一声的散开。

大伙纷纷抄起地上的家伙事往土屋的方向奔。

周大顺咬着牙一口气将杨继宗背回了屋里,放在床上,他自个靠坐在地上大喘气。

娘耶,真正是吓死个人。

就差一点,就被埋了,下回沈家就是出天大的事,他也不来帮忙了。

“周叔,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哥哥。”杨文英奔回屋同周大顺深深一拜。

周大顺撑着木床站起来摆手:“谢啥,应该的,大伙都有份。”

屋里众人仿佛都如同死里逃生一般看着彼此,皆松了口气。

黄梅背着麦子进了屋里,也是对着大伙深谢。

大伙摆摆手表示很不用,扛着锄头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离开了采石场往家返。

沈瑶领着大夫进屋时,就看见村里仗义相助的那群人已经有说有笑的消失在皑皑白雪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