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佃农翻身记(种田) > 第47章 收割“青粮”

第47章 收割“青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主屋,桌子上放着田宝来买回的两斤棉花,角落里堆放着三筐芦花。

黄冬生因先斩后奏,没有告诉他娘买棉花一事,被罚坐在三位长辈的身旁,为其穿针引线。

这事真不怪他,他也只是想给大伙一个惊喜来着。

况且也没人告诉自己,他娘今日会和姑母们约着一起去割芦花啊。

“姐,你倒是为我说句话呀?”黄冬生抿了抿线头,坐在冷板凳上穿了半个时辰的针线,穿得他眼花手抖。

沈瑶哪有功夫替他说话,这会儿一门心思扑在做五彩鸡/毛毽子上。

学堂里的孩子们读书也得劳逸结合,踢毽子、丢沙包、丢手绢、跑操跳绳锻炼身体的活动,都必须在这个冬日里整起来。

她也得跟爹学会爬树。

沈瑶将八根长短不一的尾羽用麻绳捆得紧紧的,塞到两枚铜钱眼里,毽子底部再裹上麻布,取根针线密密缝紧。

一个五彩斑斓的鸡/毛毽子就做好了,明日大家就都能在学堂前的空地上玩。

在厨房里做晚食的杨文英和田宝珠喊沈瑶来拿碗筷,踢毽子哪有吃饭重要。

沈瑶立刻收好毽子去厨房帮忙,刚到院里,恰巧一阵冷风突袭,她就闻到从田野里飘来的一股“芬芳”。

当饭菜端上桌,妇人们依依不舍的停下手中的针线,将缝制了一半的成衣收好。

沈青山和田中正父子将劈开的竹条靠墙放好,闲下来时他们得编竹筐,开春后地里抢收用。

饭桌上。

黄冬生听完表姐和二姑父在山里的经历后,小嘴也跟着叭叭说着城里的新鲜事。

“这段日子就属知味楼生意最红火,今日我去给童李两位掌柜送如意菜,他们决定下月开始也同咱们定腐竹。”

苗氏捧着饭碗瞪了儿子一眼,“和你说了多少回,大事回来就得告诉我们,怎非得憋到现在才说?”

黄冬生现下是一点也不怵他娘,“那不得等家里人都齐了。”

黄梅难得在饭桌上给黄冬生夹回菜,“这是好事,咱们现在存了不少腐竹,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你只管放心应下,可先收了定钱没有?”

她们不怕累不怕苦,就怕挣不到钱。

黄冬生端着饭碗起身,从墙角的担子里取出一刀纸和一块墨放在桌上。

苗氏看着那泛着光的纸吓得手一抖,端着饭碗往后退,生怕残渣落在纸上。

“收了,童李两位掌柜各给了一两银子的定钱,但上回姐不是给了我些钱,让我抽空去书肆买纸墨回来做账簿吗,所以我就把那一百六十文给用了。”

苗氏站在边上哎哟一声,表示肉疼,就这点纸墨就花了一百六十文?

“娘,哪是一百六十文?你真得和姑母们一起好好学算学。”

苗氏反手就拿筷子敲了儿子一下,表示不满,不许儿子在众人面前落她的脸面,她只是学得慢些又不是没学。

黄冬生将剩下的一两多银子交给沈瑶,同大伙继续解释,这一刀纸是九张共六十文,还是最便宜的,最贵的是这块墨,得二百四十文。

就这两样一共花了三百文。

沈瑶也觉得很贵,怪不得寒门难出学子,光这笔墨纸砚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舅母,文英,你们棉袄什么时候制好,到时咱们给送去问问你哥,他既然会做毛笔,那纸墨也清楚的吧。”沈瑶这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重视。

要是杨继宗真会制纸造墨,村里的娃娃们读书习字就不愁了。

杨文英看了一眼苗氏,苗氏眼里绽放精光:“阿瑶,文英,后日一早我就能做好。”

杨文英也跟着点了点头,但她对哥哥是否会制纸造墨一事可不敢保证。

“收起来,文英你快收好。”黄杏在身上擦了擦手上并不存在的油渍,捧着纸墨递给杨文英。

她是见过文英在沙盘里的字迹,往后若子安真教会阿瑶她们制笔墨纸砚,那她的女儿也能和文英一样写出一手好字了。

杨文英瞥了一眼还在啃鸡爪的沈瑶,想她和赵小福比试时的那团墨迹,也就没推辞,当面收了下来:“等我整理好家中的账目,再给大伙看。”

大伙争抢着说不用看,我们都信得过你。

这话听得杨文英心里暖暖的,比喝了鸡汤还要满足。

用完晚饭,大伙围坐在炭盆旁取暖夜话,长辈们在光下制棉衣,编筐篓。

小辈们在杨文英的辅导下,用沙盘书写往日所学的文字。

“现在东市卖菜的小贩还多吗?”沈瑶第一个写完,将沙盘里的字交给杨文英检查,回头冲黄冬生说小话。

黄冬生伸手从笊篱里摸出颗山楂,往嘴里一丢,酸得他直吸溜口水,“姐,多啥呀,现在就只剩卖干货的和咱家的生意好些,其他小贩都不怎么来了。”

要是日后飘雪,白大哥也不摆摊卖菜了,但这事黄冬生没和家里人说。

因为最近天冷,城里人都不太爱出门采买,东市生意确实不怎么好,况且谁家天天吃这些菜也会腻的。

“姐,咱们那毛豆摘吗?要不要我担去城里卖?”自从冬至那日尝过姐做的酸辣毛豆后,黄冬生就觉得这毛豆城里人指定爱吃,就是酒楼的马大厨不太行,研制菜品研制到今日怎还不给自个递消息。

其实他还惦记表姐菜地里的最后一颗南瓜,但想想家里人都挺爱喝南瓜粥,就没敢提。

吃腻了白菜萝卜冻豆腐,冬日里喝上一壶暖身的酒再配上自家的毛豆,腐竹,那日子岂不美哉?

坐在一旁劈竹条的田中正闻言立刻抬头劝说:“阿瑶,摘吧,再不摘该冻烂在地里了。”

大伙都晓得,阿瑶在等知味楼的消息,但新菜端上桌想让客人接受,没十天半个月哪成。

客人能等得起,地里的毛豆可等不起啊,一早一晚都结霜,该摘了。

沈瑶也明白这个道理,遂决定明日晌午过后就去摘。

“阿瑶,你明日不得和你爹进山?摘豆子的事情就交给姨父来做。”田中正最爱包揽地里的活计。

这荒地种下的黄豆是沈瑶的第一块试验田,她也想体验丰收的喜悦,遂问她爹,明日进山,晌午能赶回来吗?

沈青山说能,于是沈瑶就和姨父约定好,明日晌午一起摘毛豆。

田宝来手里握着树枝偷偷用胳膊肘碰表弟,压低了声音问:“我最近收了不少干货,有野蘑、笋干和豇豆干,你明日带进城里试试,说不定城里人也爱吃这个。”

黄冬生眼一亮,立马凑过去询问:“表哥,多不多?你想怎么卖?”

田宝来刚要回答,就见已经交完作业的妹妹双手抱臂冷不丁的盯着他。

“表弟,明日一早我在家里等你,咱们再细说。”田宝来抓紧时间赶紧默写。

黄冬生点头应下。

入了冬后,地里虽没活,但村里各家各户,天一亮就把家中的孩子们从暖和的被窝里给抄起来。

还要不要去学堂念书啦?

娃娃们若胡搅蛮缠说不想起,起不来?

成,那别念书了,跟我去山里砍柴,再挑到城外卖,运气好,一日能挣两文。

娃娃们又问那运气要是不好呢?

大人们手里握着藤条冷笑,不好?那就怎么挑来的就怎么挑回家。

罗墩子就被他爹狠狠揍了一顿,哭天喊地的从被窝里爬起来吃早食。

吃饭的时候又嫌家里掏粪缸太臭,罗老大逮着机会又赏了他一顿藤条焖猪肉。

张春芽姐弟俩来寻他一起上学时,就坐在屋里偷偷笑他。

沈瑶和杨文英早早醒了就把家里最后一点茧子给全部缫完了,将丝线晾晒在院里的时候,田宝珠正好赶过来。

“不是说好剩下的我和文英干就成,你快随姑父进山吧。”田宝珠推搡着沈瑶出门。

沈瑶回头瞧父亲喝完最后一口南瓜粥,接过娘亲烙的金黄金黄的南瓜饼,父女俩再次进山。

这回进山可比昨日轻松不少,等父女俩寻到做了记号的地方,扒开草丛,一个个竹笼看过去。

布下的五个竹笼里有三个坏了,另外两个笼子里各逮住只兔子。

沈青山看着被兔子挣脱后弄坏的竹笼,略有些失望,看来许久不来打猎,自个手生了不少。

沈瑶看他爹拧着眉头,立刻拎起竹笼里的兔子喜不自禁,在原地又蹦又跳,吓得那兔子在竹笼里装死。

沈青山见女儿这样高兴,忙将另外一只笼子递过去,“等下雪天,下雪天,爹保证笼子没一个是空的。”

沈瑶嘴里止不住称赞:“爹是最厉害的。”

沈青山心中渐渐又恢复往日的自信,但也没忘记正经事,准备教女儿爬树的本领。

沈瑶将兔笼子搁在一旁,按照她爹教的法子。

麻布手套一摘冲掌心吐了两口唾沫,在林子里寻视一圈,找到了个贴合她心意的大树。

这树好,经得住她的重量不会断。

沈瑶抬头看向比自个身躯还粗壮的树干,两手一抱,双脚一蹬。

啪——

摔得四脚朝天。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也是在学兔子装死。

沈青山忍啊忍啊,还是没能忍住,站在原地很不厚道的捧腹大笑。

“爹!”

沈青山忙上前将女儿扶起来,给她拍了拍身上的落叶尘土:“爬树就是要摔,摔个一回两回就会了,爹也是这样过来的。”

沈瑶懂,但就很丢面子啊。

后来在沈青山的帮助下,沈瑶又重新选了个枝杈多的树,被她爹双手一托,整个人挂在了树上,远远看去,很是有些吓人。

“女儿啊,要不今日就练到这,咱们回吧,不然晌午前赶不回去收地里的毛豆了啊。”沈青山笑得腮帮子疼。

沈瑶摔得浑身有点疼,下山的时候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

沈青山忙把南瓜饼掏出来递给女儿吃,他自个则是提着兔子下山。

山脚下,田中正早就在地里来回丈量了好几遍。

可算是把父女俩盼下山,就连沈瑶走路姿势不对他都没发现,将手里的镰刀塞给沈瑶后,立马返身就奔到了地里开始收割。

“还是爹来吧。”沈青山想抢过女儿手里的镰刀,他又开始后悔教女儿爬树了。

沈瑶摆摆手,看着充满干劲的姨父,回头冲他爹笑道:“爹帮我把毛豆摘下来放到筐里吧。”

沈青山放下笼子,将大姐夫和女儿砍倒的株茎归拢到一块,还没来得及摘呢。

就瞧他媳妇挎着小竹篮,手里搬着小矮凳过来了。

沈瑶和姨父在前头收割自个种下的黄豆,看着藤蔓上饱满的豆荚,面上止不住的高兴。

种豆肥地,来年再在这片荒地上种什么,都能活。

沈瑶挥动着镰刀和姨父在地里干得热火朝天,殊不知她爹在后方边摘毛豆边受她娘的欺负。

黄杏搬来凳子本想给父女俩歇歇,可一来就瞧见女儿发髻歪松间夹着野草在地里割株茎,浑身上下跟在草堆里滚过似的。

丈夫还乐滋滋的在啃南瓜饼。

“吃吃吃,就晓得吃,不是让你热热再吃?看看你带出去的女儿都造成什么样了?”

沈青山腆着脸往媳妇跟前凑,“咱阿瑶皮实着,我带娃你放心就是,吃不?”

黄杏气不过,冲他手里的饼子呸了一口。

沈青山一点也不嫌弃,三两口吃完就起身又去抱来一捆,和媳妇肩并肩把毛豆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