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佃农翻身记(种田) > 第45章 不是一路人

第45章 不是一路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伙坐着牛车回程的路上,杨文英和沈瑶贴得紧紧的,今晚她是打心底里高兴。

因为哥哥同大伙道出了他们杨家获罪流放的实情,还向沈叔立下了誓言。

绝不会做任何危及沈瑶,祸及沈家亲眷的事情。

但唯独有一点,哥哥的回答没有让沈叔满意。

沈叔问若是再重来一回,你们杨氏一族还会为天下百姓力争田地吗?

哥哥的回答是,会。

若再重来一回,杨氏一族依旧会和新帝一起推行还田于民的政策,大铎王朝若不革新吏治,那它必将走向衰亡。

一个王朝的覆灭,也意味着会再起战乱。

杨继宗在说这番话时,铮铮傲骨挺拔如青松,就连那双幽深如潭的双眸里也熠熠生辉。

沈青山当下就明白,东郊采石场是困不住这小子的,这小子也不会为她的阿瑶留在下河村。

沈青山经历过战乱,他知道杨继宗想走的这条路是要用无数人的尸骨铺就,杨继宗能以身涉险,但他的阿瑶不行。

沈青山在听完杨继宗的回答后只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留下一句:“你和阿瑶的亲事在我这算不得数,记住你今日所说过的话。”

沈青山举着火把坐在老丈身侧,为老丈赶车照亮山路,回想起和杨继宗这小子的对话,脸色非常难看。

他虽没听过弘农杨氏一族的威名,但听杨继宗说他曾跟祖父游历诸县,从诸多耕地的老农口中获取不同时节,不同作物的耕作之法,祖孙二人还曾为此编纂过农书。

若沈瑶有什么不懂的农事,可以来采石场问他。

临走的时候还答应过些日子给女儿一把什么种子,喜得女儿当场就应下,说过几日家中不忙就来,顺便帮他们开荒。

气得沈青山恨不得当场掀桌,什么种子现在给不得,非得等到他不在的时候给。

这小子心里藏的小九九,别打量着他不清楚,他可是过来人,到时候他护送女儿一起来。

黄冬生坐在表姐身边,望了一眼二姑父的脸色,随后又扯了扯表姐的袖子,昂了昂下巴示意表姐看。

沈瑶能明白他爹现在的心情,可他爹是真误会了。

她对杨继宗真没有动心,若说有,那也只是打心底里生出的敬佩。

杨继宗敢为天下民生之计抛头颅洒热血,光是这份胸怀她望尘莫及。

她虽也想过利用所学为百姓做贡献,但还做不到像弘农杨氏一族这般英勇献、身的境界。

杨继宗既然提出著过农书,那她就必须得跟着他好好学耕作的本事,不光是为自己将来堵住众人悠悠之口有说辞,也是为了向百姓传播更好的耕作之法。

“文英,你哥哥著过农书,那你看过吗?”沈瑶暂时管不了他爹的臭脸,先问问杨文英都会些什么。

杨文英将黄冬生凑过来的火把推远些,坐直了身子,如同被夫子考学般回话。

“不曾看过农书,世族女子大都只会品茗插花焚香做雅集,我比她们略强些,幼时哥哥教我读书明理,长大后我因、因学习绣花就只略读过四书五经。”

“怕不是因为学绣花,是因为长大后贪玩才不好好读书吧。”黄冬生晃了晃手里的火把。

那火苗险些掠到杨文英的头发,吓得她捂着自个秀发大声反驳:“才不是我贪玩,是因为他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知道我读书后还参了哥哥和父亲,那时祖父因这事病了好久。”

听她提及逝去的亲人,黄冬生挪了挪屁股往后退开,“文英,对不起啊,我不该同你开玩笑,你们一家都是好人,老天爷会让好人有好报的。”

沈瑶以为杨文英听到这话会同以往一样据理力争,什么好人有好报,她们杨氏一族为民,到头来只有兄妹两苟活着。

又或者掉眼泪。

可没想到小姑娘居然挽着她的胳膊笑着说:“我信好人会有好报,所以老天爷才让我和哥哥遇到了你们。”

坐在前面赶车的老丈挥动着手里的长鞭,瞥了一眼身侧坐着的沈青山。

大好人终于肯笑了。

回到家中已是半夜。

在沈青山和田中正的带领下,沈家亲眷以及杨文英皆手持散香在主屋叩拜列祖列宗。

拜完后,黄冬生就和田宝来重新搬好桌椅板凳,杨文英和田宝珠帮着大人端菜拿碗筷。

至于沈瑶,沈瑶在哄他的老父亲。

“爹,您把心放回肚子里,杨继宗落难了也不会看上我,我也没看上他。”都不是一路人好吗?

沈青山不乐意了,“阿瑶,你不要看低自己,也不要在意旁人说什么,在爹娘心里,你就是最好的。”

田中正也坐在一旁帮腔:“在姨父心里,你也是最好的。”

“爹?”田宝珠端着白菜豆腐汤在门口听到这话,嘟嘴质问,“那我呢,我不是爹心里最好的?”

黄梅跟在后头催促堵在门口的女儿:“你爹哄你妹子玩呢,还吃醋,在你爹心里那三亩地才是最好的,你们啊都比不上那地。”

田宝珠将白菜豆腐汤放到桌上,揪着耳朵给手指降温:“地好有什么用,又不是自家的。”

刹那间,屋里陷入一阵沉默。

田宝珠也意识到自个说错了话。

黄杏和苗氏摆好碗筷,拉着儿女入座,又唤沈青山和田中正别站着了,吃饭,今日可是冬至过节。

天麻炖鸡熬了一天,两个鸡腿大伙一致分给了沈瑶和黄冬生。

两娃也不客气,夹起来就吃,入口一嗦立马骨肉分离,汤鲜味美,配着馒头,沈瑶足足喝了两碗,连炸的小酥肉也吃不进去。

她娘还劝她再吃两个饺子再入睡。

沈瑶摆手拒绝,肚里有了油水,她再不是一顿能干三碗豆粥的人了。

吃过饭后,娃娃们主动收拾起碗筷,长辈们则是围坐在一起商议着明日的章程。

沈青山等不及要进山,他想挣钱给女儿和媳妇买补品补身子,所以和黄杏保证以后绝不独自留在山中过夜。

他明白断腿一事给媳妇心里留下了不好的烙印。

黄杏拦不住他,只能应下,“你不是说要带阿瑶进山猎兔子,现下进山带着她能行?”

沈青山点头,“能行,阿瑶每日都在院里锻炼,我带着你放心,我们父女俩出马,定能在这个冬日将山上的兔子抓完。”

这牛吹得有些大,但大伙都听得止不住乐呵。

黄梅身为亲姨母也在旁附和:“阿瑶那干劲儿,没准你们父女俩真能行。”

收拾完厨房的孩子们进了屋后,就瞧着大人们看着阿瑶直乐呵,纷纷询问怎么了。

待沈青山把明日要上山的事情一说,孩子们也跟着兴奋起来。

“娘啊,我也想跟着二姑父进山抓兔子学打猎。”黄冬生坐在苗氏跟前说软话。

苗氏喝着热引,嘴甜心也甜:“学呗。”

黄冬生听他娘居然不阻拦顿时萎靡不振,他倒是想学,但没时间,“我还是先挣钱,把爹赎回来后,让爹替我去镇上卖豆腐,我再和姑父去学打猎。”

苗氏一巴掌拍了过去,“你爹回来得和你二姑父护送阿瑶去白鹤镇上卖蚕丝,就你那小买卖可别让你爹再掺和没了。”

黄冬生觉得她娘说得对又不对,现在他已经有了老主顾,好些人买豆芽菜腐竹都是冲着他这张脸来的,爹那张老脸,旁人还真不会买。

但娘说他这是小本买卖他就有些不服气。

“娘,表姐说了,小买卖也能做大做强,你别看我现在买卖小,等我有了本钱,在城里赁铺子招伙计,到时我就做掌柜,想什么时候和姑父上山打猎,就什么时候去。”

“瞧把你能的,赶紧给老娘滚回家睡觉,梦里头你想啥都能实现。”苗氏喝完最后一口热饮,就要揪儿子的耳朵回家。

她儿这张嘴啊,是越来越能胡说八道了。

苗氏母子走后,田中正一家也踏着月色回到了家里。

回去后田中正夫妻俩就把兄妹两个叫到主屋里谈话,讲杨氏兄妹的来历和遭受的迫害,叮嘱他们在学堂跟着杨文英好好学识字,也要在外行走时多听多留心。

田宝来之前在爹娘的建议下,白天在外乡担着担子收山货,夜里回来让妹妹教识字算学。

在妹妹数月棍棒的辅导下,已然不似从前那般呆傻。

见家里人齐刷刷朝自个看过来,立刻开口回应:“我晓得,若是有生人同我打听杨家兄妹,我就说不清楚,回来就告诉大伙。”

田宝珠表示对自个的教学成果很满意。

她哥哥也是很聪明的。

“爹娘,还有一事情我得和你们讲。”田宝来憋得脸色通红,他不擅长对家里人隐瞒,能憋到现在才说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黄梅铺开被褥,看都不看大儿,背对着他:“说吧,啥事!”

“就是表弟今晚说得那些话,他或许不是在吹牛。”田宝来往怀里摸钱袋子。

一听是关于黄冬生的事,大伙儿都没在意,这娃进城后哪日回来没吹过牛?

黄梅转身让儿子回屋去歇着,结果就看到他儿手里搁着一两白花花的银子。

“哪来的?”黄梅怕是在做梦,接过银子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咯牙,“他爹,宝珠啊,这是真的银子。”

“哥哥,老实交代,这银子你从哪里来的?”田宝珠叉腰抬头望向比自个高的兄长。

田宝来下意识往边上躲,离他妹子远一些才道:“冬生表弟给的,说是让我明日买两斤棉花回来。”

这一句直接让屋里众人面面相觑。

知道这银子是黄冬生给的,黄梅就让儿子安心买棉花,况且这棉花也是给松柏制棉衣,苗氏就算事后才晓得,也怪不得宝来。

等兄妹两个回屋歇下,黄梅躺在床上在回忆,那个爱吹牛的娃今晚都说了哪些梦话来着?

孩子们一个个真是长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