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梦锁红楼 > 第12章 镜花水月黛玉伤情,红玉遇害毒妇得逞

第12章 镜花水月黛玉伤情,红玉遇害毒妇得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2)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黛玉回到贾府已半年有余。黛玉身子孱弱,虽然贾母请了名医悉心给她诊断调理,吃药也从不间断,可不知为何,黛玉的嗽疾却越发严重了。宝钗和众姐妹们一开始还日日过来探望,但时间一长,她们也不常来了。见到之后,也没有太多话语,稍坐一会子便起身离开了。至于王夫人、薛姨妈,不过是一开始的时候装模做样地来看了两次,便再也见不到人影了。其实,黛玉心知肚明,她们都是怕传染了病气,不敢再和黛玉过分亲密了。黛玉自知身体每况愈下,觉得宝钗送燕窝来也没太大用处,还白白使宝钗破费,心里过意不去,索性便不再接受宝钗送的燕窝了。贾母年龄大了,行走不便,黛玉自然不能让外祖母亲自来探望自己,所以便每日晨昏定省,去贾母处请安。贾母见她病着,怕她在外面行走时着凉,也叮嘱她不要每天前去。

宝玉倒是每天都过来瞧自己一次,每次过来和黛玉聊聊诗书,看着紫鹃熬药、黛玉服药,逗一会儿鹦鹉,又把日常在外面听的笑话讲几个给黛玉乐一乐。但每次都是还没坐多久便被袭人叫了去,在袭人嘴里,要么是老爷有事找他,要么是太太有事叫他,宝玉不敢违背。

一日,宝玉走后,潇湘馆里又恢复了日常的寂静。偏西的日光从竹叶间穿过,拖下几从渐斜渐长的影子。黛玉独自坐在书桌旁,看一会儿书,写了一些字,只觉得心绪不宁。咳嗽了一阵子,一阵孤苦寂寞之感袭来,想起自己曾作过的诗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似乎这即将是自己今生的宿命了,眼泪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又想起父母临终时的情景,不觉更加悲伤。索性伏在案上哭了一会儿。哭完之后,黛玉慢慢抬起头,用帕子擦了眼泪,不禁又想起宝玉。

宝玉对自己的感情的确是真的,似乎对自己也是最好的,可不知为何,黛玉却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宝玉和其他女子之间的那一幕幕... 宝玉虽说对待自己是最好的,可他对宝钗、宝琴、还有丫鬟们,不也是整天暧昧厮混在一起吗?宝钗刚来那年,宝玉看着她的玉臂竟然看呆了,活脱脱成了一只‘呆雁’;宝钗搬出大观园后,宝玉有一阵子还整日闷闷不乐。对于宝钗的妹子宝琴,宝玉更是以‘倾国倾城’来形容之,还特意央求贾母一定要留住宝琴,贾母甚至还动了心思想把宝琴许配给宝玉,多亏了宝琴已有婚约才悻悻作罢;那一年,金钏儿投井自尽,传闻起因也是宝玉。自己虽然不愿意接受,可这毕竟是人人口中的事实,否则舅舅为何将他打成那个样子... 还有袭人,整日里只差以‘嫂子’自居了。袭人一有个头疼脑热,宝玉就嘘寒问暖,亲自端茶熬药,照顾得无微不至,简直比对自己还要上心;宝玉一旦在潇湘馆待上一时半会儿,那袭人必然找个借口将他拽回去,他明知袭人惯用这技俩,却也只能乖乖就范,像一只被牵了绳子的雀鸟。晴雯去世时,宝玉为她作芙蓉女儿袂,还哭得泣不成声… 自己当时心中也曾有些吃醋…. 不过是死者为大、不去计较罢了... 唉!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就这么死心塌地地想嫁给宝玉呢? 自己到底喜欢他哪里,自己也说不清楚。似乎,自己在潜意识里一直惧怕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将来嫁给一个陌生人,和一个丑陋不堪、俗不可耐、亦或张牙舞爪、亦或虚伪无趣的人过一辈子,那才是自己最不情愿的事情!而宝玉,难道就真的是自己的良配吗?这些年来,为了他掉了多少眼泪,难道是上辈子欠他的… 自己只想求得一份‘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而宝玉能做到吗…… 想到这里,黛玉不禁心下惘然。

这时,紫鹃端着刚刚熬好的药进了屋子:“姑娘,该喝药了。”

放下药,紫鹃看到黛玉眼圈发红,知道她又哭了。便上前抚摸着黛玉的肩膀说道“姑娘怎么又哭了?这样一天天下去,身子怎么能受得了呢?人的眼睛里能有多少泪能禁得住这样日日地流呢…”

黛玉听厌了紫鹃的规劝,将她的手推开,叹了口气说:“…你别管我…” 转头看着那药,只觉得从胃里又窜出一股酸苦之气,一口都咽不下。

忽然,门口传来一个丫鬟的声音 “紫鹃,林姑娘在吗?”

紫鹃出门一看,原来是贾母房中的丫鬟巧梅。巧梅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的桃子,硕大饱满、红艳欲滴。“这是老祖宗刚刚从宫里面得的赏赐,这种桃子叫做蟠桃,是西域特产,老祖宗惦记着林姑娘,特意让送一篮子给林姑娘吃呢!”巧梅清脆的声音传来。

紫鹃笑着赶忙接过来,放进屋里,巧梅也跟着走了进来。黛玉急忙站起来对她道谢,又说了一些话感谢贾母, 并让雪雁倒茶给她喝。巧梅连忙摆手,说不渴、不喝茶了。又向黛玉问了好,瞧了瞧黛玉的脸色,见桌上的药还没喝,便叹了口气说:“姑娘还是要保重身体,老祖宗日夜都担心着呢…” 说着便告辞退下了。

黛玉让紫鹃送了她出去,在门口又赏了两文钱给她。巧梅见紫鹃给她赏钱,连忙摆手道: “不了,每次到这里,林姑娘都赏,自己又没做什么,不好意思收。”但紫鹃哪里肯让,硬是掰开她的手把两文钱塞进她的手心里了。

紫鹃回到屋里,对黛玉笑道:“这丫头,还不收钱,我硬塞给她才收了。”

黛玉说:“这些丫头们都是苦命人家的女儿,平时能多给一些就多给一些吧,让她们贴补家用也好…”

黛玉拿起一个洗好的桃子,咬了一口,果真十分香甜多汁。便给紫鹃、雪雁两人一人一个,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直夸这宫里送的东西就是好。吃完了桃子,黛玉心中阴霾渐散,便又吃了一碗小米粥,夹了几口凉拌脆笋,就着打开的胃口,把药也一饮而尽。紫鹃脸上才露出笑容。

(23)

黛玉吃完饭之后,感觉身上有了些力气,便披了披风,步出屋外,准备在园子里走一下。是日天气晴朗,没风,日头出来之后,照得身上也是暖洋洋的。黛玉正走出院门,忽见一个身穿翠青茜纱裙、头戴紫钗的少女摇曳朝潇湘馆走来,从身形和步态,黛玉一眼认出是湘云。黛玉、湘云多日不见,两人一见分外高兴,拉着手互诉近况。湘云见黛玉今日气色不错,天气又好,于是便和黛玉一起在大观园里散步。

“姐姐平日一定要多走走,这病才会好,切不可整日闷在屋里。”湘云说。

“嗯.. 最近你叔父和婶子对你还好吗?有没有让你整日做活?”黛玉关切地问。

“还好,只是白天做一些活计,也不累。”湘云笑笑说。

黛玉摸了摸湘云的手,见她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一边已经有些老茧了,知道那是日日做针线所磨出来的,不禁有些心疼。

湘云赶快将手抽出,脍住黛玉的胳膊,指着前面山坡上一片开得红艳艳的杜鹃花说:“哇!几日不见,杜鹃花都已经开得爆棚了!真乃‘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走,咱们去看一下、摘两朵!”两人走到花丛中,坐在一个青石条凳上。

湘云信手摘下一朵杜鹃花,插到黛玉头上,又摘下一朵,让黛玉给自己也插上,笑吟吟地往凳子上一躺,享受着微风和阳光。

“嘻嘻,还是个长不大的毛孩儿!”黛玉想到那一年湘云醉卧花丛的样子,不禁掩嘴笑道。

可湘云却渐渐止住了笑容,看着远处若有所思地说:“唉,真想一直长不大…”

“怎么了?” 黛玉见她不笑,问道。

“姐姐还不知,我叔父、婶子马上要将我许人了…”

“哦?” 黛玉吃惊道。“你知道要将你许配哪家吗?”

“听说是那兵部侍郎卫家,他家的长公子卫若兰。”

“哦… “ 黛玉不知那卫若兰到底怎样,但知道兵部侍郎是朝廷重臣,想必也是门当户对。便说 “妹妹不必过于担心,应该是好事。”

“你怎知是好事?”

“妹妹难道没听说过一句话,叫做 ‘君子如兰’ 吗?既然那卫若兰名叫 ‘若兰’,那必然是个君子了!妹妹将来和他正是郎才女貌啊!” 黛玉笑道。

湘云一见黛玉打趣她,一骨碌从凳子上坐起来,两手在黛玉的腋下乱挠着咯吱她。逗得黛玉连忙躲闪。

两人玩闹了一阵,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湘云便又搂着黛玉的胳膊靠着她坐着。

“你别笑我,你肯定也快了。”湘云说道。

“什么快了?”黛玉不解道。

“你还不知吗?老祖宗要给宝玉许婚了。” 湘云悄悄扒着黛玉的耳朵说道。“谁都知道,老祖宗一直想要把你许配给宝玉呢!”

黛玉一听,只觉得心脏突突乱跳,脸唰的一下红了。

湘云一见她脸红了,立刻指着她笑道 “哈哈!果然!”又说,“我只等着叫你嫂子呢!”

黛玉一听她这么说,急忙装作用手去撕她的嘴,“你这个小蹄子,白眉赤眼的只管在这里胡说八道吧!看我不…” 两人又打闹了一阵,依偎在一起说了一会子话。天色近午,园子里越发静谧了。忽然,湘云把手往头上一拍,从石凳上跳将下来,道:“光顾着和你说话,竟把探春妹妹的事忘了!”

“怎么了?”

“探春邀我今日前去,教她绣一种特别的刺绣针法。不料刚才和你聊着聊着,竟差点忘了此事!完了完了,探丫头一定生我的气了!”

“你快去吧!”

“嗯!你也快回去吧!”

湘云应着,撩起裙子,火急火燎地告辞去秋爽斋了,黛玉也便独自往潇湘馆走去。

一路上,黛玉低头想着湘云的话,心里一半是兴奋,一半是一种莫名的不安。难道,自己心中一直焦虑的事,就这样尘埃落定了?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但总觉得好像如做梦一般。脚步也觉得轻飘飘的,像是踩着棉花似的。回潇湘馆的路并不是很远,黛玉也曾走了无数次,按理说不会走丢的,可今天不知为何,竟走迷路了。眼看着面前的景色越来越陌生奇怪起来,黛玉觉得诧异,停住了脚。但环顾一周,转念一想,就这么大个园子,转来转去总会找到回去的路,便大着胆子顺着小径一路走下去。黛玉见眼前的景色完全不是自己熟悉的样子,从杜鹃花丛往回走,本来应该是一片樱花树,穿过去之后有一个小桥,桥边总有几只野鸭子在懒懒地晒太阳,过了桥再走几步路便可以看到潇湘馆附近的竹林了,可是今天反而是完全陌生的路,既看不到樱花树,又看不到小桥,反而是几颗奇怪的棕榈树。棕榈树后面有一棵很大的白玉兰树,树上开满了洁白的花朵,晶莹剔透、清香四溢。黛玉禁不住停下脚步,欣赏着这满树的玉兰花,心中出现了一首古曲‘玉树□□花’。心想:怎么自己在这园中多年,都未曾见到这株这么大的玉兰树?心里正在纳闷,忽见树下坐着一个老道,穿着一身破烂的黪墨色道袍,皱纹横生、须发尽白。一个木头拐杖斜靠在木兰树上,老道正在树下打坐,忽见黛玉来到跟前,抬眉瞥了一眼黛玉,口中念道:“缘聚缘散原是空,镜花水月不相逢。” 黛玉看着老道,心中奇怪,但又不敢上前询问。正在怔怔然间,忽听得紫鹃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姑娘!姑娘!”黛玉转头去看时,见紫鹃焦急的面庞,“姑娘,你怎么了?我在园子里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你,叫了你好多声,你怎么都不答应我啊?” 黛玉心中诧异,再回头去看,却再也看不到那老道和白玉兰树了,连之前所见的棕榈树也消失了,眼前却是那熟悉的樱花树和小桥。

黛玉的血液仿佛凝固了,连忙指着身后问道:

“紫鹃,你可看到一个老道坐在那里?还有白玉兰树?”

“哪里有什么老道和白玉兰?”紫鹃不解地说,一边四处张望,发现四周什么人也没有,不禁心里发毛。心想:姑娘不是魔怔了吧?都说正晌午的时候不能一个人到园子里去,容易撞邪,看来果真没错。

“都晌午了,快回去吃饭吧!”紫鹃说着,搀扶着黛玉快步向潇湘馆走去。

黛玉一边跟着紫鹃走,一边回想着老道和老道的那句话,感觉自己的脚步轻飘飘的,好像还在梦中似的…

(24)

却说韩庆受命保护红玉已经很久了,见红玉没有什么危险,便不想天天只守着妹妹。一日,听说水溶即将带兵平辽,韩庆觉得自己应追随王爷在外建功立业,便向水溶请求随军出征。水溶同意了,于是另外指派了一个名叫李瑞的侍卫接替韩庆,留在红玉身边进行护卫。

沈艳梅一见水溶离去,又听说京城到辽西行军来回至少要几个月,便觉得加害红玉的机会到了。

这一天,红玉用膳后照常到北静太妃的慈宁堂请安,并献上自己刚做的桂花糕。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