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四季筵 > 第66章 三 姜米茶

第66章 三 姜米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来之后,赵悬马不停蹄地开始烘鱼干了。

短短一天,他们就捉回了许多鱼,各种种类,各种大小。大一些的鱼清洗干净后用盐腌制一天后,拿细竹杆将鱼撑成扁扁的一板,放在阳光下晾晒就行,因为这段时间空气太潮湿,赵悬怕鱼发霉了,在晒制之前还是先用炭烘得半干,这样保证鱼在晾晒的头两天不会霉变。

至于小鱼就复杂了一些,将小鱼的肚子剪开个小口,把里头的内脏挤出来,用盐腌入味,然后再放入锅中香煎,用小火慢慢烘烤着,油和火会让小鱼的肉质变得更有嚼劲,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要注意火候,也要不停翻动着小鱼,直至小鱼从青白色变为金黄,继而散发出诱人的油香味来。

这样煎出来的小鱼干又酥又脆,喜欢重口一点的话还可以放一些辣椒面进去翻炒,炒好后放入冰箱里保存,可以吃上很长时间。

早上的时候挑几条出来凑成一碟子,鱼肉又油又酥,连刺都可以咬碎,配上清粥来吃最好不过了。

赵悬最喜欢香煎小鱼干这样的吃法,这道菜唯一的不足就是需要很多油,但是今年他们榨有很多花生油,所以并不缺油。

路安知道赵悬喜欢吃小鱼干后就常常去水库里捞鱼来吃,赵悬有空就同他一起去,没空就路安自己去,左右只有一天的路程,并不叫人担心。

路安后头再去水库时,也爬到坡上再去找那缕炊烟,到饭点时他偶尔还可以撞上那袅袅升起的白烟,于是他断定山那头确实又有人定居了。

至于那定居的人是谁?来多久了?路安并不打算越过山岭去那边探寻究竟。

他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姚远,两家人一合计,觉得未来保不准进入山里的人会越来越多,去年下半年两家人都过得太安逸了,渐渐没有了警惕心,这不是件好事情——他们决定有必要增加自己房子的安全性。

赵悬和路安决定给自家的围墙上方多补上一些碎玻璃和长铁钉,然后又加固了门窗,特别是大门。

他们本来想在房子的周围挖一条陷阱,但一来很可能会伤害到460和它的汪汪队员们,二来也很可能会误伤前来做客的姚家人,只能作罢了。

再后来,姚远又找上门来,提议两家人一起给田筑个栅栏,为防止野猪再来毁庄稼。

这是一项大工程,各家筑各家的栅栏明显要更费时间和力气,反正两家的田地差不多大,又是挨在一块的,不如两家一起干,两个力气大的男人去山里砍毛竹,女人们就负责架栅栏。

毛竹并不是砍下来就可以用的,鲜毛竹如果不晾干就使用,很容易开裂,所以砍下来的鲜毛竹需要先从山里运送出来。路安和姚远先花了几天时间在竹山上砍出了一条小道,小道很陡,坑洼处被填平,然后每隔一小节都横亘上一段竹竿,竹竿高出土地一点,这样从高处砍伐下的竹子往这条小道上一丢,竹子就像坐滑梯似的一溜到底,直接滑到了山脚下。

制作栅栏所需的毛竹数量很多,开辟这样一条滑竹小道就是一劳永逸了。

路安和姚远将砍伐好的毛竹运回来晾晒,晒去多余的水分后再劈开,一头削尖,另一头夯入土里,做成栅栏的基柱,基柱与基柱之间相隔半米,这半米之间的距离就由赵悬和章小禾绑上竹栏杆,她们会在栏杆之间缠上收集来的铁丝和一些带钩刺的荆棘。

无论是砍劈毛竹还是打基柱都是费力气的活,毛竹需要挑直而粗壮的,打基柱又需要打得很深。路安和姚远每天早出晚归,衣服上的汗都能挤出来,即便是带着手套,赵悬还是能看见路安手臂被竹叶划开的道道口子。

而赵悬自己这边也并不轻松,钉栅栏的工作枯燥而繁重,赵悬和章小禾在田边一蹲就是好久,等站起来时全世界都是花的,章小禾一只手不能绑栅栏,只能干点缠铁丝和荆棘的活儿,她的手也常常被荆棘刺破,看得赵悬心惊肉跳的,被荆棘划伤还好,要是被锈铁丝划伤,那就危险了。

赵悬一个人承担了捆栅栏的活儿,一天下来,她感觉自己的双手在梦里都在绑栅栏。

两家人铆足劲地干活儿,但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耗掉大家两个多月时间的大工程下来,很可能在两三年之后就要被废弃掉?——耕地在没有工业化肥的加持下,是不能连续耕作的,随着耕作年限的加长,土地就会失去肥力,造成粮食减产,他们不得不换其他田地来耕种,到那时,这片栅栏就被废弃了,他们还需要在新田上重建栅栏。

但不建栅栏又是不行的,去年赵悬和路安的二季稻被野猪拱得几乎绝收,今年不能重蹈覆辙,再说了,两家今年都打算种双季稻,种植的时间很长,难保不会再引来野猪。

想到这里,赵悬一边绑着栅栏一边叹气:人吶,为了一口饭过得还真是辛苦。

两家人这边干得热火朝天,吃饭就凑做了一起,两家人都拿出手里的食材,由狗狗掌勺,在赵悬家做饭。

狗狗虽然人小,但是手里的活儿不少,从去年到今年,姚家的羊群添了两只小羊,狗狗依旧放着羊,还要读书,现在还要帮着家里的大人做饭,就忙得更是不可开交了。

两家人都知道这孩子的不容易,所以都拿出了一些腌制好的食物来给狗狗做,他只需要焖好饭,再将一些腌菜啊咸肉之类的食物蒸一蒸就行了。

连着很长一段时间山里的湿气都很重,早上一半多雾,要是晴天,要等太阳晒了好一会儿雾气才能散开,要是阴天,那雾气就缭绕在山里,整天整天都不会散去,这时狗狗就会冲上一大壶姜米茶给他们送来。

姜米茶是用姜丝和大米在锅中干炒出来的,味道辣中带着很浓重的米香。

赵悬可太喜欢大米这种食物了,无论是做年糕、做米汁、做米粉,还是做姜米茶来,味道都特别好。

狗狗冲泡的姜米茶是放在保温壶里的,因此一早喝起来就是暖烘烘的。

气温还在升高,但早上依旧会凉一些,章小禾说这种天气吃姜米茶正好祛湿养脾。

赵悬最喜欢灌上一大杯姜米茶,让自己的背都微微出汗,然后再吃一块夹着咸菜和煎蛋的厚实米饼子,有时晨风一吹,吹得她神清气爽,干活就更麻利了。

也许是捆栅栏的工作真的太枯燥了,赵悬和章小禾也会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多数是聊着末世前她们各自的生活,章小禾聊她在医院的工作,遇着什么人,看见什么事情,乃至末世后她在营地里又遇着什么人,学了什么手艺。她说自己其实不擅长制作食物的,护士嘛,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研究美食,她的手艺是在进入营地后跟那些姐姐婶婶们学的,那些四五十岁的女人撑起了整个营地的食物制作,她们太绝了,让一个营地像一个小城镇那样热闹,章小禾就默默地跟在她们后头做事,将那些本事也学了来。

赵悬则会说起她大学毕业时的事情,她说自己不算聪明,但是也算努力,大学时她的成绩不错,也如愿在毕业时找到自己了心仪的工作。那是她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间,她的工作和路安的工作都在同一城市,她要毕业了,她要工作了,她也要成家了。她说她和路安的小房子其实才刚刚装修好,乔迁那日他们的朋友来暖房,大家都是初出社会的小毛头,送不起很贵重的礼物,有送牛奶,零食,还有一些很基础的生活用品,托了这些朋友的福,成箱的牛奶、饼干、糖果还有各种零食大礼包……这些东西在封城的时候救了她和路安的命。

人类的闲聊大多都关注于自身,章小禾说一段自己的事情,赵悬再说一段自己的事情,两个人会就着对方的事情插上那么一两句话,双方都是不太会向外界索取的性格,她们并不需要对方的理解或者建议,她们只要互相倾听就好,有时候赵悬甚至感觉连倾听都算不上。

天地安静,她干活时有一个人在身边唠叨着什么,她想说话时,身边又有一个人安静地陪在身边,这样就让她感觉非常舒服了。

她说了些什么,章小禾说了些什么,其实过了几天就忘了,能记得的是,风吹过荒野后的一片死寂里,她身边一直有一个平稳的呼吸声陪着自己。

两家人围栅栏的活计断断续续,期间有因为农活儿而暂时断开栅栏的建设,也有因为连绵的雨天,这段时间里天气时冷时热,往往是几天近似夏日的炎热天气后就会伴随着一场冷雨,冷得让人不得不加上两件衣服,如此往复几次后,端午来临了。

端午过后,蛇鼠出窝,这天气就再也不会变冷了。

端午之前两家人已经将栅栏建好了,旱地和水田各自围了一大圈,栅栏本身就是削尖的,上头又缠绕着带刺的干藤,章小禾说外围可以种上一圈薄荷,野猪讨厌薄荷的味道,远远的闻到就不会靠近这里了。

离端午还有几天的时间,赵悬开始准备过节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