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 第21章 黄沙漫卷将军府,白刃暗藏父子兵

第21章 黄沙漫卷将军府,白刃暗藏父子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外,朔风凛冽,黄沙漫天。杨玉环、程昌胤、姜文珠,以及姜文珠的侍女曲儿,四人并立,身影在滚滚沙尘中十分渺小。眼前,致胜关的大门紧闭。

沙尘飞过,杨玉环的衣袂被吹得猎猎作响。

就在他们满心失望,准备转身回营之时,忽听得一阵沉闷的声响自关内传来。

门开了。

一位年轻的将领出门迎接。杨玉环看向姜文珠,小声问她是否认识这位将领,姜文珠隔着黄沙睁大眼睛看了半晌,最后摇了摇头。

“娘娘,我五年前就离开这里了。”

两人的言语被风沙所遮掩。

那将领脸尖如锥,下巴前凸,让杨玉环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中画的申公豹。

“将军,小姐,久等了,末将来领您进去。”

他嘴角带笑,说话的声音却冷冰冰的。他的眼睛跟随着程昌胤的身影转动,却丝毫让人感受不到热情。

“父亲呢?”姜文珠问。

“都尉今日身体不适,无法迎接小姐,还望小姐见谅。”他一边说,一边转身就要领几人进城,时不时还扭头看一眼他们有没有跟上。

他嘴角的笑容从未消失,那是标准的迎宾表情——还是贵客。但是杨玉环看着他的眼睛总觉得不舒服,她觉得,那是看砧板上鱼肉的眼神。

关内,气氛与外头的荒凉截然不同。高耸的城墙内,街道宽阔,却不见百姓踪影,只有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回巡逻。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步伐整齐划一,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城墙内,他们在一个拐角处支起一个巨大的木杆,杆子上悬挂着五个笼子——每个笼子只有不到半平方米的底面积,高度只能容纳一个矮子。

但就那么小的铁笼里,各关着一个无精打采的人,他们弯着腰,腿也畸形地扭曲着,才勉勉强强在笼子里找到容身之地。

他们裸露在外的身体被晒的通红蜕皮,身上穿着白色的底衣,衣服上交错着已经干涸的血迹,黑血和铁锈混在一起,紧紧贴在他们的皮肤上。赤脚踩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铁杆上,脚底早已被烫得红肿起泡。

其中有一个较胖的人不知是花了多大功夫才被塞进笼子里,他肚子上的肉从笼子的空隙里挤了出来,衣服被笼子磨得稀烂,露出了已经被烧坏的皮肤。

三个人已经没有一点动静,不知是死了还是昏了过去,只剩下两个人在呻吟着。

其中一个人干裂的嘴唇蠕动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杨玉环看出来了,他说的是——水。

程昌胤一看到这场面,条件反射地就要去捂姜文珠的眼睛。姜文珠和曲儿自从看见这场面,就捂着嘴开始瑟瑟发抖了。

杨玉环拦住了他,示意姜文珠仔细看一眼那几个人。她小声问:“你认识吗?”

姜文珠似乎在与自己想吐的冲动做对抗,她痛苦的表情让杨玉环看了有些不忍。杨玉环也看不得这种残忍的画面,但没办法——她不能错过一点信息,而且这里只有姜文珠有可能认识他们。

“他们脸上变形太严重,我认不出来。”看了良久,姜文珠摇了摇头。

也对。他们的长发都被砍断了大半,还有些地方的头皮也开始脱落,脸上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其中两个人的眼睛都被挖了出来,还有一个人从右额到下巴上有一道巨蟒一样的鞭伤。都这样了,哪怕是再熟悉的人都有可能认不出来,更何况是离家五年的姜文珠了。

杨玉环想到这里,心中一阵刺痛。她怎么也算是活了两辈子,却也从未见过如此残忍的景象。她忍不住低声问道:“这些人……犯了什么罪?”

那年轻将领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嘴角依旧挂着那抹似笑非笑的表情,语气轻描淡写:“哦,这些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叛徒罢了。关在这里,让他们好好反省反省。”

姜文珠脸色苍白,紧紧攥住曲儿的手,声音有些颤抖:“父亲……这是父亲的命令吗?”

“正是都尉大人把他们挂到这里的。大人吩咐我快些把您带进去,他为您准备了茶水,请您快来吧。”

他催促道。

这段路程姜文珠很熟悉,她小时候总是在这里奔跑去寻找父亲,然后被洪日盈副将抱起来,送到正在操练的父亲身边。

年轻将领推开一扇门,侧身道:”小姐,请进。”

大厅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四壁悬挂的刀剑与战旗。一张巨大的地图平摊在面前的桌子上,上面山川河流,应有尽有。姜文珠小时候最早认识的字,就是父亲指着地图上的字教给她的“致胜关”三个字。

然而,如今的地图旁,站着的却是几名陌生的将领。他们的目光冷峻,神情肃穆,与记忆中父亲麾下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将截然不同。

姜文珠的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心中却泛起一阵酸楚。这里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皆是她儿时熟悉的模样,然而眼前这些人,却让她感到陌生至极。

一位将领从桌子后方站了起来,他向着四人走来,周围的将领们连忙为他让开一条路。“都尉大人正在休息,不便见客。小姐与程将军一路劳顿,就由我们代为招待。”

他看起来年纪不大,四十左右的年纪,但头发极其稀疏,眉色也浅淡无比。

“让我去见我父亲。”

“小姐,都尉大人现在实在是不方便见人。属下是制胜关副将,定会好好照顾你们的——程将军,你们是跟随元帅的军队来的吗?”

“是的,军队到了平凉,我们便来探望一下都尉。”

杨玉环发现,副将正用一种有难言之隐的眼神看着他们。

“父亲是怎么生病的?”

“小姐,您还是不要知道了,这不利于您呀”那副将摆了摆手,道。

之前领着他们进来的长脸将领劝道:“爹,您还是告诉她吧。若是我遇到这情况,我会着急到睡不着觉的。”

原来这是父子俩,杨玉环来回打量着他们——一个方脸秃头,一个马脸浓发,这放在人群里,任谁都看不出他们有血缘关系。

不过,他们这对话倒像是演给自己看的。

“好吧,孩子,那你要做好准备。”

副将怜惜地叹了一口气。

“其实是唐军伤了他。他在此镇守关隘,抵抗吐蕃的入侵,勤勤恳恳。前些日子来了一批唐军,都尉好酒好肉地招待他们——他们却说都尉通敌卖国,打伤了他,还扬言迟早要把你们全族都投入天牢。程将军,小姐,你们在军中定要小心。”

姜文珠的脸色苍白,她情绪激动地问道:“怎么会,父亲,父亲他怎会谋反!”

她差点没站稳,多亏曲儿眼疾手快扶住了姜文珠。

“小姐,您与将军回到军中后定要事事谨慎,千万不要被奸佞所害。或者,我们关中有精锐数万,程将军可知晓唐军兵力有多少?若你们有什么闪失,我们可以及时去营救。”

原来算盘打在这里了。怪不得来使都闭门不见,唯独放了这夫妻二人进来。看来是想在唐军中安插奸细。

看来,这制胜关中,确实有人谋反了——不过这谋反了的,倒不一定是姜立身。毕竟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他出面。

姜文珠刚想质问他们是否是要造反,就被杨玉环打断了:“竟有此事,我们小姐还日日替唐军祈福!小姐,长安城里出来的人,各个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心眼,您一定要依靠家里人啊。”

不能让她显漏出抗拒的意思。希望姜文珠和程昌胤听出来自己的话外之音。

若是她们的态度强硬,很可能会被这群穷凶极恶之徒限制行动。这样就无法回军中报信了。不如先佯装自己投诚,将对方军中的信息全套出来。

杨玉环巧言安抚,让姜文珠和程昌胤瞬间领会了她的意图,三人默契地不再追问姜立身的情况,而是顺着对方的话,开始抱怨起唐军内部的种种“乱象”。

那副将和长脸将领听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眼中的警惕也渐渐放松。

“我在唐军军中可指挥一万骑兵。不知您这里有多少兵力可以供我们里应外合?”程昌胤问。

杨玉环差点没笑出声。

一万骑兵,程昌胤吹起牛来也是不打草稿。

他的军职可没这么高。

“关中有八万步兵,三万骑兵。若是能够与你们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寿王李琩,控制唐军易如反掌。”

杨玉环强忍着笑意,面上却不动声色,心里暗自佩服程昌胤的胆大心细,竟能顺着对方的话将计就计。

“既然如此,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准备。时间紧迫,军中对我们此次行动颇会关注,晚了恐怕会生变故。”程昌胤站起身来,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这时,姜文珠似乎也缓了过来。

“急什么,”她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还想多得一会。不知大人是否可以为我们安排住宿?”

“当然,当然,小姐难得回来,理应多住些时日。已为各位准备好了上房,还望小姐和将军满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