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同事,他尴尬的解释“某是会一点波斯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晕船。”
张华华点头,“是不是船不好?”
“小娘子你有机会一定要亲眼看一看那狮子舶,那真是庞然大物,光船身”他试图比量,但无奈没有合适的参照物,“两百多尺,一条船能装下六百到七百人。船上还有能传信的信鸽。你一定不知道鸟竟然还能送信吧!!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也不信。”李文志出洋的事说的头头是道,显然已经为之深深着迷。
随着他的描述,张华华兴奋起来,她有资本以后一定也要试一试远航贸易。
“小娘子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得知张华华想要在西市搞一个摊位,他顿时犯难了,“这时候摊位难找啊,要是早一个月还行,现在快年节了西市正是热闹的时候,一摊难求啊。”
郭文志领着张华华在西市逛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摊位。
“您要么做个流动的摊位,要么就只能租个铺子了。”李文志建议道。
张华华思忖,她现在是小本生意,最好不要一上来就花钱租铺子。
只能考虑流动摊位了。
流动摊位有个最大的弊端——太考虑叫卖的功底了。但好处也更明显,它更灵活,可以拉订单,提供送货服务,还能省了摊位费。
李文志不知道她想啥,但他不想失去这单生意,想了想继续争取道“姑娘,要不然您考虑租个铺位吧,我可以帮您找一下合适铺位。”
“铺子的事得等我生意做起来再考虑。”张华华也没拒绝。
“你先帮我从农人那里收几筐山楂和芋头。再帮我找些优质的蔗糖货源吧。”张华华自然不会让牙人跑空,李文志路子广,以后两个人打交道的地方多着呢。
打发走李文志,张华华去西市去采购了一些绿豆,红豆。零零总总买齐了蒸屉、模具。
忙到下午回到家的时候,李文志已经把芋头和山楂送到家里来了,蔗糖浆货源也帮她搞定了。
彼时郭三郎在家,疑惑的看着牙人,他实在没想到张华华竟然还雇人替她买原材料,岳丈不是说她失忆了吗,都失忆了还这么能折腾,不知道她以前在家啥样。
牙人都上门了,郭三郎只好给她结好款子。
夜晚寒冷,吃过晚饭,郭三郎早早就进了被窝坐在床头看书。张华华往自己被筒里扔了一个汤婆子。
天气太冷,两个人睡一起四处漏风,于是和郭三郎商议后,张华华决定一人一个被筒。
她体温不够,于是只能靠汤婆子预热一下。
趁着预热的时间,张华华跑到郭三郎的被筒里也给自己预热一下。
“唔。你身上好热呀。”张华华情不自禁的感慨,贴近这个人形暖炉。
郭三郎有些无奈,娶妻好是好,就是妻子太黏人了!把她抱在怀里,继续看书,灯光太暗了,张华华拿过他手里的书,呃,繁体字。
“灯光太暗了,晚上看书伤眼睛,还是天亮再看吧。”张华华把书还给他。
“也好。”郭三郎从善如流的将书放好,托住张华华往上抱了抱,下巴抵住她的头发,闭上眼睛。
张华华也乖巧的伏在他身上,脸颊贴在他的颈窝,手却不老实的到处摸摸。
郭三郎穿着一件白色交颈的睡衣,任凭张华华沿着领口将睡衣拨开了。
不知道碰到他哪一块痒痒肉了,郭三郎喉结上下一滚。
短暂的天旋地转,张华华还没清醒过来,铺天盖地的气息侵袭,接着又陷入眩晕,他体温好高啊。
两个人折腾出一身汗,收拾完,张华华滚进了自己干燥的被窝。
这晚她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一早,张华华早起,下厨做了葱香面。面香和葱香勾的人胃口大开。
郭三郎每天早晨都要练会儿枪,这会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一碗面汤下肚,身心熨帖。
“好吃吧,我手艺很好的,到时候我开个食肆养你呀!”
郭三郎被气的哼笑一声,只当她又在说大话。咬破荷包蛋,糖心一下子流出来。
一瞬间,鸡蛋的鲜、面汤的香又让他想起了过去,张华华做面很舍得放料,手艺又好,大口吃完剩下的面,起身离开!
“他怎么了?”张华华看向埋头闷吃的来福。
来福作为家里唯一的仆人,又把郭三郎拉扯大,对他来说算半个爹了。况且他们这院子冷清,张华华不讲究尊卑,就让来福跟他们一起用饭了。
来福咬破荷包蛋的那刻就知道,公子肯定和他一样,会被牵动心绪。此刻他只能无奈的对张华华说“大概是吃饱了吧。”
张华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貌似好像看见郭三郎眼眸中晶莹一闪而过,不会是被她的手艺感动哭了吧。
吃完饭,来福把院子收拾齐整,把马车套好,又把给张家准备的礼物提前搬到车上。
张华华则打算回屋换了一身衣裙,郭三郎已经换好衣服等着她了。
张华华进屋,感觉两人气氛有些尴尬,走过去亲了他一口,也没问他怎么了,从衣柜里翻出她阿娘给她做的那件襦裙换上。
“走啦~”拉起郭三郎。
张家今天没开张,一家人齐整的呆在家里,张华华去的时候,阿娘正在厨房烧菜,张华华跟她打招呼“阿娘,我回来了!”
屋里几人闻声迎出来,家里顿时热闹起来。郭三郎被张家几个兄弟带走了,张华华过来帮孙氏打下手。
“你别过来了,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你那衣服可值三两银子呢。”
孙氏在她成亲后,冷意稍减,但依旧说一不二,张华华可不敢摸虎须。
只好站在窗外和孙氏聊天。其实母女两个没什么好聊的,张华华就跟孙氏讲了讲余氏,以及郭三郎对余氏的态度。
孙氏并没有轻易做什么评价,只问她生活上还适应吗。
张华华没啥不适应的,就是跟人同居不太适应,这还是她这么多年来头一回跟别人睡一张床,总感觉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个就不用跟孙氏讲了,只跟她说还好。
张华华也没跟孙氏说做生意的事,不知道为啥,她总感觉就算跟孙氏说了她也不会同意的,只好先斩后奏了,等她生意有规模了再说。
那边没有张华华的郭三郎倒是挺受欢迎,他们已经开始喝酒了,张敏对郭三郎算不上熟悉,他询问了郭三郎的学业和恩师,又勉励了几句,顺便介绍了他两个小儿子的学业和恩师。
最后拜托他多照顾一下张华华,说她在家时候如何如何骄纵,以后麻烦他多包容,又讲了他们兄弟姐妹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男人在一起就算没有话题,也可以不断喝酒,来让场子看起来热闹一些。
郭三郎终于被灌醉了。
张华华扶他到她原来的房间休息。
将郭三郎安置好,打量这间屋子,屋子还是她刚出嫁时候的样子,贴着红色的剪纸,虽然只短短住了几个月,但这些生活用品已经非常熟悉了。
打量那些她曾经想要改良,但不敢动手的生活用品,这些她之后都会想办法用来寻找商机。
张华华走到客厅,她的家人们在这里闲话家常,看见她过来,小妹从阿爷怀抱里跳出来“阿姊,我想你了,你回来住吧。”
童言稚语真可爱呀,大家都被她逗笑了。
孙氏点了点这个小丫头,“宝华打你出门那天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告诉她你不回来了,以后就是别人家的娘子了,她还哭鼻子了,反悔说不要你嫁人了。”
张华华忍俊不禁,把她抱起来,小胖妞还挺沉的“阿姊也想你呀,阿姊住的地方离这可近了,等阿姊一有时间就回来看你好不好?”
张宝华重重点头,奶声奶气的嗯了一声。
“阿姊,姐夫人怎么样,你在哪里住的惯吗?”张叔华给张华华搬了个胡凳。
“三郎人挺好的,郭家给我们赁了个院子单独住,院子里有单独的水井,生活还挺方便的。”
“快过年了,你们刚搬过去,还不认识周围的邻居吧!”张敏问道。
“嗯,三郎说要买些礼品趁着节前去拜访一下邻居。”
张敏点点头表示满意“郭三郎不错,心思细腻。跟邻居处好关系,以后你们有点急事也有人帮衬。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你看咱家对面胡麻饼店的王大娘,跟咱家关系就不错,你成亲时她还过来帮忙来着。还有,你那个婆母,你阿娘对她熟悉的很,她要是敢欺负你,你只管回来跟你阿娘说让你阿娘教你!就是十个她也抵不上你阿娘的手段。”
张华华“……知道了阿爷。”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阿爷。
“阿姊,我跟叔华的学堂离你们挺近的,有时间可以去找你吗?”张仲华问。
“当然可以了。之前你不是说学堂的饭菜味道不好吗,你去我那里我给你开个小灶。”
张仲华一喜“太好了,我们学堂饭菜确实难吃,而且分量也少,我跟叔华每天都吃不饱。”
孙氏有些无奈“你阿姊刚成婚,你去打扰你们阿姊干嘛,不是给你们钱让你们加餐吗。”
张华华当即表示不碍事,其实她看的出来,张家都挺关心她的,陌生的环境,家里有人来往,也不容易被欺生。
郭三郎睡了两个时辰,来福已经过来接他们了,张华华无奈只好强行把他叫醒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