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史记节选 > 第85章 礼书3

第85章 礼书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飨(祭祀)时,上玄尊(酒器),俎上放生鱼,先上大羹(肉汤),这是为了尊重饮食的根本。大飨时上玄尊而用薄酒,先吃黍稷而后吃稻粱,祭祀时先尝大羹而后享用各种美味,这是为了尊重根本而亲近实用。尊重根本叫做文,亲近实用叫做理,两者结合而成文,归于太一(道),这就是大隆(最高的礼)。

因此,尊上玄尊,俎上放生鱼,豆(祭器)中先放大羹,这是一致的。利爵(祭祀用的酒器)不饮,成事俎(祭祀用的器具)不尝,三侑(劝食)不吃,大婚时不废斋戒,太庙中不迎尸(代表祖先受祭的人),始绝(刚去世)时不进行小敛(整理遗体),这也是一致的。

大路车上的素帱(车帷),郊祭时的麻絻(麻布帽),丧服时先散麻(披麻戴孝),这也是一致的。三年丧期的哭泣不反(不回头),《清庙》之歌一唱三叹,悬挂一钟并敲击,朱红色的琴弦通越(琴弦的调节),这也是一致的。

礼开始时简单,逐渐形成文饰,最终归于节制。

因此,最完备的礼,情感和文饰都充分表达;次一等的礼,情感和文饰交替占上风;最下等的礼,只回归情感而归于太一。

天地因此和谐,日月因此明亮,四时因此有序,星辰因此运行,江河因此流动,万物因此昌盛,好恶因此节制,喜怒因此得当。

用于下则顺从,用于上则明智。

太史公说:至高无上啊!建立隆盛的礼制作为准则,天下没有人能增减它。本末相顺,终始相应,最完备的文饰有分别,最明察的事理有说服力。天下遵循它的就安定,不遵循它的就混乱;遵循它的就安宁,不遵循它的就危险。小人不能效仿它。

礼的外貌确实深奥,坚白同异的辨析,进入其中就显得无力。

礼的外貌确实宏大,擅自制定典制的狭隘之说,进入其中就显得渺小。

礼的外貌确实高远,暴慢恣睢、轻视世俗自以为高的人,进入其中就会坠落。

因此,绳墨摆正了,就不能欺骗曲直;衡器悬挂了,就不能欺骗轻重;规矩设置了,就不能欺骗方圆;君子审察礼,就不能欺骗诈伪。

因此,绳墨是直的标准,衡器是平的标准,规矩是方圆的标准,礼是人道的极致。

然而,不遵循礼的人不足以谈礼,称为无方之民;遵循礼并充分实践礼的人,称为有方之士。

在礼中能够思索,称为能虑;能虑而不轻易改变,称为能固。能虑能固,再加上喜好,就是圣人了。天是高的极致,地是低的极致,日月是明的极致,无穷是广大的极致,圣人是道的极致。

礼的本身实在深奥啊,“坚白同异”理论的辨析入微,与它相比,就会丧败破灭。

礼本身实在太博大了,那些擅自制作的典章制度,及狭隘、浅陋的理论,与它相比,就会自愧渺小,望尘莫及。

礼本身太高尚了,那些粗暴、傲慢、放纵、浅露而又轻俗自高之徒,与之相比,就会自坠形象,显露出浮薄来。

所以说,绳墨既设,则不能以曲直相欺;秤锤已悬,则不能以轻重相欺;圆规和角尺摆在那里了,就不能以方圆相欺;君子精审于礼,人们就不能以狡诈虚伪相欺。

因为,绳墨是直的标准;秤锤是轻重的标准;圆规和角尺是方圆的标准;礼则是人道的标准。

但是,不守礼法的人不值得待之以礼,称为不守法术之民;守礼者才配以礼相待,称为守法术之士。

能得礼之中道,不偏不倚,又能事事思索,不违情理,叫做能虑;能虑而又不变易礼法,叫做能固。能虑能固,加上对礼的无比喜好,就是圣人了。

天是高的极点,地是低下的极点,日月是明亮的极点,无究是广大的极点,圣人则是礼义之道的极点。

礼以应用财物为表现形式,以区别贵贱为文彩,以多少表示等级的差异,以繁简为要领。文彩繁多而人情淡薄的,是过盛的礼;文彩不足而人情浓厚的,是简易之礼;文彩和人情互为表里,揉合适中,才是礼的中流。君子能上得过盛之礼的文彩,下得简易之礼的人情,中不离中流之礼那样的文情适中,缓急左右不失于礼。

所以说,君子的本性就是守中道,不偏激。能严格以礼义的范畴作为行动范畴的,是士君子。

此外的是平民百姓。在士君子和平民百姓之间,既不像士君子那样拘泥,也不像平民百姓那样不守礼范,而是能徘徊周旋,随事曲直而变化,总不失礼之次序的,便是圣人。

所以,圣人道德深厚,是多行礼义,积累所致;恢弘博大,是礼义拓广的结果;道德高尚,是礼义隆盛原因;心智聪明,是事事尽礼的缘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