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是杜县人。
他父亲当长安县丞,有一次出门去,张汤当时是小孩,父亲就让他在家看门。
父亲回家后,看到老鼠偷了肉,就对张汤发怒,用鞭子打了他。
张汤掘开鼠洞,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就举告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审问,记录审问过程,反复审问,把判决的罪状报告上级,并且把老鼠和剩肉取来,当堂最后定案,把老鼠分尸处死。
他父亲看到这情景,又看到那判决辞就象老练的法官所写,特别惊讶,于是就让他学习断案的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就当了长安的官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
周阳侯田胜开始做九卿之官时,曾经被拘禁在长安,张汤尽其全力加以保护。
待田胜出狱封了侯,与张汤密切交往,并把当朝权贵一一介绍给张汤,让张汤同他们相识。
张汤在内史任职,做宁成的属官,因为张汤才华无比,宁成就向上级官府推荐,被调升为茂陵尉,主持陵墓土建工程。
武安侯田蚡当了丞相,征召张汤做内史,经常向天子推荐他,被任命为御史,让他处理案件。
他主持处理陈皇后巫蛊案件时,深入追究同党。
于是汉武帝认为他有办事能力,逐步提拔他当了太中大夫。
他与赵禹一起制定各种法律条文,务求苛刻严峻,约束在职的官吏。不久,赵禹提升为中尉又改任少府,而张汤当了廷尉,两人友好交往,张汤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赵禹。
赵禹为人廉洁傲慢,当官以来,家中没有食客。
三公九卿前来拜访,赵禹却始终不回访答谢,务求断绝与知心朋友和宾客的来往,独自一心一意地处理自己的公务。
他看到法令条文就取来,也不去复查,以求追究从属官员的隐秘的罪过。
张汤为人多诈,善施智谋控制别人。
他开始当小官时,就喜欢以权自谋私利,曾与长安富商田甲、鱼翁叔之流勾结。
待到了九卿之官时,便结交天下名士大夫,自己内心虽然同他们不合,但表面却装出仰慕他们的样子。
这时,汉武帝正心向儒家学说,张汤判决大案,就想附会儒家观点,因此就请博士弟子们研究《尚书》、《春秋》,他担任廷尉史,就请他们评判法律的可疑之处。
每次上报判决的疑难案件,都预先给皇上分析事情的原委,皇上认为对的,就接受并记录下来,作为判案的法规,以廷尉的名义加以公布,颂扬皇上的圣明。
如果奏事遭到谴责,张汤就认错谢罪,顺着皇上的心意,一定要举出正、左右监和贤能的属吏,说:“他们本来向我提议过,就像皇上责备我的那样,我没采纳,愚蠢到这种地步。”
因此,他的罪常被皇上宽恕不究。
他有时向皇上呈上奏章,皇上认为好,他就说:“臣不知道怎么写这奏章,是正、左右监、椽史中某某人写的。”
他想推荐官吏,表扬人家的好处,掩蔽别人的过失,常常这样做。
他所处理的案件,如果是皇上想要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监史去办理;要是皇上想宽恕的,他就交给执法轻而公平的监史去办理。
他所处理的如果是豪强,则一定要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进行诬陷。
如果是平民百姓和瘦弱的人,则常常用口向皇上陈述,虽然按法律条文应当判刑,但请皇上明察裁定。
于是,皇上往往就宽释了张汤所说的人。
张汤虽做了大官,自身修养很好,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对于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以及贫穷的兄弟们,照顾得尤其宽厚。
他拜问三公,不避寒暑。
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内心嫉妒,处事不纯正公平,却得到这个好名声。
那些执法酷烈刻毒的官吏都被他用为属吏,又都依从于儒学之士。
丞相公孙弘屡次称赞他的美德。
待到他处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案件,都能穷追到底。
严助和伍被,皇上本想宽恕他们,张汤争辩说:“伍被本来是策划谋反的人,严助是皇上亲近宠幸的人,是出入宫廷禁门的护卫之臣,竟然这样私交诸侯,如不杀他,以后就不好管理臣下了。”
于是,皇上同意对他们的判决。
他处理案子打击大臣,自己邀功的情况,多半如此。
于是,张汤更加受到尊宠和信任,升为御史大夫。
正巧赶上匈奴浑邪王等投降汉朝,汉朝出动大军讨伐匈奴,山东遇到水涝和干旱的灾害,贫苦百姓流离失所,都依靠政府供应衣食,政府因此仓库空虚。
于是张汤按皇上旨意,请铸造银钱和五铢钱,垄断天下的盐铁经营权,打击富商大贾,发布告缗令,剷除豪强兼并之家的势力,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陷,来辅助法律的推行。
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用情况,一直谈到傍晚,天子也忘记了吃饭时间。
丞相无事可做,空占相位,天下的事情都取决于张汤。
致使百姓不能安心生活,骚动不宁,政府兴办的事,得不到利益,而贪官污吏却一起侵夺盗窃,于是就彻底以法惩办。
从三公九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都指责张汤。
张汤曾经生病,天子亲自前去看望他,他的高贵达到这种地步。
匈奴来汉朝请求和亲,群臣都到天子跟前议论此事。
博士狄山说:“和亲有利。”
皇上问他有利在何处?
狄山说:“武器是凶险的东西,不可以屡次动用。高帝想讨伐匈奴,被围在平城,就和匈奴结成和亲之好。孝惠、高后时期,天下安定快乐。待到孝文帝时,想征讨匈奴,结果北方骚扰不安、百姓苦于战争。孝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景帝往来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忧心了几个月,吴楚七国叛乱平坚后,直到景帝去世不再谈论战争,天下却富裕殷实。如今自从陛下发兵攻打学努,国内因此而财用空虚,边境百姓极为困苦。由此可见,用兵不如和亲。”
皇上又问张汤,张汤说:“这是愚蠢的儒生,无知。”
狄山说:“我固然是愚忠,像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忠。像张汤处理淮南王和江都王的案子,用严酷的刑法,放肆地诋毁诸侯,离间骨肉之亲,使各封国之臣自感不安。我本来就知道张汤是诈忠。”
于是皇上变了脸色,说:“我派你驻守一个郡,你能不让匈奴进京来抢掠吗?”
狄山说:“不能。”
皇上说:“驻守一个县呢?”
狄山回答说:“不能。”
皇上又说:“驻守一个边境城堡呢?”
狄山自己想到,如果辩论到无话回答,皇上就要把自己交给法官治罪,因此说:“能。”
于是皇上就派遣狄山登上边塞城堡。
过了一个多月,匈奴斩下狄山的头就离开了。
从此以后,群臣震惊恐惧。
张汤的门客田甲虽是商人,却有贤良的品行。
张汤开始做小官时,他与张汤以钱财交往,待张汤当了大官,他责备张汤品德道义方面的过错,很有忠义之士的风度。
张汤当了七年御史大夫,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