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单向街 > 第114章 113(下)

第114章 113(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没为这件事争吵过,他的解释合情合理,他说他要去一个文科更好的学校。而且他的确考出了一个好成绩。我知道他和他的朋友们断了联系,试探性地问他暑假为什么不出去玩,他便嘻嘻哈哈地拿起篮球出门,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去哪里。毕竟我心虚理亏,再也不敢多问,而他除了拿篮球出门,大多数时间闷在房间里打游戏,看球赛,以前和朋友们商量的那些假期计划一个也没去做。我本想干脆让他放松放松。但这个时候……”

我有不好的预感。

“我听人说起你的成绩,你考的学校。”

果不其然。

“你竟然和他考了同一个学校,中考成绩倒没有断层式的差距,但你是全校第一考进去。我没想到你们会去一个学校,想想也不奇怪,你们家新买的房子就在这个区,你肯定会考这个区最好的两所高中之一,看似巧合又不算巧合。”

“阿姨,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家的事。”我忍不住问。

“我想打听你的成绩,自然会找人问。其余的,前夫打电话时说一点,同事也会说一些……有些人会故意对我说你们家的近况,例如你家的别墅在哪个小区,你家的车又换了,你的弟弟妹妹上的兴趣班多少钱——世界很小,你弟弟妹妹的兴趣班,刚好有我同事的孩子。”

我忍着自己的反感。有些人既无同情心也无同理心,把旁人的痛苦当做戏剧,煽风点火只为看热闹。他们只欣赏别人痛苦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的一瞬间,得到阴暗的快感。这些年我妈妈身后的流言从未停止,他妈妈耳边的闲话也刺激着她。她们持续地忍受着他人和自己一手酿出的苦涩。妈妈身边至少有个完整的家庭,他的妈妈却和儿子越走越远。

“知道你的成绩后我又开始恼火,我让他不要只知道玩游戏,我又开始给他报班、塞课本,要求他马上开始学习高中课程,要他去参加一个英语夏令营——前夫给报的,他一听你的名字就不开心,但他不想跟我吵架,他累了,母子间的勾心斗角让他厌烦,其实我也烦了,但我害怕他又一次耍脾气,去混社会,去打架,去乱填志愿,去胡乱浪费时间……我好好的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肯定也想知道一个好好的母亲为什么变成我这副样子。”

我有些畏缩,她言语里自始至终的自我贬损是我不喜的,又是我不敢说的。

“我们又一次开始尝试和好,他去上我选好的那些补习班,看书看教材,我在给他检查网上题库答案的时候总能看到他手机上方弹出的信息,最初是他的初中朋友们关心的询问,也有人邀他出去玩,出去吃饭,他有时候告诉我他去和朋友吃饭,但我在这些信息里发现他根本没去。他又去哪里了?他又在做什么?这些念头整天整夜折磨我。我想我是个控制欲太强的人,我也自我检讨,也想改变自己,可是他不跟我说实话,我不敢问他,不敢问他的同学,这两件都让他叛逆过。最后我只能趁他不注意偷偷翻他的手机,他不设密码,所有记录就那么摊着,我怀疑他是故意让我看的,让我看看我做的事给他带来了什么,让我知道他不会再和他初中那些朋友联系,他在……报复我。”

他们母子自虐式的相处模式让我窒息。原来没有一种关系是单方面的,一种深刻的矛盾必然是双方施力才会绞成一团,最后无法剥离或割裂,只会剪不断理还乱。

“进了高中更严重。我本来以为你们会在一个班,我心中对你自然有敌意,却不希望同班同学的关系闹得太僵,我只希望他的成绩超过你,至少不和你差太多。但我没想到开学分班考他竟然进了二班,他入学成绩明明排在全校二十以内,我简直不敢相信。我长期以来担心的事终于出现了,他脑子活,基础不错,努力的时候可以凭借优秀老师们的指导和稳定的心态考出理想成绩,一旦进了真正的重点高中,面对的全是尖子生,再加上老师有针对性的出题,他立刻显示劣势,而且我马上意识到暑假他根本没有好好学习!别的学生都在抓紧补课,他毫不在意,难怪考出这种成绩。他到底在想什么!我越是着急,他越是敷衍,你的成绩每次第一,他的名次每次下降,他早出晚归,教材看着,习题册写着,题库做着,补习班按时去着,名次还是下降!我急得到处问,甚至低声下气问前夫某些补习班的门路——我……我知道前夫不懂这些,他又没有高中孩子需要照顾,懂这些的是你妈妈,我顾不得了,我只想让他赶快把成绩抓上来,赶快进一班——他不是没有实力,他是前二十名的中考成绩考进去的,为什么分班考第五十七,月考第六十二,期中第六十九……他要一直降下去吗?是不是下次就去三班四班了?我担心得觉都睡不好,我变成一个不断跟儿子诉苦,不断重复自己的不幸,不断哭闹,只求他可怜可怜我,放一点心思在学习上,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不会告诉我,从初中开始他根本不告诉我真正的想法,我不想问这些了,我只求他学习!有一天他开口反驳,说他什么都做了,拿出抄得满满的笔记,写满答案的习题册,涂满红笔荧光笔的教材,我太恨他在学习上糊弄我了,他初中就是这么干的,笔记全抄了,课本划得花花绿绿了,习题册撕掉答案他也能找到,但他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那天我忍不住动手打他,从此我经常打他,用书本打他,用巴掌打他,一边哭一边打他,我又变成了疯子。这次我打的不是情敌,是自己的儿子。他以前就爱往储物间躲,现在躲得更厉害,我不得不强忍着拽开那扇门的冲动,我知道我不能开那个小门,一旦打开,我们母子之间就什么也不剩了!”

我看着这个发抖的女人。

我以为听到这些我会愤怒,就像当初我藏在储物间听到他们母子间隐秘的亲子真相,那些书本砸在皮肉骨骼上的声音,巴掌胡乱打在头上脸上和身上的声音,那些抽泣和大骂,都让一向缺乏共情能力的我胆战心惊,在爸爸身边,我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就在那些声音里,他由一个施暴者变成我心灵的战友。可当他的妈妈说起事情的另一面,我却不断想到自己的妈妈,想到那天在客厅她时而嘶吼,时而颤抖,时而拉住我的领口,她的指甲划破我的皮肤,那不是我熟悉的妈妈,妈妈一定是慈爱的吗?一定是把孩子抱在怀里怜惜的吗?不,妈妈也是那个为孩子歇斯底里,状若疯癫的女人。暴力是不对的,打孩子是不对的,但我的脑子里却闪出一个荒唐的念头:她还能怎么办?

就像我的妈妈面对我无止境的冷脸和沉默,除了回敬同样的疏远,她还能怎么办?

他呢?他又能怎么办?在家里整天有个催促他逼迫他,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上一代赌气工具的妈妈,来到学校不是看着我就是听到我,我对他没有敌意吗?我从妈妈那里听到他和我同一个学校,我不知道一直盯着我的是谁吗?我为什么刻意傲慢,为什么能感知他的每一道目光每一个举动,我固然对他愧疚,但我心里没有敌意吗?他白天忍我回家忍他妈妈,他对我早就有爱恨交织的感觉,他的脑子天天混乱,塞满怨恨、不甘和报复欲,他折磨我报复我的妈妈,折磨自己报复他的妈妈,他从上高中就没正常过,他的妈妈和我也根本没给他恢复正常的机会。

“阿姨,我想问您。”我毫不犹豫地开口:“您已经有了一次因为仇恨耽误孩子教育的经历,您为此后悔不已,那么在高中您为什么犯同样的错误?您为什么要把他的成绩做为报复的工具?”

她的眼睛突然泛红,表情是忍不住的恚恨,我又想起我妈妈,她们的表情如出一辙。

“谁拿你们当工具?谁会拿你们的成绩当工具?攀比是正常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越对方的孩子也是正常的,这就是报复吗?我报复你妈妈的时候,是带着他还是当着你的面了?没有人会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我也开不起这个玩笑。你们不知道成年人的世界究竟有多辛苦,小时候被父母护着,天大的事有家里撑着,在学校心思单纯,人以群分,接触的人也单纯,出了社会谁会对你客气。有不错的能糊口的工作,有很好的爱人和家庭,可谁知道有没有意外?工作会不会丢掉,爱人会不会出轨,家庭会不会碎掉?小孩子不会考虑这些,我希望他为我争口气,他也曾希望为我争口气,但提高成绩就为了争口气吗?不,学习是为了今后的生活。像我这样的工作,说得俗气一点,是为了钱。接触过多少重病患者,临终老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爱人朋友之间相互算计,不过为了钱。有些人为了几千块钱在病床前吵到老人闭眼,仅仅是贪婪吗?他们拉住我说话时,很多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还有人为了自己的治疗费不得不向别人要钱,向子女,向亲人,向欠了自己钱的朋友,打官司请律师,结果受理费、担保费、公告费、鉴定费、调查费,一笔又一笔,还有更贵的律师费。一场官司打下来,劳心劳力要不回多少钱。但普通人一辈子的存款能有多少?怎么能不要?这些他明明亲眼看过,我也经常给他讲,但他就是没有危机意识,从来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可能落入困境——我和前夫实在不该一直惯他,富养女穷养儿,这句话不是没道理,你看看他,给别人出主意拿财产倒是头头是道,自己却根本不知柴米油盐,他准备指望家里那个房子那点存款还是他爸爸?他也没指望过,他太自信了,他相信自己工作不成问题,赚钱不成问题,只要他有想法,靠他的头脑和勤快就不成问题,这种想法才是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看看你从小衣食无忧,却时刻提醒自己随时努力,他明明需要拼搏,需要用更多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和未来的生活,却毫无斗志,和前夫一样,和我一样,我怎么可能不着急?”

我心中难过,不知第几次,我想起妈妈,想起她死死帮我攥住奶奶留下的那些钱,母亲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孩子的任性也都是一样的,两对母子的症结竟然也是一样的。

“阿姨……我想,这可能是逃避。”我小声说。

“逃避?”她红着眼看我。

“阿姨,他不止一次跟我说想让您过好日子,自己也有大学的打算,他不是得过且过……”

“你说我逼他逼得太紧了?可是你不知道他那段时间的样子,他……”她显然急了。

“阿姨我知道。”我打断她,“我比您更知道他那段时间在做什么。”

她猛然住了口,看我的目光又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喃喃道:“也对,你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我希望他比你优秀,我也这样要求他,但我从来没教他恨你,更没教他对你使用暴力。但这些东西是谁教的?还是我教的,我这样对你妈妈,他看到了,记下了,模仿了。”

“阿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件是,您忽略的。”我放缓声音。

“你说他逃避什么?”她问。

“逃避这种过分不平衡的亲子模式吧,我猜。”我说,“您总习惯把一切好的东西给他,自己省吃俭用,却给他买各式各样的衣服鞋子,买名牌手机,他的零用钱也不少,即使有叔叔给的抚养费,一个单身母亲在家庭用度之外对孩子如此娇惯,他心里并不好受。我想他一定不止一次跟您说过不要对自己那么俭省,不要什么钱都花在他身上,我想他说什么也没有用,您就是想把所有好东西全给他。可是您不停地和他的朋友打交道,您和他一个朴素一个时髦地出现在别人面前,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您希望别人有什么样的感觉?他是个被宠爱的孩子?您是个含辛茹苦的母亲?最后您变成了他的附加值和背景板,他则被您绑在前边,出任何一点错误都是对不起您,其实您就想要这个效果吧?”

“是吗?”她冷冷地看着我。

“有的父母喜欢让孩子有负罪感。”我不是要和她吵架,也不是为他辩护。我们在交谈,就像上一次一样,我要把心里的话全部告诉她,“阿姨,你们太知道怎样对人好,怎样让人有负罪感,你们甚至不是故意的,而是习惯以一种全方位的付出形式索要感情,当你们爱一个人也好,喜欢一个人也好,你们全心全意,不断为对方做事,做对方根本做不到的事,以此强调自己的存在价值。我认识几个他的初中同学,我知道他们后来的事,他在初中帮助过很多人,很多人喜欢他,这些人最后无非分成三类,一类忘记,一类怨恨,一类心有亏欠也心有不悦,关系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他的心血来潮和对方的品性,这根本不是健康的感情,一味付出,付出一方得不到满足,得到一方不是贪得无厌就是压力过重,他对您的感情就是这两种极端,一方面恨不得把您绑在他身边,您什么也不要做,只做他的妈妈就行;另一方面又恨不得您赶紧独立活出自我,别再束缚他要求他情感绑架他。您越是付出,对你们母子关系伤害越大,大到他明明有那么多关于您的打算,包括好好学习,包括拿个好名次,也包括考上名牌大学——却统统提不起劲,因为他知道母子关系一辈子都这样,您付出的他做任何事也还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