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远山千仞 > 第41章 秦淳知味(五)

第41章 秦淳知味(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一意跟随柳云关游历江湖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光看杜从书那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样子,就将他和姜麦的关系猜了个七七八八。

旧日情人的身份不好说出口,毕竟姜麦已为人妇,如此说不合礼数,所以他没说。

“公子找她所为何事?”

“来告个别。”

杜从书等了七年,耗费了大好年华在此处,是时候离开了,可临行前他总想与姜麦再当面好好道别。

他这回复如此简短,唐一意都不知该从何下手帮他缓解与姜麦的关系。

“公子,你这话需说得明白我才能知晓你与姜麦的龃龉,好让她同你见面。”

“龃龉?”杜从书轻念。

他原先还以为自己同姜麦情投意合,这辈子不会用上这样的词。

事情为何会发展成今日这副局面呢?

第一次在书塾里见到姜麦时,杜从书首先是被姜芽吓了一大跳。

那是很好的清晨,整间书塾的座位坐得满满当当,杜从书来得晚了些,进来时发现只有姜麦一旁的书案是空着的。

他环视了书塾,发现实在是没有座位了,但又不好站着,只能走到姜麦身旁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这里是否有人?”

姜麦看了一眼座位尚未来得及答复,姜芽便从杜从书身后冒了出来。

“这是我的座位,你不许坐这儿!”

吓得杜从书一激灵,在原地蹦了起来,他一时着急避让,不慎将膝盖撞在了后排的桌子上。

“嘶。”

有点疼。

姜芽看到杜从书让开,便顺势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自己找位子坐去,我要跟我阿姊坐一块儿。”姜芽一面说道,一面将自己的书册掏了出来。

整间屋子的桌椅都有人坐着了,杜从书扶着膝盖前前后后看了一圈,实在是无处可坐。

要命的是,教书的夫子此时进了书塾。

原先吵嚷的屋子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杜从书和夫子面面相觑。

“你为何还站着啊?”夫子一大把年纪了,捋着花白的胡子问道。

夫子语毕,书塾中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杜从书身上,狭小的屋室瞬间又逼仄了几分。

杜从书昨日方凑足了书塾的费用,一大早便赶来书塾准备先预习功课的,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书塾,同窗的比他先来了两个月,他们都有桌椅,而杜丛书的桌椅却还未备下。

他也想找地方坐啊。

“屋中暂时没有空余的位子,弟子可以先站着听夫子授课。”杜从书作了个揖。

夫子想来是年事已高了,眼力也不大好使,闻言从讲位走开,凑近杜从书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发现竟是个新面孔,恍然才想起自己昨日已收过他的学费,这是个穷小子。

“这桌椅可是要自己带来的。”

“啊?”杜从书没听说过书塾还有这种规矩。

“大家的桌椅可都是自己带来的吧?”

为了让杜从书更相信自己的话,夫子还装模做样地问屋中其他的弟子。

“是——”其他弟子整齐地回答,平日诵诗都未曾如此卖力。

桌椅本是书塾自配的,当然不是自己带来的,但眼下能多看杜丛书的笑话一阵子,他们便少读一阵子的“子曰学而时习之”,当然是不停添乱了。

夫子对大家的反应感到很满意,可杜从书却因此愈加局促起来。

他本想着今日第一次来书塾应当奋发图强认真听讲,还背了不少书册过来,未曾想到现在都还没能坐下,却要自己找起桌椅来了。

“请问夫子,弟子该去何处寻得桌椅?”尽管心有不满,杜从书还是保持着礼节。

“那是你自己的事。”夫子摇摇头,走回了讲位。

“昨日吩咐你们回去背诵的篇章如何了?今日散学前我可是要挨个挨个听的。”

夫子拿着把戒尺,在桌面上一下没一下的敲着。

弟子们的目光从杜从书身上收回,低着头落回了手中的书册上。

屋内旋即响起了诵读声。

今日找桌椅怕是要错过夫子的讲授了,杜从书斟酌了一番,还是觉得站着也能听讲,待到散学后他再找桌椅也还来得及。

心下一横,他便盘腿坐在了地上,将书册举在胸前,融入了书塾中的书声。

一堂课过去,杜从书听得十分投入,夫子虽说为人并不和善,可学识确是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很是生动。

下过早课,姜麦火速离开位子,从杜从书跟前小跑了过去,而后出了门。

临近第二堂课开始,她满头大汗地拖着一条长木桌走进了书塾。

“公子,今后你可用这木桌学习功课。”姜麦挽起衣袖拭了拭汗,对仍坐在地上的杜从书说道。

“多谢姑娘,但这木桌……”

若是要花银两,他怕是负担不起了。

姜麦看出了他的窘迫,躬下身来低声说道:“夫子诓你的,桌椅是书塾中自有的,我方才想起隔壁屋子中还有多余的,这就给你搬了来。”

天气渐冷,可姜麦折腾了一会儿额上还是渗了些汗珠,几缕发丝贴在额上,她低头同杜从书说话时,长长的睫毛时不时扇动着,在她身侧还有一股清甜的茉莉花香时有时无地散发着。

仔细一看,她的额角还有一道浅浅的疤。

杜从书平生第一次离女子这般近,他有些慌张,默默地往后挪了一些。

“公子?”姜麦发觉杜从书在走神,忍不住轻唤了一声。

“小生名唤杜从书。”

杜从书嘴里没由来地冒出了这么句话。

姜麦点点头,道:“杜公子,这椅子可还需要我搬来予你?”

他急忙摆摆手,道:“其实姑娘只需告知我桌椅在何处便好了,小生可自己搬来。”

想起方才姜芽让他起身时,他膝盖磕在木桌上发出的响声,姜麦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公子膝盖上的伤估计不轻,我在这先替芽儿赔个不是了,她做事向来鲁莽,并非有意推搡公子,更非有意使公子受伤。”

杜从书的右膝还在隐隐作痛,他朝姜芽的书桌望去,发现她已经伏桌睡倒了。

“公子莫怪,散学后我再让她来给你配个不是。”

见杜丛书没有当即回复,姜麦又说:“那散学后再寻个郎中瞧瞧伤势?”

“无妨,区区小伤,便不劳姑娘挂心了。”

散学之后他还要赶去酒楼上菜呢,耽搁不起。

姜麦点点头,道:“一切听凭公子,后续若是有需要,请到姜府寻我。”

“好。”

姜麦将长木桌摆好之后,又主动去隔壁把空余的椅子也搬来给杜从书,还细心地将他散落在地上的书都拾到了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

事情都做完之后,夫子恰准备开始下一堂课。

“对了,请问姑娘芳名?”

“我叫姜麦。”

赶在夫子训斥之前,姜麦匆匆抛下自己的名字便走了,迈着小碎步向位子溜去。

仍有一阵茉莉花香若有若无的在杜从书身旁萦绕着。

淡淡的。

散学后姜麦当真将姜芽拎了过来,要她向杜从书赔个不是。

“杜公子,对不起。”姜芽对着姜麦嘟囔了一句。

“看着杜公子说。”姜麦双手扶着姜芽,将她扭向了杜从书。

“杜公子,对不起。”

杜从书不是什么小肚鸡肠的人,看到姜芽一脸委屈倒是感觉自己也欺负了她。

“小生也有错,不该冒昧占了姑娘的位子。”

“那我俩扯平。”

杜从书给了台阶,姜芽没有不往下走的道理。

“好了好了,先回家吧,不然爹娘该等急了。”姜芽巴不得早点逃了,一直在催促姜麦。

“可杜公子的伤……”

“阿姊,他是膝盖磕了又不是腿折了,能走的。”

“芽儿,要为自己犯的错承担责任,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姜麦板起了脸。

听完姜麦的话,姜芽掏出了自己的钱袋,塞给杜从书,道:“喏,给你银两,自己找郎中瞧去。”

“芽儿,这不是钱的问题。”

“是芽儿的错,阿姊不要生气,我们回家吃饭好不好?”眼见姜麦要生气,姜芽霎时服软了。

“姜姑娘,这确实是小伤,不必担心。”

“你看,他都说是小伤了。”

“芽儿!”

姜麦这妹妹虽说心地不坏,但是性格属实跳脱了些,嘴巴上平日亦不饶人,没少得罪人,事态每每发生到几近失控的地步,都靠姜麦为她兜底。

好在杜从书为人比较憨厚,对这事倒没怎么计较。

不过自打此事之后,三人渐渐熟稔了起来。

彼时的杜从书觉得自己与她们除了同处一个书塾以外,再无其他共同点,姜府是秦淳城中大有名气的制糖商,而他杜从书不过是城中贫苦的百姓,她们读书纯粹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姜见山和陆伶的要求,而自己却是欲通过读书来谋取生计的。

不能通过读书入仕的话,在秦淳城中做一教书夫子也不错。

姜麦心思细腻,在与杜从书的来往中对他的家底渐渐有了清晰的认知,常常将姜府中自己闲置的书册赠予他。

那些书册原先被姜麦保管得很好,但为了让杜从书毫无负担地接受,她还特地让府上侍女刻意将书页晒黄了,才假装若无其事地送给他。

一来证明这些书就是闲置的,二来证明自己早已厌倦了这些书,好让杜从书认为他收下书反而是帮了自己的忙。

每日清晨,早早赶来书塾的姜麦总能发现杜从书来得比自己还早,散学之后又时不时能看到他在酒楼中上菜,她很欣赏杜从书的坚韧,自然也愿意伸出自己的手。

“阿姊,你不会是心悦那书呆子吧?”

姜芽发现自家阿姊有事没事便要去关照杜从书,心中生了疑窦。

那些话本上都是这么写男女两情相悦的。

杜从书也不对劲儿,寒冷的冬天他总会在家中烧上一壶汤婆子,带到书塾中给姜麦取暖,自己却乐意冻着。

“他一定也心悦于你。”姜芽的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这书呆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