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一篇古早重生文 > 第7章 璇花篇·七(修)

第7章 璇花篇·七(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月十四,良辰吉日。

立于鲤鱼园的龙母石碑,总算能揭开红绸。

俞沅之早起头昏昏沉沉,身上忽冷忽热,不知是否风寒反复。

罗女君命众人围近在石碑旁,以示诚意,罗羡仙看到杨氏所站位置,若有所思。

“国公到——”

朱管家按规矩高声奏报,室外少了回声,飘荡在空中并无往日浑厚之感。

罗国公从正堂走出,自然,他最厌恶的霍琅也神清气爽踏步而至。

俞沅之轻轻阖眼,有点撑不住了。

“臣叩谢太后娘娘赏赐龙母石碑。”罗国公面容闪过一丝难堪,不情不愿领恩。

霍琅抬手:“太后有旨,国公为三朝元老,不必拘礼。”

无需跪谢?

罗国公与女儿对视一眼,猜不透太后那只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霍琅环顾一圈,目光最终落在昏昏欲睡的俞沅之身上。

“国公年事已高,揭红绸不妨就由罗女君代劳吧。”

罗国公不满:“小事一桩,难道霍将军认为老夫已风烛残年,老态龙钟?”

霍琅:“随意,国公请。”

众人视线纷纷集中在龙母石碑上,罗国公缓步走到碑旁,仆从将绕在外侧的一圈固绸棕绳解开,他右手拽住最顶处红绸,用力唰一声——

俞沅之只觉耳畔有风刮过,不知是谁在背后猛推一下,瞬间失去平衡,身体前倾,她距离石碑太近,整个人砸过去定会磕花脸!

她试图抓住什么阻止滑倒,但周围仅有空气。

咣!

声音略闷,头的确撞在一样东西上,但绝不是石头,没那么硬。

她的后颈领口被轻轻揪起,眼前由淡碧色石阶变为飘转而过的衣角,直至站稳,才发觉霍琅那高大身影挡在她前面。

“快下水救人,都愣着做什么!”

是罗国公的声音……

能让他如此焦急,大抵只有罗女君出现什么意外。

俞沅之踮起脚,果不其然,在鲤鱼池内,胡乱扑腾的人不正是罗女君吗?以及……杨氏的儿子亚郎,他们怎会突然落水?

“好看吗?”霍琅用仅能被两人听到的声音,问道。

三个字落在她耳中如同鬼魅,双膝发软,本能向旁边挪动半步,想离男子远一点。

罗女君被救上岸时浑身发抖,珠钗尽落,仆从忙用棉被包裹将其送回寝院。

而杨氏儿子两番呛水,除了双腿四处蹬地,哭闹着想回家,什么都不说。

石碑伫立不动,霍琅走近摇了下头:“看来它并不愿留在此处。”

罗国公怒火中烧,咬紧牙关:“霍将军,你的本事老夫也算领教一二,改日定会加倍回礼!”

太后共赏四座石碑,皆为宫中匠人打造,与霍琅前往四海请回的龙母金碑形态相仿,但细节有较大改动,与其说是龙母,不如说是民间传闻龙母幻形,非祈国泰民安,而是取安宅定福之意。

霍琅不信神佛,却不会以此随意玩笑。

其余三座石碑,均平稳揭绸,唯独罗国公府,闹得鸡飞狗跳。

倘若俞沅之今日撞上,见血是她不详。

但罗女君莫名落水,石碑无变,则是碑不愿留。

有人妄图耍鬼心思,不料被霍琅反将一军。

“请石碑回宫,再议去向。”

侍卫抱拳应是,盖上红绸小心抬走。

罗国公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他心知肚明,此事今日就会传得满城风雨,暗指罗府杂乱无章,不被庇佑。

罗女君骤然落水,就不会有人留意,府邸二姑娘也在同刻踉跄欲跌。

俞沅之的头愈发昏沉,经烈日暴晒,面容更为苍白。

霍琅:“……”

“如意,扶她回去。”罗羡仙旁观全局,淡然开口。

-

南屋内,罗女君连摔三只陶瓷花瓶,不住地哆嗦。

“你是怎么办事的!”

她让刘婆子下迷幻之药,暗示杨氏推那村姑撞上石碑,不仅能给她些教训,还能以相冲为借口,保山野庶女为缘由,占据道德高位的同时,将碍眼石碑转送。

一石二鸟,转眼却作茧自缚。

杨氏哭哭啼啼:“我冤枉啊,我明明都狠推了,但听见亚郎叫声,瞬间慌了神,只顾向儿子奔过去,我也不明白那村姑为何……为何无碍!”

“为何为何!你蠢钝如猪,还有什么可问的!”罗女君怒斥道。

杨氏呜咽,帕子捂住脸。

“大夫说了,你家亚郎连番呛水,保不住会变得又痴又傻,活死人一个,你半点盼头都没!”

杨氏一听,顿时五雷轰顶,放声哀嚎。

罗女君翻了翻眼皮,倒吸一口凉气,手指勉力扯住瓷枕,咬牙冲杨氏砸去,女子来不及躲,额头瞬间被豁出一道口子……

“啊——”

几个婆子听声立刻闯入,将鬼哭狼嚎的妇人拉走,而罗女君喘着粗气,死盯地面鲜血。

在身后将她一掌击下水之人,必定是霍琅安排的,偏偏没有证据,贸然攀咬难以服众,为了让俞沅之离石碑近些,是她下令,所有人聚在一处,眼下又要去哪里寻那只黑手……

她愤懑倦怠,一头栽倒在塌上。

-

俞沅之被扶回西院,眼皮似有千斤重,霍琅的身影反复萦绕于脑海中,直至她喝了安神汤,酣然入梦,幻境依旧不散。

这回她看到了两个人,霍琅与徐鄞。

登基称帝后,徐鄞比他软弱的父皇好不了多少,朝堂之上,霍琅说什么,他几乎无权反对,唯有默从,幸好没昏招,不至令君主口碑受损。

即便霍琅插手宗室要务,阻拦他追封生母为太后,徐鄞也都黯然接纳。

无妻妾家族干政,是他仅能胜过其父之处,毕竟罗氏满门死得死,疯得疯。

不过究竟是从何时起,这位帝王暗自筹谋清君侧的大计?

妄图毒酒释兵权,无果。

又以亲兵将坐在他对面,执杯笑谈的霍琅重重包围,他险些就赢了!

可惜黄雀在后,功亏一篑,霍琅早已策反侍御总管刘公公,将毒酒调换,随后霍家军强闯入殿,杀得皇家护卫片甲不留。

终了,霍琅用一支利箭,插向徐鄞的喉咙。

帝薨,更迭新君。

-

风寒彻底痊愈,俞沅之等了两日,待艳阳高照时,将披风洗净晒干,送回罗羡仙房内。

“这披风我未用,但在祠堂整夜接灰,所以还是清理了下。”

如意将其接过,笑眯眯念叨:“二姑娘留下用晚膳吧,咱们院子还是头次有客呢!”

罗羡仙低头,温柔抚摸掌心一只相思鸟,并不理会。

这间屋子布置极其简单,与想象中截然不同,无珠帘香包薄纱,仅有两张水墨画挂在墙上,两画之间悬着一把剑。

罗羡仙是有心上人的,一位姓顾的少年将军,甚至为此不惜与罗国公决裂,足可见其刚烈性子。

如意眼巴巴等着回应,她不好意思笑了下:“改日吧。”

她不知道如何与罗羡仙同桌共膳。

待俞沅之走后,如意转身欲将披风收进柜中,莫名咦了一声:“大姑娘,披风下有个好精巧的剑穗,是二姑娘送的?”

罗羡仙接过,目不转睛,手指慢慢握紧,又缓缓松开。

“收好。”

-

京中流言四起,罗国公因女儿卧病心神不宁,请灵鹤寺高僧入府讲道。

俞沅之在正堂后院遇到位小沙弥,小师傅双手合十,从怀中拿出信封。

封上无字,摸起来却凹凸不平。

几乎是飞奔回西院,她将信封捧在胸前,关紧木门,拆开封口,里面放着一串红绳平安结。

她认得,这是阿娘的手艺!

阿娘不会写字,是在用平安结告诉她……

一切都好。

云雁从远方而来,风有信,日俱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