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郎君。”
沈玉鸾的声音打断陆怀钧的思绪。
他转身,见她倚着缠枝葡萄纹门框,孔雀蓝广袖垂落。
“药熬好了。”陆怀钧端起温在红泥小炉上的青瓷盅,杜衡香混着当归气息,漫过茜纱帘,“当归补血,朱砂安神。”
“只差相思子七粒,就凑齐狐狸现形的药引。” 陆怀钧试了试药温,递向她,调笑道,“可惜在下不用补血安神,不然倒可以试试……”他掩袖轻咳,“和沈娘子,一道化作两只快活的狐狸。”
话落,沈玉鸾却没接话。他把药盅放案上,看向她,视线掠过她冰冷的神色。
沈玉鸾径直走向庭院东南角的朱砂梅。虬曲枝干上刀痕清晰,正是三年前从父亲灵堂前移栽过来的。
她指尖拂过渗血的树胶,忽然问:“陆郎君可会嫁接花木?”
陆怀钧凝视梅枝断口处的新芽,嗓音温润:“选健枝削出楔口,裹上蜂蜡、缠好素绢,待清明雨水浸润……”
“若是砧木早已腐烂呢?”沈玉鸾的鎏金护甲刮开树皮,露出里面乌黑蛀洞,“就像扬州,官粮全被换成了霉米。”
她盯着掌心中漏下的树皮,冷笑:“年成不好时,本该在义仓里的米,定会被高价卖给百姓。”
药杵在臼底闷响。陆怀钧想起老妪浑浊的眼中,映出的落日。那日父亲将仅剩的黄芪塞进塞给她,低声告诉他:“朝廷的‘四善二十七最’,赋税征足才算‘清慎明著’。”
四善二十七最。他心底冷笑。清谨勤公谓之“德义有闻”,催科有术方称“恪勤匪懈”。
可现实中,地方官贪腐横行,何来德行;催税时倒是 “恪勤”,只顾凑足税额,罔顾百姓生死。
好个 “恪勤”!好个煌煌天朝!
他猛然抓起药锄,掘向梅树根际。
“砧木虽腐,地力犹存。”陆怀钧掬起一抔混着草籽的新土,“栽棵胡杨如何?耐旱,抗风,根系能扎进三丈深的岩层。”
沈玉鸾挑眉,东珠耳珰扫过颈侧淤青,那是被魏济川掷算珠时蹭伤的。她想起转运司满园红梅,冷笑道:“你可知这株朱砂梅,饮过多少商贾的血?”
“但胡杨饮的是大漠月光。”陆怀钧将草籽埋进腐土,药锄撞上梅根,惊起数只金龟子。
“《神农本草》载,红梅入药,需取雪后初绽之蕊。” 陆怀钧从药箱拿出青瓷瓶,指尖蘸药膏,轻触她颈间伤痕,动作轻柔,融入肌理,“若沾了铜臭……” 药香陡然转苦,“便是穿肠毒。”
沈玉鸾腕间翡翠镯撞上药瓶。她想起魏济川官袍上的貔貅纹样,金线绣的眼珠正对着案头血账。父亲临终前攥着的漕运奏章,是否也曾这般被 “吃人” 的眼睛盯上?
“陆郎君这药方,能治人心么?” 她猛地抓住他手腕,丹蔻掐进旧伤,“扬州城半数红梅都在官署,难不成一把火烧尽?”
药膏在掌心化开,陆怀钧凝视她眼底血丝。那是熬了一夜翻查关中账册的痕迹。
就像在户部值房见过的,被“四善二十七最”压弯脊梁的刺史们。
“火烧不尽。”他忽然引着她的手按向心口,掌下心跳如雷,“但腐土之下,自有新芽。”
沈玉鸾指尖一颤。陆怀钧的体温透过锦缎传来,令她想起父亲最后一次离家时的怀抱。那日漕船桅杆上的冰棱,也是这样透着将融未融的暖意。
“郎君可知,新芽破土要折多少旧枝?” 她抽回手,拔下雀头钗,在梅树上戳出窟窿,“永丰仓的老鼠,喝人血长大。”
陆怀钧抚摸袖中干枯麦穗,穗头焦黑,是郃阳渠畔被烈日炙烤过的。他仿佛看见陇西道上扬鞭疾驰的驿使。
紫宸殿上那盆御用 “吉壤”,金丝兰的根须缠着西域贡缎,枝叶上挂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金铃。这方御用沃土,浸透着多少百姓的膏血?
当宫娥跪捧金剪修剪兰叶时,可听见陇右道饥民捧着空碗的呜咽?那些冻毙在雪夜的马匹,鬃毛上还凝着长安城飘落的金粉。
陆怀钧冷笑,好一个“金铃摇彻芙蓉帐,冻骨横陈驿道尘”!
他拿出麦穗,浸入药钵:“这冬小麦,是去年盛夏在田里,看家中佃户劳作时拾的。秋种冬藏,春雪压得越狠……” 青黛水漫过焦痕,穗头竟泛出些许青绿,“破土时穗头越沉。”
陆怀钧轻轻晃动药罐:“沈娘子可曾见过,霜降前,农人哪怕把荞麦薅得只剩空壳,也要拼命收割,就为让刺史凑够‘劝课农桑’考绩的景象?”
都是被考课绳索勒住脖颈的困兽罢了……
陆怀钧闭上眼,深深叹了口气。
沈玉鸾的鎏金护甲陷进梅树蛀洞,虫洞蜿蜒如泪痕。锦衣玉食堆出的高位之下,她如今才看清,脚下早被万千蝼蚁啃噬出空洞根系。
原来这些事,一直都有吗?
父亲临终前在祖训上写下“商道即人道”,践行人道,竟如此艰难。
她忽然明白那年春分,父亲为何执意带她巡视荒年米铺——“你踩着金丝履翻看账簿,青玉算盘却可能拨开饥民伸向米斗的枯手”。
“我的阿鸾,往后定要为天下贫厄撑伞。”
春风忽起,草籽混着腐叶盘旋而上。陆怀钧的杜衡香拂过她松脱的鬓角:“沙洲胡杨林,看着枯死三十年,遇着甘霖照样抽新芽。”
他引着她指尖触到梅根处一星绿意。一株不知名的野藤正沿着腐洞攀援,嫩叶上凝着晨露,映出两人纠缠的衣袂。
“在下曾随父母云游行医,途经弘农郡,偶遇一对祖孙。时逢灾年,两人奄奄一息。”陆怀钧感慨道,把自己的经历融入“陆怀钧”的生平,“后来我再去,那孙儿去年秋闱中了明经,如今在郃阳渠畔教童子诵《禹贡》。”
五年前的干瘦的祖孙,幸运地遇见了心善的父子,送她们济善堂,暗中资助男孩完成学业。
“世道再难……”陆怀钧抚摸梅花根部,“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沈娘子请看。”陆怀钧指向根部的嫩芽,一缕光落在叶片上的露珠上,熠熠生辉,“世事艰难,野草尚可破土。更何况沈娘子,从不是野草,而是——”
陆怀钧温然一笑,目光灼灼:“沈家镇山虎,一啸山林动。时日尚长,何愁除不净腐烂砧木?”
她隔着和煦的阳光望向他,他站在光里,月白锦袍勾勒清瘦身形,鬓角几缕发丝被风吹起,泛着暖金光泽。
多美好的景象啊。沈玉鸾想起和魏济川的交锋,忽然释然了。是啊,时日还长,再顽固的“砧木”,终有被除尽之时。
东珠耳珰坠在晨光里晃了晃,映出梅根处新发的绿芽。沈玉鸾将雀头钗更深地刺入腐木,这把金玉雕成的“伞骨”,终该撑在风雨飘摇处。
她要做和该做的,从来都不应止于商道。官场的贪污腐败,她也许也能做些什么。
她郑重敛衽为礼,雀头钗轻颤:“陆郎君,多谢。”
陆怀钧隔着衣袖轻按她手臂,阻拦道:“不必。能为娘子排忧解难,是在下的荣幸。”
话落,猛地呛咳起来,肩背震颤,待喘息稍平才续道:“招赘当日,在下便说‘愿以薄技效犬马’,如今看来,实在是夸下海口。每日除了煎药调羹,竟无甚大用。只有用在下浅薄所学,为娘子排忧解难。”
陆怀钧望着她微笑,目光灼灼:“还望娘子莫要嫌弃……”
尾音隐在急促的喘息里,他攥紧衣袖,指节泛起青白。
沈玉鸾忽然向前半步,鎏金护甲擦过他衣襟的带钩。晨光穿过她鬓边碎发,在陆怀钧颈侧投下细密的光斑。
“陆郎君……”她仰起下颌,吐息拂过他滚动的喉结,“那句‘乞娘子垂怜’当日说得坦荡,如今说不出口了?”
两人距离不过咫尺,温热气息拂过他喉结。少女眉眼清晰可辨,连眼睫上露珠都映着晨光流转。
陆怀钧目光掠过她微扬的眼尾,喉结轻轻滚动:“药要凉了。”他侧身避开她灼灼目光,将青瓷盏递给她,釉面映出他泛红的耳尖。
沈玉鸾端起药盏,琥珀色汤药晃出细碎涟漪。她仰头一饮而尽,舌尖舔去唇角药渍:“原来陆郎君也会……”翡翠镯磕在盏沿发出清响,“落荒而逃?”
“沈娘子伶牙俐齿,在下甘拜下风。”陆怀钧微笑,忽然转身,向前一步,月白广袖扫过她鬓间垂落的东珠。
逆光中,暖色勾勒出他的轮廓,连睫羽都染着金边,真像一尊白玉观音。
却听观音说:“苏州陆怀钧——”他声音浸着药香般的涩意,嘴角噙着温然笑意,“乞娘子垂怜。”
“啪嗒”一声,药盏落地。沈玉鸾怔怔望着满地狼藉,只觉得自己心里,也裂开了一道缝隙,不受控制地向上攀升,直搅得她神思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