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财迷妙妻的致富之路 > 第7章 边关

第7章 边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烈日如熔金浇在天幕,蝉鸣撕开滚烫的空气。

柳家庄外槐荫道上,八辆骡车轧着碎石子路辘辘而行,车辙里迸出的火星子灼着刘秀儿的绣花鞋。

她攥着帕子抹汗,鬓角碎发早被热浪燎得打了卷,却仍叉腰立在打谷场边,柳枝般的细腰绷得笔直。

“快!手脚麻利些,莫要耽搁,速速将东西搬上车!”

城外的庄子里,一片喧嚣沸腾,人声鼎沸,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呼喊声、脚步声、车轮碾过土地的沉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急促的战鼓,催促着众人加快步伐。

一捆捆饱满的稻子被依次投入脚踏打谷机中,机轮转动,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重。

黄澄澄的稻粒如雨点般纷纷落下,欢快地跳入底下的木桶,与那枯黄的母株彻底分离。经过三日烈日的曝晒,稻谷已干透九成,只要不遇雨水,便不会轻易发芽。

这些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上整整一年,甚至绰绰有余。

晒谷的间隙,庄子上养殖的鸡、鸭、鱼、猪也未能幸免,纷纷被制成干货。腌制的鸡、熏制的鸭、风干的腊肉、晾晒的鱼干,满满当当地装了两大车。

就连那一棵棵翠绿的大白菜,也被刘秀儿等人巧手腌制成了辣白菜,足足装满了一百坛子。

如此一来,等到了边关,这些辣白菜便刚好熟成,可供食用。

而那漫山遍野的果子,在众人的巧手下,摇身一变,成了一袋袋干果、一坛坛果脯,还有一部分被酿成了美酒。

刘秀儿他们只留下少许口粮和银子给庄子上的人,以便他们购买种子,用于来年的耕种。

这两座庄子,占地千亩,本是柳点青生前为儿女精心准备的产业。然而,谁能料到,庄子上的收成竟全被顾氏派人强行拉入侯府,供全府上下享用。

刘瞻荣和刘秀儿两兄妹,愣是未得一文钱的好处。

如今,既然决定离开,刘秀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成功夺回铺子之后,她将从卫国公府借来的五百人和刘瞻荣的三百亲卫全部带到了庄子上。

众人连日抢收,劲头十足,仿佛要将多年的委屈一并发泄出来,誓要将所有收获全部带走,一粒米也不留给忠勇侯府。

“好家伙,这可真是雁过拔毛呀!” 楼锦朔眯起眼睛,看着眼前如同蚂蚁搬家般忙碌的府兵和亲卫,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别样的滋味。

他暗自思忖,边城的日子虽说艰苦了些,但也不至于苦到没饭吃吧。毕竟,皇上每年都会派人运送足够的粮食到西北,怎么着也能让将士们吃饱肚子。

然而,没去过西北的楼锦朔,终究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美好了。

他所认为的 “足够的粮食”,仅仅是他亲眼所见,那些刚从城门运出去的。可实际上,粮食在一路北上的过程中,要经过无数的城池。

每到一处,便有一只只 “硕鼠” 偷偷探出头来,胆大妄为地叼走一袋袋米。等到这些粮食好不容易运到边关,所剩无几的新米早已变成了陈米,发黄的米粒中还掺杂着不少沙子。

可那些掺了沙子的陈米,连营妓院的獒犬都不肯舔。

平日里,不打仗的时候,边城的将士们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而且还仅仅只能吃到八分饱。

戍边老兵蹲在城墙根,就着雪水啃硬如铁的黑馍,牙缝里渗出的血丝在雪地上洇出红梅。日子久了,大家饿着饿着,也就渐渐习惯了这种清苦的生活。

之前的刘瞻荣,其实也和楼锦朔有着一样的想法。

为了保住血狼军,更为了能让自己和娘亲、妹妹有个坚实的依靠,年仅十二岁的他,便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稚嫩的胸膛挺得笔直,斩钉截铁地说了声 “我去” 。

刘瞻荣初入军营,一去便满心懊悔,多少次在夜里辗转难眠,想要逃离这苦寒之地,回到母亲和妹妹身边。然而,每念及母亲的殷切期望,妹妹那瘦弱的模样,他便紧咬牙关,强撑着自己。

每日,他跟着血狼军出操,塞外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双手被冻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可他硬是忍着,不敢哭出声来。在战场上,他更是拼了命地厮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年纪轻轻便立下赫赫军功。

“我这是在储粮过冬呢,楼哥哥怕是没挨过饿吧!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这儿呀,空空落落的,还一阵一阵地抽痛。” 刘秀儿指着自己胃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诉说着原主曾经的感受。

楼锦朔嘴角微微上扬,干笑一声,说道:“可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吧!瞧这树上还青涩的果子,都被摘了个干净,也不给鸟儿留些啄食。”

刘秀儿听了,目光一闪,发出如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楼哥哥,要不要跟我们去西北玩上几个月呀?那儿一到冬天,冰雪连天,可好玩了。人能在冰面上滑行,还有那雪兔,比雪还白呢,只有冬天才见得着。用雪兔毛做的衣服,既好看又保暖。”

“你怎么知道、你怎么知道。” 楼锦朔故意连续重复,堵她的话,心想这小毛头还想唬人,自己可不会上当。

“我爹说的呀!”

刘秀儿仰着头,望着高大的楼锦朔,只能看到他的下巴,不禁撇了撇嘴,心中暗叹高个子真是占尽便宜,像自己这般小身板,不知要调养多久,才能补回先前的亏虚。

“我爹说,冬天的雪花像冰,入口即化。天气一冷,树上还会冻出一片片冰花,太阳一照,五彩光芒闪烁,十分好看。”

“听起来倒挺有趣的。” 楼锦朔眼中闪过一丝心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楼哥哥,你若不出去走走看看,怎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没杀过一个敌虏,又怎能体会英雄仗剑的豪迈?没经历过那北风的凌厉,都不算真正在这人世走过一回。” 刘秀儿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眼中闪烁着光芒。

可想到那寒冷的北方,刘秀儿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如今还没到边城,她已然感觉到阵阵寒意。待到了目的地,一定要弄个地龙、火墙之类的,不然自己这小身板,可真受不了那彻骨的严寒 。

刘秀儿前世生于南方小镇,此地虽非四季皆春,却也从未冷至冰雪覆地。其寒温尚在可忍之境,与那边关之地大相径庭。

边关之处,泼水瞬间成冰,积雪厚达半人,酷寒之气,能夺人性命,纵身着厚裘,亦难抵御这凛冽之寒,每年因雪死伤之人,不计其数。

此时,又闻一句怂恿之言。楼锦朔挑眉,问道:“小九儿,你这小脑袋瓜里在盘算何事?” 瞧这小小人儿,满肚子鬼点子,一看便知心怀计谋。

刘秀儿眨着那双无辜至极的眼眸,娇声道:“哥哥生得这般好看,我自是想多瞧几眼。若是哥哥能与我们一同前往西北,这一路便有了伴儿。我哥哥整日忙着管那车队,能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心里怕得很呢。”

言罢,刘秀儿佯装落寞,双手抱膝,静静坐在大树之下。

远远望去,她眼神空洞,似在眺望远方,实则目光紧紧盯着那些正忙碌着装粮食上车的身影,心中暗自盘算着,这批粮食运至北边,究竟能换来多少银子。

她可不是那心慈手软、会平白将粮食捐出去的圣人。

不过,她倒也愿意低价将粮食卖给军营,若是军中暂无银钱,先赊欠着也无大碍。待到来年开春,她可施展的手段便多了去了。

只是不知边关如今是否施行屯田之制,若能让一部分士兵充当劳动力,那于她与军队而言,可真是双赢之举。

见她这般蜷曲着小小身子,平日里向来眼高于顶、不把旁人放在眼里的楼锦朔,此刻心口竟莫名一软,也跟着蹲在了她身旁,说道:“我且考虑考虑。”

“一炷香时间。” 刘秀儿急切说道。

楼锦朔不禁失笑:“此事事关重大……”

“半刻钟。” 刘秀儿可不让步,她心里清楚,想得越多,越容易瞻前顾后,必须让他当机立断。

楼锦朔听了,差点笑出声来:“小九,你这是在逗我玩儿呢!怎么给我的时间越来越短?此去边关,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往返之事,得从长计议。况且我还得跟家里人说一声,省得他们以为我被老虎叼走了。”

“楼哥哥这话可就糊弄人了!你再这般从长计议下去,我们可都走远了。庄子上的粮食一收拾妥当,便要即刻上路,不然我那大伯父、大伯母就要来收粮了,他们可一直把我娘留给我们的庄子,当成自家的呢!” 刘秀儿说到此处,满脸义愤填膺之色。

忠勇侯夫妇行事,实乃厚颜至极。每至农时,便遣人入庄子,如狼似虎,将那庄稼收割殆尽,扬长而去。

他们摆出一副主子的派头,在庄子里吆五喝六,对庄头颐指气使,却分文不给。不仅如此,还强令一庄子的佃农自行凑齐买种子的银子。

这般行径,真真是要马儿跑,却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间哪有这等便宜之事?

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哪个不是为了糊口度日,谁肯白白劳作,平白受人盘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