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风木悬青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夜群鬼便来了。

小院中一灯尚存,罩了一层透明宫纱,有描金的仙鹤祥瑞图案。小道士特地从山上带来这盏灯,说灯中有崇寿宫老祖的灵,能够庇佑他们。

彼时褚英坐在矮凳上哼曲儿,手中盘着把炒熟的花生。两个小道士捧着她的剑,抽气端详:“郡主,这宝剑当真斩过赤鸟?”褚英甚骄傲地点一点头:“那还能有假!”

“瞧见这道痕没?”她身往前倾,在剑身上指了一下,“那赤鸟反抗挣扎想逃跑,我一剑便斩断了它三羽!羽毛化作焰,将我的剑烧出这么道红色的痕。”

小道士哎哟叫道:“了不起!了不起!我师父曾说溟泽有神鸟,能抽龙筋扒龙皮呢,没想到在郡主手里什么花都翻不出来!”

两人见褚英给哄得心花怒放,对视一眼,神秘兮兮道:“听说圣上在衍州建了一座长生殿,殿中供着五条烛龙,郡主,您可曾见过呀?”

褚英往杯中倒满,一饮而尽,啧叹一声:“烛龙?什么烛龙?我不曾知晓啊!”一小道讶然道:“没有烛龙?可若虚真人当年不是带了一对龙角献给圣上吗?”

褚英嘿嘿笑道:“烛不烛龙我不清楚,可长生殿的的确确有驯龙人,长龙鳞,生长尾,满头白发,年老而色不衰……”她对小道招招手:“但长生殿不是什么人都能进,不过你们要实在好奇,兴许我能带你们去诸陵逛一逛……”

两个小道士眼睛放光,抻长了脖子往她那里靠。只听她话未说尽,目光越过他们向外移了几寸,扬声道:“中郎将,院外可有异常啊!”

李息三两步进了小院,视线在褚英几个间转了一圈,弯腰长臂一挥,拾起了地上的茶壶,掀盖轻嗅,对褚英道:“郡主,你喝的什么茶?”

褚英托腮看他:“谁说我喝的是茶了,这是姬绰替我酿的酒,藏了许久,今天才喝上了第一口呢。”她捞过一只未动的杯盏,递给他:“尝尝?”

李息接过,倒酒,又送了回去:“受不起。”褚英盯了他几瞬,笑道:“怕我下毒?”

她将酒倒进喉咙,甜辣的液体烧着嗓子。她随意搁了杯盏,起身掸掸衣摆,一面剥着花生壳,一面走到他身侧:“酒不敢喝,喏,赏你几粒花生米。是赏你的,不能不要。”

李息倒毕恭毕敬地双手接了,侧身给她让路:“花生配酒,郡主好雅兴。”

小道士见褚英撇开先前的话题要往外去,心中焦急,怕她过了酒劲儿便不肯承认带他们去长生殿的事,慌忙扯住她的衣角不放她走:“郡主!”

岂料褚英反身一把抽回衣服,凶神恶煞恫吓道:“做什么!你们从哪里听说的烛龙龙角,还敢当着我面议论,小心我回去告诉朝廷,治你们一个散布谣言的罪!”

两人顿时吓得面无血色,讷讷地松开手。褚英双眼清亮,哪里还有方才醉醺醺的模样。她将剑别在腰间,抛下这两个叫苦连天的小道士,潇潇洒洒转身而去了。

李息望着她的背影,瞥眼脸色难看的两人,凉凉道:“出息!”他一粒一粒往嘴里抛着花生粒,稍抬了下巴:“郡主吓唬你们呢。”

他二人闻言啊了声,心里敲起鼓,正低头懊恼着,便听李息催促道:“别忙着后悔了,快跟上。”

褚英驻足院中空地,听见身后动静,并不回头,只仰面看着天,缓缓问站在自己身旁的人:“天象有异,李息,你觉得这是什么征兆?”不等回答,兀自说了下去:“血月祭国,大凶之兆!”

血月当空,漫天无星。

李息道:“说起血月祭国,郡主知道这座蘅山是什么来历?”他见褚英疑惑,娓娓道:“此山原名青山,南地越民在此地建城,一直到太炎立国,都不曾改名。太祖建业初期,青山地处险要,攻下此地,再往前朝都城,一路便可畅通无阻。那时前朝早已是强弩之末,一国之君为求安稳,连连向太祖割地求和。”

“而那时镇守青山的,是个叫付千钟的女将军,她接到国君割地的诏书不肯认,在无粮草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青山半年,眼看对方耗不下去,将要退兵,付将军却在城头挂起白旗,投降了。”

他接道:“对方将领受了付将军的降,却不肯咽下死守半年的这股气,进城之后屠杀官兵百姓,填满了一个万人坑。”

提到此处,褚英以为结束了,李息却话锋一转:“不过,后来还发生了更奇怪的事情。青山百姓出城投降时,形同白骨,气若游丝。而对方的士兵挖坑埋尸时,有的尸体居然起死回生,抱着士兵啃咬起来。到最后,形势严峻,只能放一把大火,将坑中尸体尽数烧了。”

褚英警觉道:“为何会抱着士兵咬?”

李息嚼着花生,面色平淡:“对方将领上报国都的信中宣称青山兵民皆染瘟疫,性同野兽,神志迷离,人畜不分。甚至在死后,尸体还会被疫病驱使,啃食活人填肚,非得一把火烧了不可。”

“烧了以后呢?瘟疫消失了?”

“尸体焚烧之后,地上留下一团可疑的黑色液体,恶臭无比,分辨不出它的来源。郢城的医师前来调查,断定此液体便是造成瘟疫的罪魁祸首。青山空了几年,人迹罕至,而这古怪的瘟疫,再也没有出现过。”

褚英哦了声,点着下巴想了片刻,对他道:“你竟是个喜欢听故事的,你觉得山下百姓和南地青山的瘟疫是一样的。”

李息道:“崇寿宫内有个藏书阁,来时无聊随意翻了翻,便看到了这么个不知真假的故事。今日见这些人古怪离奇的症状,才想起它来,无凭无据,异想天开罢了。”

褚英饶有兴味地看了看他,忽然噌地抽出腰间剑,提剑拧身回去,冲那两个不敢靠近的小道士说:“灯中有你们老祖?”小道忙不迭点头:“有的,有的!”褚英剑上寒光反出灯火摇曳:“请出来吧,作怪的山鬼已到,叫你们老祖再杀鬼积积德。”

说罢,院中平地刮起阴风,檐上两扇无灯芯的纸灯笼打着旋儿,晃荡来,晃荡去。

一小道龇牙咧嘴道:“突然这么冷了!”他正东张西望着,院中那扇木板门被人敲了起来。

“笃笃——”

褚英使了个眼色,两个小道士抽出黄纸符箓,分而站之。

“笃笃——”

敲门声不依不饶,忽停了半晌,响起个女声:“有人家在吗?快开开门呐!”褚英扬声应道:“大半夜的都睡下了,门外是哪个?”

女声喜道:“好姑娘,快给我开开门,我是要去青山的将军,路途遥远,我想讨口水喝!”

褚英闻言看向李息,他挑了边眉,表示同样惊讶。守在左路的小道低声对他们说:“群鬼不是趁夜一股脑儿冲进来的吗,怎么来了个会敲门的女将军?”

女将军见院内寂静下去,又道:“你若不相信,我这儿有国君的诏书,你开门瞧一瞧便知我说的是真是假!”

褚英道:“你找错地方了!此地名蘅山,不是什么青山!如今天下太平,哪里还要将军出征打仗!”

女声一愣:“……蘅山?”

褚英见她不说话了,继续追问道:“将军?你是将军吗?快走吧!世上根本没有叫青山的地方!”

女声犹豫道:“这……或许是我搞错了,可我一路走来,饥肠辘辘,实在是要饿死了,你,你替我开开门吧,我付你银钱!”

“你稍等一等,这就来!”褚英这便干脆应下,转头压着眉道,“拿一碗清水和鸡血来。”

这些东西先前就备下了,小道士从屋内桌上端来沉甸甸两碗,回身便见褚英开门请客。

不过这客,来的不是一位,而是兴师动众上百人。

只见门外俨然站着一军伍打扮的高大女子,只不过她面容憔悴,眼窝深陷,身上盔甲尽是脏乱的污渍。

“多有叨扰,多有叨扰!”她抱拳行礼,“一路走来,明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可都锁死院门,叫人不应!多谢姑娘收留!”

她这笑可谓惊悚至极。小道士想逃,两眼发直望着她身后乌泱泱一片,皆青黄白骨相,阴阴郁郁地立在那里,他便双腿发软,逃也逃不掉。

褚英听了心中发笑,蘅山哪个不知晚上将闹鬼,岂敢开门迎鬼。她对那女将军客气道:“请进。”

一旁李息见到门外群鬼,侧身面向他们,一手暗暗扶上剑柄。忽然手背搭来一股温热,褚英两指稍用力,叫他把剑按下去。

女将军朝他二人轻轻一瞥,仿佛才注意到李息:“这位是……”她眼风流转,作个恍然大悟的模样:“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打扰到二位了……”

言下之意,竟是将他两个认作了夫妻。

褚英面不改色,奚落道:“将军,你怕不是饿昏了眼睛。这是我的家仆,专门伺候我吃饭出游的。”又指指边上两个吓得呆滞的小道士:“那边两个小胖瓜是为我煮茶的童子。你说要讨食物,那可真是来对地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