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五鼠和丁氏纷纷行礼,包拯摆手,正好圣姑收功。
“敢问圣姑,月儿的情况如何了!”包拯问道。
“圣君的法力高强,她自己就可以隐隐压制住,我又用疗伤圣珠,在一旁辅助,倒是压制住了!”圣姑也知道在这里的凡人与傲月关系不一般,圣君也不是一般重视,也就认真回答包拯的话。
“圣姑,最后一抹灵药已经找到了,您看一下是否是这个!”展昭连忙把手中的盒子递给圣姑。
众人闻言双眼放出亮光,若惜和冰儿更是美眸直盯着展昭和包拯,希望得到肯定。
“这,这是....”圣姑接过玉盒,一打开,一股浓重却清新的药味飘散开来,闻到这股药香味的人都觉得一身清爽舒服,体力似乎恢复了不少。
紫璇惊喜的大呼道:“果真是青萝魔花!”只见盒中躺着一株由青黄绿三种颜色八片花瓣组合,而花的末端却奇异的,是黑红色的根茎,花的周身散发着绿色荧光,但是根部却发出很不和谐的黑红色荧光。
“这就是...青萝魔花吗?”若惜愣神盯着那朵花,这样一株花却是自家大姐所有伤势真正复原的关键。
“呼~!”傲月闻得到青萝魔花的味道,而且她的耳朵并未屏蔽众人。
“傲月,圣上把灵药赠予你!”展昭坐在傲月床边,看着从盘膝而坐的傲月,难掩剑眉眼中的喜悦。
“没想到....你们和本君找了四百年,居然大宋国库中,也许是冥冥之中牵引着!”能恢复,傲月何尝不想恢复,以前她对生命的渴望很微弱,但是自从和展昭定下终身,而展昭为了她已经在开始修习法术,很刻苦的修炼,傲月不想辜负他。
“有了这株花傲月的旧伤就可以复原了是吗?”白玉堂急切的问道。
“当然!九株灵药九九归一,唯有青萝魔花是最关键的一株,它可以保其他灵药不会被圣君体内的九阳真火所抵消掉。”第一次看见青萝魔花的圣姑,难掩惊喜之色,很有耐心的解释着。
“圣姑,那你得和太上老君合作炼丹了!”圣姑也会炼丹,但是这颗丹药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
“恩,圣君您放心,我这就上天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一同炼出帝罗丹。”圣姑话一说完,便化作一阵流光飞走了。
若惜眼中闪烁着泪,硬是没让水流下,开心激动的抱着傲月“太好了大姐,真是太好了”冰儿咬着唇亦是大大的美眸中闪烁着水光。
“恩!让你们担心了!”看向展昭又看向包拯,还有五鼠丁氏三兄妹。
“等你恢复,我们一起变回真正的模样,一起跳舞,一起弹琴,一起喝酒,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教我练剑修炼。”若惜哽噎着道。
“好!会的!”
-------
炼丹,没那么快,而且,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天上一个时辰,凡间的一个月。
当兜率宫的小童通知傲月,丹药已炼好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但是需要傲月前往天界,毕竟以傲月的功力,复原必然会有大波动。
“你且去吧!身体健康才是重要的!”展昭很清楚此次分开不知道多久才会在重逢,但是为了傲月的安危这点小离别不算什么!
“恩!待本君回来,我变回原来的人形状态给你看看可好,只是希望你别吓到了!”傲月环着展昭健硕的腰部,靠在他怀中听着温暖匀速的心跳声。
“自然不会吓到,我等你回来!”展昭情不自禁在傲月鬓发上轻轻一吻。
傲月离开,而想跟着去天宫捣蛋的冰儿也跟着走了,其实所有人都很清楚冰儿是担心傲月,傲月却让若惜留在开封,原因无二,若惜虽然天真心善,但是好歹是大罗金仙级别,有个会法术的人在开封府,傲月也好放心,还有早就唤来的,红棉谷的两只妖精前来,一来服侍若惜住行,二来有个伴儿。
丁氏兄妹家中有事便离开了汴梁京,剩下五鼠尚未离去仍在开封,白玉堂本就想等傲月回归后看看她怎么样了,那天傲月旧伤发作真的吓到了不少人,包括开封府除了展昭以外的人。
也幸亏他们还没走,傲月离开两个月后,开封府接到一个案子,一个秘密状告状纸,而状告之人乃当今天子赵祯。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故而包拯以回乡看望生病的嫂娘为由,秘密前往那个地方,亲自面见投状之人。
齐天镇,因齐天庙而出名,供奉的却是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却是众人皆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咯咯咯!我说这只威风的猴子将军是哪位,没想到真的是斗战胜佛哎!”若惜在齐天庙看见齐天大圣的石像,忍不住掩唇笑道。
“哈!就是齐天大圣嘛!不过你说的斗战胜佛也是齐天大圣的称呼吗?”白玉堂抱着剑问道。
“恩!是的,世人都知道斗战胜佛保唐僧西天取经,而功成之时被西方如来封为斗战胜佛,而齐天大圣是玉帝陛下所封,可以说两个封号一个是佛家的一个是道家的。”没什么好隐瞒不能说的,若惜也就柔声说出来。
“原来如此,要想知道这些庙宇供奉的神明来历,我感觉问你们是最准确的,比那些乡亲胡说八道都正确。”蒋平笑乐道。
包拯到了齐天庙,便让四大校尉和展昭前去接应投状之人。
而待展昭归来时,还带着一名妇人和身边跟着一位妙龄女子。
而这位妇人的眉眼,包拯觉得有些熟悉,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只知道,这位妇人的气质并不寻常,并不是一般民妇该有的,隐隐带着一丝贵气和端庄。
这位妇人的眼睛却因伤心哭泣过度,变得时而失明时而清明。
她来见包拯恰好是她眼目清明的时候,她问包拯可敢接她这状纸,言明,如果包拯敢接她就说出来。
她低估包拯的胆识和正气,包拯很明确说:即便是包拯这顶乌纱帽不保,包拯也要让这世间有冤情之人得到沉冤。
妇人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和赞叹,终是道出她身上一个惊天大案那就是:狸猫换太子。
此人竟是太宗在位时的李贵妃娘娘,她一字一言没有多少漏洞的道出陈年旧案。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