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尸脑神丹是在原书作者金庸的另一部书中出现的毒药,在本世界未见提及,只能从系统那里购买。
如今剧情大变,这些年即便赵敏没再出手,积分也在一直增加。而超过5000积分后,她已经可以在系统商城中购买同一作者的其它书中出现的物品。
三尸脑神丹一粒20积分,解药也是20。毒药和解药分别买了50粒后才可以购买其配方。
0017检查后跟赵敏保证,配方里的所有药材,本世界都有。这才让她决心去用。
汝阳王与脱脱彻都从未想过还有这等江湖手段。这法子或许有奇效但终究不是正道,亦不是长久之计。
看他们犹豫不决,赵敏又道:“用毒只是权宜之计。待陛下将乱党扫除,再选贤任能,自然就无需再用毒药掌控臣下。但如今内有奸党外有乱贼,小女认为不能再循规蹈矩。”
竟然将意图软禁太后说成是“循规蹈矩”……不过与她所想相比,也确实……
脱脱彻被面前这仍显稚嫩的少女惊到,没想到汝阳王竟能养出这般妖异的女儿。
“那就将我们的计策都禀告陛下,由陛下定夺。”最后还是汝阳王一锤定音。
次日早朝过后,汝阳王单独面见皇帝。
皇帝听闻伯宁之侄竟有如此忠心,十分欣慰。有了他做内应,也不必日夜担心伯宁突然发难。
于是,皇帝采纳了赵敏之计。
皇帝早已买通了太后最为倚重的一名方士,令他向太后献计,召外臣入大都以彰显皇家威严。太后果然应允,不日便颁下懿旨。如此一来,朝中便忙于筹备端午宴一事,太后与伯宁一党亦略有收敛。
时值端午,休朝一日。
三品以上官员从巳时起着常服鱼贯而入大内。
大明殿内,伯宁一党以为此次宴席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时机,毫不掩饰其野心,游走在众多外臣间,丝毫不知他们的行径都被皇帝的眼线暗暗记下。
巳正,皇帝与太后驾临,宴席开始,宫女们陆续入殿奉上酒水肉食。
太后有心在群臣中树立威望,席间频频提起朝中政事,大赞伯宁等人处事稳妥、忠心可嘉,又问起太子功课可有进展。
为太子授课的几位大臣都是太后亲自挑选的,深知她对太子寄望,此时亦是卖力吹捧,都道太子勤勉好学、沉稳机敏、贤明仁厚。
而皇帝在御座上不发一语,也不见太后关切。
殿中群臣见状哪还有不明白的,这是太后不满陛下,欲立亲子啊!
皇帝不发作,被太后与伯宁一党视作软弱,因此他们愈发得意,举酒谈笑间仿佛大事已成。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伯宁正要起身给太后敬酒,却突然面露痛苦,摔倒在地。
殿中大臣反应不及,一时全都怔住。
还是伯宁身旁的内侍机灵,立刻扑上前去探看。但还没等他将伯宁扶起,伯宁就死死掐住他的双手,喉中发出怪异的嘶吼,狠狠将他扑倒在地,张嘴就咬。
那内侍很快被咬得血肉模糊,痛呼不已。
大臣们惊呼连连,纷纷远离伯宁向殿外涌去,但其中也有几位如同伯宁一般突然开始咬人的,殿中顿时轮作一团。
太后慌了神,令内侍们将太子牢牢护住,大喊:“来人!快来人护驾!”,但禁军毫无动作。
大明殿内唯有知情的皇帝、汝阳王与脱脱彻岿然不动。
汝阳王这时才悠悠然起身喊道:“禁军何在?还不进殿护驾?”
殿外响起整齐有力的回应:“是!”如一记响雷般震住了殿内慌乱的群臣。
数十名身穿甲胄的禁军快步进入殿中,分别擒住了那几位突然发狂的大臣,将他们压制在地上动弹不得。
接着,皇帝宣了太医,庆幸逃过一劫的众人才手忙脚乱地将被咬伤的人都搬到一处。
今日当值的五名太医匆匆赶来,先给伤者敷了外伤药,再一一查看发狂的几人。
这时,群臣才看出那几人的样子,分明都是伯宁一党中平时里最为张狂之人!
再想到方才陛下处变不惊的样子,再愚钝的人也明了这是谁的手笔。
一时间,殿中除了地上几人的嘶吼再无其他声音。
太后与太子被几个忠心的内侍死死护着,缩在一角,再无方才的霸气。
皇帝还是如无事发生一般淡然问道:“如何,可知这几人是何缘故这般失态?”
尚医监恭敬回道:“陛下,这恐怕是南疆的一种蛊虫。平日里眠于体内,至端午午时阳气激发,便会醒来蚕食人脑,致人神志不清凶性大发,药石难医。
“此蛊多从口入。虽说是午时发作,但常有先后。只怕陛下、太后娘娘、太子殿下与殿中诸位大人亦有危险,当及时服下解药才是。”
这下又将殿内的大臣们吓得不清,都顾不上礼节纷纷催促太医快将解药送来。
皇帝又出言吩咐禁军将伤员抬到太医院医治,将伤人的带下去处置了再厚葬,也无人反对。
汤药很快就送了过来。
众人等得心焦,生怕自己也变成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几乎是抢着将解药喝下。
等他们都将药水喝下,尚医监才又道:“不敢瞒陛下、二位殿下与诸位大人,这蛊虫一入体内,无法拔出,解药也只能让其沉睡一年,每年端午午时前都需再服一次解药。”
不等他人接话,皇帝马上道:“这有何难?吏部将今次在场诸臣统统记下,此后每年都由朝廷将解药送去。为我大元社稷,朕定会保诸位栋梁之才平安无事。
“胆敢对我满朝文武下毒之人,朕也绝不会姑息,定会将此事查明,给众卿家一个交代。”
话中威胁之意满满。
汝阳王与脱脱彻分列两班,率先跪下谢恩。其他人也只能跟着照做。
翌日早朝,刑部尚书上奏,已将下毒的凶徒拿获。原来竟是一名明教教徒乔装混入了御膳房,欲将满朝人一举毒害。
皇帝怒斥一番,判了五马分尸,又命礼部厚葬伯宁几人。
接着又有内官宣读太后懿旨,道右丞相遭遇不测,朝中却不可失了掌控,令皇帝即日亲政,安定民心。
皇帝接了懿旨,将脱脱彻提为吏部尚书,命他总领吏部,尽快考校官员,补上空缺的位子。
就这般,两日间,已是乾坤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