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我们还是先开张吧。”
陈玄以一己之力把早上的话题给终结了。对于小明说的这些他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既没说喜欢,也没说不喜欢,反而让小明松了一口气。
这一天玄织开张了。
头一天土匪刚刚从他们这个镇上经过,许多人家还并不敢开门,他们却选择在今天开张。
桃花巷子里头传来一阵热闹的锣鼓声。
店门口挂上了红绸,大门敞开,里头的柜子上陈列着各种精美的制品。
一时间冷清的桃花巷子忽然又恢复了往日的人气,许多人家听见声音之后也试探着开门出来。
小店第一天开张就引来了不少人注目。
而此时镇子上的一顶小轿刚刚从这里经过,听到里头巷子里传来热闹的声音,里头的人忍不住惊讶。
“昨日刚刚乱过,今天是什么地方什么人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这里头坐着的小哥儿抬起窗帘去看,轿子就这么安稳的落在原地。
在他身旁坐着的人看他感兴趣,直接吩咐人落轿过去瞧瞧。
“走,反正坐轿子过来也闷了,左右这事也急不得,不如我们先去看看热闹,想必应该是胆子大的人。”
和他说话的这个汉子身量很高,瞧起来像是金贵人家的公子,眉眼之间又很有一些威严的气息,看向身边人的眼神里满都是爱护。
这小哥手里拿着一把很精致的扇子,打着风摇了摇,决定下去瞧瞧。
两个人一同走到桃花巷里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眼瞎,热闹的来源,那店面倒不算很大,只是门口挂着红绸,又刚敲锣打鼓弄出个动静来,门口站着的应当就是店老板两个,两个都样貌非凡,脸上挂着笑模样,叫人看着心里舒服。
这小哥脚下的步子快了,“原来是他们我之前和你说过的这把扇子就是我在这镇子上买的,那时候这两个人就说会开店,没想到这么快,竟然真开上了。”
这小哥的眼神是很惊喜的,他身侧的那位汉子显然也没想到他只是先前听身边人说过,这把扇子买的很诚心,但是也没多想,毕竟一个偏僻小小的镇子上又能出得了什么人物。
没想到在这样的关头,这夫夫两个竟然还真的有胆子开张。
小明和小红正在店门口张罗着,远远就看见有两个身形格外不同的人慢悠悠的走过来,格外金贵的样子。
“陈玄,你看那是不是之前在庙会上买过我们扇子的那位小哥儿?”陆颂今远远一望就忍不住对一旁的陈玄说话。
眼下来他们店里边儿看看热闹的大多是桃花巷上的人,也有一些外来的,不过不多,大部分都只是看个热闹到没人说要想特地买些什么。
陈玄你辨认你的功夫,那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店里。
“没想到你们还真的开成店面,也真的叫着玄织的名字。”那小哥嘴角带着一丝很温婉的笑,相较于上一次,这次的态度显然温和经济了很多。
他左右环视着店里摆的东西,“你们两个做的东西都确实有一番新奇。”他又忍不住看向身旁的汉子。
“林哥,你说呢?”
这位姓林的公子左右看了看,显然相对于这位小哥,他就不太看得上这些东西,大约心里并不怎么喜欢,但是又不得不顺着身边人。
“倒是也有几分野趣,只是相较于京都中那些上好的,有几分不够细致?”他这话是试探着说的,也不算太难听,但到底是不太能看得上他们这点儿东西。
陆颂今看着这个人,不难从他身上发现那种富贵人家的气质,这人只怕是在进程中生活惯了,眼里看惯了好东西,自然觉得他们做的这点儿入不了眼。
不过,陆颂今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他们做这些东西本来也不是针对这些京城里的人眼下店里的这些大多还都是给镇子上这些人看,若是再要清晰的这里的人只怕也消费不起。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碰上真识货的人,他们倒还真确实做了一件格外不同的东西。
陆颂今笑脸迎了上去,“还是让您碰着了,一看你就是从京城过来的,我们店里都还有一件我家夫郎亲手所做的镇店之宝,不知道二位有没有兴趣来看看?”
“哦,镇店之宝?那是什么东西?”这位小哥的眼睛都亮了,他在想若是这地方还能出比他手里这把扇子和店里这些东西更加惊喜,奇巧的,那往后拿回去也是亲手探索出来的宝物。
陈玄立刻接收到了陆颂今的意思,“我带二位去看。”
其实那东西就放在里头的柜台上。
如今店里其实大约前后有十几个人在左右转着看。只是他们大都新奇,不过也用不着小明和小红两个人前后紧跟着个人介绍,因为每一件商品都单独分开陈列,上面也都标的有价格。
陈玄人到柜台中央去取那件东西的时候,陆颂今也没闲着。
“大家伙今天刚来,也看到我们玄织开张了,咱们这里的东西都是按照品类价格分着摆好的,这每个东西放在柜台旁边既写着价格也有一些细碎的草杆,一大捆儿是十根儿,一小捆儿是五根儿,这每件东西旁边挂着的草杆儿数量就是这东西的价钱,各位买的时候看了也可以心里有数。”
这个事情是他们两个提前考虑商量过的。
陆颂今连夜让系统把资料记录调了出来发现在大多数的商业模式下,各层消费能力的人们都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明码标价的商品。
大家都希望自己想购买的东西的价格能在意料之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心动之后问价的时候太过超出预料,无法接受,会使客户产生心理不适的感觉。
同样的这种明码标价的方式也可以很快的筛选出目标能力的客户。
如果要放在后现代的话,简单来说就像是人们调侃奢侈品店不坑穷人一样。
至于一边写字一边挂草稿就很好理解,这里毕竟是镇子上依然有许多人不是读书人,他们可能行走在摊贩之间的时候是口舌交换信息,很少涉及数字或是文字。
放上这样可以数或者说已经说明的东西,就能使更多不同水平的客人更加快速的看懂价格。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识字,但也许几岁的幼童也能够掰扯的明白手指数和算筹数。
陆颂今这么一介绍,屋里的那几个人果然到处站着去比对不同东西的价格。
“嬢嬢,这个是一个十文加一个五文,那就是十五文,这个好看的篮子十五文!”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孩儿在一旁掰着手指头开始计算。
算完以后向一旁的妇人高兴的讲解,妇人也很高兴,“你这小子没白学!”
她左右也在看那个提包,比起以往的篮子能装的东西似乎并不少,但是看起来更轻软一些。
她刚才在这里看了半天纠结半天,就是一边儿觉得这东西不错,但是又觉得这样新开张的店面里的东西估摸着不会便宜。
再加上店家是一对夫夫,那位小哥到柜台前头,剩下的是个汉子,她便也不太好意思上前去问。
陆颂今见其他人都是游走转着看,只有这位妇人立着,直勾勾的盯着那提包,似乎有些犹豫。
陆颂今一块几步走到前头去,离妇人还剩几步距离的时候就站住了。
“您是想看看这个?可以拿下来背在身上试试,是我夫郎亲手做的,非常柔软,而且您不用担心它会破,它和我们平时用的提篮一样,非常的结实。”
陆颂今说话的声音放的有点轻,那妇人也就不觉得太别扭,又看着他站的偏远一些,也很有分寸,这才放松了。
“我是,我们家里就我一个做活儿,不得经常提着挎篮到处给人送东西,时间久了难免会磨的慌,你这东西真的够结实吗?”
这妇人看着面善,她似乎不太擅长和汉子交流,陆颂今注意到他说话的时候有些窘迫,另外单边的衣袖手肘处有着严重磨损的痕迹。
这样贫苦的人家往往没有钱去多买几套衣服,只能翻来覆去的穿那么两身,这也就支持他们的衣服磨损的时候会比较明显。
也能看得出来这夫人确实像他说的一样,日常就靠给人送东西维持生计,大概是花篮经常磨的手肘疼又太重,所以她才有心想要买这个提包用。
陆颂今和陈玄做这个提包的时候本来就是针对这些人的。
陆颂今考虑到镇上和村子里的人们往往对于提拿东西的需求很高,就像后世的学生上下学的时候总需要有东西装书一样。
他想着这个时候的书生能未必不会用。
而且家庭日常出去才买的一方总是需要有合适的菜篮子。哪怕到了后世,人们也依然会选择自己。带着一个结实容量大的提包来供购买日常需求的时候使用。
所以在设计这一款提包的时候,陆颂今画的图纸就是最简单的,没有涉及过多的花纹儿,只是力求把它做的结实,然后容量尽量够大。
两个人将那些竹丝和竹片做了反我的处理,使它变得坚韧,但是又比编出的提篮轻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一款提包是很适合人们日常用的。
陆颂今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那款提包拿下来,从一旁取了个重物放进去,然后递给这位妇人。
“您可以背上身来试试。”
那妇人将信将疑的看着他,“你们这东西能摸吗?不能是摸了就非要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