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 第64章 姜文珠寺庙遇袭,江采萍回到长安

第64章 姜文珠寺庙遇袭,江采萍回到长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文珠身穿铠甲,在致胜关上遥望着远方树林的尽头。

她的身后,是刚刚修复好的致胜关防御工程。

当初为了破开请君入瓮的阴谋,从叛军手里夺回致胜关,杨玉环迫不得已火攻,导致一些防御设施遭到了破坏。

如今,在姜文珠和程昌胤的组织下,致胜关的防御工事已经彻底恢复了原状,甚至又多修建了不少小型投石机和千斤闸。

她的手心擦破了些皮,那是昨天她与程昌胤一起练武时不小心从马背上跌落摔得。

昨日,姜文珠掉下马时,在地上滚了好几圈都没刹住车,这场面把程昌胤吓了一跳,赶紧跳下马要问她有没有出什么事。

结果程昌胤刚站到她面前就被她一枪拨掉了手中的斧头。

姜文珠躺在地上,俏皮地冲程昌胤眨眨眼:“承让啦!”

程昌胤一个大步迈出去,又一伸手,把那沉重的板斧重新握在手中,又弯下腰去扶起姜文珠。

“下次施力往外挑,刚才如果我没有抓住斧头,掉到你身上,那你直接分两半了。”

姜文珠拉着程昌胤的手坐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如今的姜文珠已经不是闺中小姐了,她逐渐地负担起了厚重的盔甲。有时候,她靠着城墙思索时,总能想起自己的父亲,他是不是就是这样看着这片江山的?

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身后传来的脚步声,是程昌胤。

程昌胤说:“你听说了吗?贵妃娘娘在长安城登基了。”

姜文珠看着远方的眼睛微微一动。对这个消息有些意外。

杨玉环……

“长安是她打回来的,这皇位也没别人能坐的住了。”姜文珠淡淡说。

程昌胤笑道,“李家多少男儿,竟不如一个贵妃,若是真见到她,应该很羞愧吧。”

姜文珠刚想接话,突然有士兵从城楼下赶上来,对她说:“将军,那吐蕃人招了。”

“他说什么了?”

“将军,我们都已经做好准备把他大抽一顿了,甚至还去热身了,防止胳膊挥鞭子挥得麻了。赵副将说,这群吐蕃人的嘴都像是被缝住一样很难审,结果我们的胳膊刚抡起来,这胆小鬼……”

姜文珠抬起手,制止道:“挑重点。”

“今天他要在城外废寺和咱们城里的内应碰头。”

三日前,有个吐蕃农人裹着厚厚的头巾,混在致胜关来往的百姓中想要通过致胜关,去城中小住几天。

他在城中找到一个酒楼,但店小二看他是吐蕃人,不欢迎的神色已经明晃晃地写在脸上了。

对于一个常与吐蕃交战的边关城市来说,看到吐蕃人就像是看到了长期刀剑相向的仇人,恨不得让他卷铺盖走人。

直到那吐蕃人从衣角摸索出几枚铜钱,又押下一身袍子,好说歹说和店小二商量了好久,才勉强住了下来。

结果第二天,在他去致胜关附近勘察敌情的时候,收拾客栈的小二发现他桌上放着致胜关防御设施的平面图。

那小二丝毫不带犹豫的,拿起平面图就去将军府找姜文珠汇报。

等那吐蕃人奔波一天回到酒楼的客房时,直接被里边埋伏的人摁在了地上,带回致胜关的大牢审问。

“还有谁知道我们抓住他的消息?”姜文珠问。

“将军,没有了,我们是秘密行动的。”士兵答到。

“他说是哪个寺了吗?”致胜关附近废弃的寺庙有不少,大多都是因为地处偏僻香火断绝造成的。

“这个可有意思了,我们问他这问题时,他……”士兵的絮叨又一次被无情打断:“哪一个?”

士兵深吸一口气,仿佛用了不少力气才把自己要讲的故事压下去:“城西十里那个。”

姜文珠转身下城墙:“随我去守株待兔。”

姜文珠带着几个士兵,悄无声息地朝着城西十里的废弃寺庙赶去。

一路上,马蹄声被特意包裹的棉布消去了大半声响,只有偶尔的风声在耳边呼啸。

他们行动很快,并且并没有散发出消息,防止致胜关里的内应提前得知消息跑路。

抵达寺庙后,姜文珠最先下马,她的手指搭在剑柄上,做好随时应对各种意外拔剑的准备,第一个推开陈旧吱呀的木门走进庙中。

其余士兵也四散开来,绕着寺庙走了一圈,然后小心翼翼地进入寺庙内部。

然而,在他们把寺庙翻了个底朝天之后得到的结果却是:这里没有人。

地上有些杂乱的脚印,似乎是不久前留下的,但那些脚印没有章法,看不出这群人是往哪里去了。

突然,门外传来刀枪相峙的声音。

姜文珠转过身去,看到一大群带着大刀的吐蕃士兵从寺外杀了进来。

他们挥刀乱砍,仗着人多的优势,没多久就把唐军看得七零八落。

姜文珠本想翻窗而逃,可刚翻出去,脚踝就被一只粗壮有力的手紧紧攥住。

她心中暗叫不好,还没来得及挣扎,一柄长刀便朝着她的后背狠狠劈下。

姜文珠侧身躲避,那锋利的刀刃擦着她的铠甲划过,发出刺耳的声响。

她用力一挣,挣脱了脚踝处的束缚,顺势抽出腰间佩剑,转身抵挡。

然而,窗外的吐蕃士兵显然是个高手,他的刀法凌厉,每一招都直逼姜文珠的要害。

姜文珠连连后退,身上的铠甲也被划出了几道深深的痕迹。

后续跟着姜文珠翻出来的士兵也陆续被控制住,在寺庙中的打斗声逐渐消退。

毕竟从军不久,在一番激烈的交锋后,姜文珠体力渐渐不支。

她的动作开始变得迟缓,一个不慎,被吐蕃士兵一脚踢中胸口,整个人向后飞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那群吐蕃士兵一句话也没说,扑上来就把她双手绑住了。

姜文珠剧烈地挣扎着,一个身形魁梧的士兵,见姜文珠如此难以制服,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他拿起手中的大刀,用刀背砸在姜文珠的后脑勺上,直接把她打晕了过去。

等姜文珠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她坐在一个木质的笼子里,笼子在马车上颠簸。

她的随身配件被挂在前边拉车的马的马背上,自己身上的武器全被收走了。

吐蕃人还没打到致胜关附近,他们带自己去的肯定是吐蕃人的巢穴。

也就是说,自己现在再往南走。

不知道程昌胤有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遇害了?她看着周围的环境,想要找办法给程昌胤留一些信息,但是自己先是被绳子绑住,又是被困在笼子里,一点小动作也做不了。

更何况,自从习武之后,她身上几乎没什么饰品,也没什么能丢在地上让程昌胤找的。

杨玉环在长安城中论功行赏,这一次终于能直接给那些追随自己的将士们一个名誉了。

她将李光弼封为兵马大元帅,在长安城中暂时整顿兵力,过几天东行,直到攻下洛阳。

她给郭子仪写信,希望郭子仪能够脱离李璘回到长安。她倒是不担心郭子仪会背叛自己,她只担心这封信到不了郭子仪的手上。

她知道在历史上李泌就一直不想当官,一直都是以客人身份待在宫中,于是她这次单独问了李泌的意见。

李泌神色从容,目光中尽是洞悉世事的深邃:“陛下,草民本就志不在仕途,只愿能为陛下分忧,以闲云野鹤之身,于幕后略尽绵薄。朝堂之上,自有诸多良臣能为陛下效力,草民愿在暗处,为陛下留意各方动向,出谋划策。”

还有韦谔,呂諲,江采芹……

这种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让杨玉环感受到了权力的沉重。

她看着奏章,不自觉地捏了捏自己的眉头。

就在她犹豫给大家的封赏,已经烦到想摔奏章时,突然有下人来报,江采萍回宫了。

她拿回长安的那天,就吩咐下人把江采萍从灵武接回长安。

江采萍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殿内,她的容颜依旧清丽,眉眼间多了几分淡然。

当然,更多的还是看到杨玉环的欣喜。

杨玉环抬起头,目光触及江采萍的那一刻,一直紧绷的神经竟莫名放松了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突然,江采萍快步上前,张开双臂。杨玉环也站起身,迎向她的怀抱。

两人紧紧相拥。

唐玄宗曾经互相争风吃醋的两个妃嫔,如今都已经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她们不再以彼此为敌,而是拥抱住了彼此。

“玉环,好久不见。”江采萍的声音有些哽咽,轻轻在杨玉环耳边说道。

杨玉环拍了拍江采萍的背,感慨道:“是啊,好久不见。”

杨玉环顿了顿,继续说:“我已经命人把你之前的寝宫收拾好了,你回去休息休息吧。”

江采萍松开怀抱,双手仍搭在杨玉环的肩膀上,轻轻摇了摇头,“不急着休息,我看你方才眉头紧锁,是遇到烦心事了吧,不妨说与我听听。

杨玉环轻叹一声,拉着江采萍坐到一旁,将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指给她看,“你瞧,这都是各地送来的事务奏报,还有对功臣的封赏事宜,我斟酌许久,总怕有失偏颇,辜负了大家的追随。

江采萍:“你如今贵为帝王,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朝堂之上人才济济,你可召集大臣们一同商议,他们各有所长,必定能给你提供不少有用的建议 ,你只需权衡决断即可。”

江采萍顿了顿,问:“采芹怎么样了?”

杨玉环:“他现在在张巡麾下,看最近的战报,他应该是在虎牢关附近。你可以给他写封信,鼓励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