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季公子又生气了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兴勤十五年,瑞安王朝。

夏夜,梨花村蛙声阵阵,月光倾洒而下,笼罩着稻草屋和三间略显突兀的破旧瓦房。

屋内,一位身着素色衣衫的美貌妇人,正坐在竹床旁的小藤椅上,拿着话本看得入神。

看到精彩处,妇人不禁笑出了声来。似乎觉得笑声大了些,妇人抬头将目光投向了门口。这不经意的一瞥,那面上的笑容便瞬间化作了端庄慈爱的神态。

“娘亲。”一名少年从堂屋走了进来。

这少年生得俊美无俦,虽身形略显瘦削了些,却浑身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一看便知正处于抽枝拔节的大好年华。

妇人放下话本,笑着问道:“瑜儿,东西可收拾好了?娘在看书,要拿书来一起看吗?给你爹省点灯油钱。”

这位美貌妇人名唤丽娘,这少年便是丽娘的儿子季瑜。

丽娘说完“省点油钱”后又笑了:“娘亲开玩笑呢,咱家不缺这点钱。在书院也不能省着,正长身体呢。”

季瑜也笑着回道:“娘亲放心,书院的膳食价廉又丰盛,孩儿定不会饿了肚子。”

季瑜五官精致,皮肤宛如白玉,一双眼睛更是生得巧妙,安静时冷峻之态尽显,待有了表情,又于俊美之中透着温润柔和之态。

他既而又正色道:“娘亲,瑜儿定会好好读书,使家中尊长生活富足,再无衣食之虞。”

而丽娘出嫁前本就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丽娘姓张,娘家就在距离梨花村十余里的秋水镇上,她家中有一位兄长,与父母一同经营着布料生意,家境颇为殷实。兄长婚后,丽娘也到了及笄之年,而丽娘的美貌早已传遍了小镇。当年镇上的人都说,才貌双全,秋水镇上,唯有李秀才才能配得上丽娘。

张家开门做生意,铺里往来的人多,丽娘与李秀才自然是见过面的。丽娘与李秀才的名字常被街坊邻里放在一起提及,久而久之,一对少男少女见了面便都面露绯色,似乎对彼此颇为满意。

然而,丽娘的双亲在求亲者中始终未见到李家人的身影。后听街坊传言,李家传出话来,称秀才将来必成举人老爷,不会急于在镇上成家。

听闻传言,张家觉得此事实在是有失颜面。于是,张家二老匆忙从众多求亲者中挑选了几位,命令丽娘务必尽快从中选出一个成婚。丽娘心中亦有不甘,便从名单中挑了一个同为秀才的人——季明,也就是季瑜的父亲。

季明虽是秀才,可季家的家境在这些求婚者中最为贫寒。原本丽娘的双亲是绝不会答应的。可为了赌这一口气,他们当晚便拍板定了下来。

丽娘成亲时,娘家陪嫁了不少银子,特别强调需得房屋好看。于是季家便拿这些银子盖了三间大瓦房,这三间瓦房也就成了季家新的住所。

丽娘成亲后不久,李秀才果然考中了举人,此后,李家的消息便渐渐少了。张家一直期盼着季秀才也能考上举人,然而年复一年,季秀才始终是秀才。张家二老只能无奈叹息: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便也不再多问。

季明自觉对不起丽娘,对丽娘极为体贴。他最初在秋水镇做帐房先生,可是后来挂念家中妻儿父母,便弃了那份职事,回到了梨花村。季明不舍得妻之父母跟着自己风吹日晒,便让丽娘在屋内做些女红。

丽娘虽不用做农活,却也不是在家享清福,不只要做家务女红,还得照顾体弱的公婆和年幼的季瑜。闲暇时间的乐子便是拿着话本看。

季瑜自幼耳濡目染,极为体贴长辈,五六岁时便已是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贴心小帮手。

娘看话本,他翻书看。

爹做饭,他洗碗。

祖母讲戏文,他表演。

这一家子的日子,用季瑜祖父母的话来讲便是:日子虽不算富裕,倒也过得去。

丽娘生了季瑜之后便再无所出,看着别人家儿女成群,季家二老曾多次偷抹眼泪。季秀才夹在其中,又是安慰丽娘,又是劝解双亲,待季瑜长大些,便进了村子里的私塾,季明和丽娘也会在闲暇时教季瑜认字,季瑜自幼聪慧,待到合适年龄,便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和府试。

随着季瑜的渐渐长大,私塾已经不能满足季瑜所需,季秀才教导起儿子来也已是力不从心,恰逢秋水镇新建了一所名为雅贤的书院,请了名师。季瑜自然是要抓住这个机会,季瑜顺利通过了学院的笔试,后又经主考的邱夫子单独面试,通过测试分级,与十几名资质较好的童生和秀才共读。

雅贤书院原是秋水镇一大户人家的宅院。那户人家迁至新居后便卖掉了旧屋。新主人翻修后又加建了几间屋子,将整个宅院用作书院。

因离家较远,季瑜便选择住在书院的斋舍,与另外两位童生共住一屋。

学堂逢初一、十五休沐,季瑜逢休沐前的一天才能返回梨花村,在自己家中住上一晚。

向母亲作出承诺后的次年,季瑜便顺利通过了院试。他被季家长辈们寄予厚望,祖父母老泪纵横,称要长命百岁,等着看他们的瑜儿参加两年后的乡试,以及以后的会试……

知晓礼节、勤奋刻苦,又是公认的好看,这样的季瑜自然是备受身边人喜爱的。在家中如此,在书院,亦是如此。

休沐前的一日,散学之际,暴雨突然倾盆而下。季瑜原本打算等雨势稍小一些再回家,便在书院屋檐下避雨等待,然而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季瑜正打算冒雨返回,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丽娘。

丽娘显得颇为狼狈,尽管手里拿着雨伞,可衣衫已经湿透了大半,季瑜远远望见,忙冲进了雨幕。

季瑜拉着母亲到书院的屋檐下避雨,丽娘解释说自己本是到镇上采买布料,顺便借阅话本,未曾想突然天降大雨,便顺路来接季瑜一同回家。

说话间,一名个子高挑的少年手持雨伞,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

竟是同窗好友李翰林。

李翰林将手中的伞递给季瑜,自己则站在雨幕与屋檐之间,拱手道:“季贤弟,天气已然转凉,令堂衣衫尽湿,现在回去恐怕不妥,我家就在附近,不如移步寒舍,你我同窗之谊,莫要见外。”

盛情难却,三人之中又有两人都是衣衫尽湿不易久等,季瑜、丽娘便不再推辞。

书院后方便是李家的一处宅院,丽娘抬眼看着这朱门,稍有迟疑。

李翰林以手虚扶了一下,热情周到地招呼着,引了他们进了李家大院来。

李翰林是聪明人,明白丽娘此时不宜见到更多外人,便带他们从一条小道穿过,走进一间雅室。而后,又对下人耳语一翻,不多久,便有Y环捧了干净的衣物进来,引丽娘到内间更换。

此刻,外间仅有李翰林与季瑜二人。

季瑜道:“李兄为何还不去更换衣衫?”

李翰林却看了看室外,回应道:“不忙,此刻雨小了些,我先带季贤弟在寒舍四处逛逛可好?”

季瑜心中暗道:“屋檐角的雨最大,你却偏偏要站,现在又偏偏不换衣衫。”

但他并未作声,只是默默看着李翰林。

李翰林抹了一把脸,正欲开口。

季瑜笑着问道:“李兄莫非自幼就喜欢淋雨?”

李翰林笑而不答。

季瑜也不再多言。

李翰林又道:“季贤弟,昨日的事多有得罪,今日,你不生气了罢?”

季瑜看着李翰林脸上欲落未落的水珠,笑道:“我为何要生气?”

李翰林如蒙大赦,笑着抬手擦去了脸上的水珠。

丽娘换好了衣衫,简单整理了妆容,便走出房间向李翰林道谢。

丽娘本就容貌出众,经过一番梳洗,更是清丽脱俗。

李翰林满心赞叹道:“季贤弟气质非凡、超群绝伦,原来是继承了伯母的绝世风华。”

丽娘将李翰林视为晚辈,并未觉得这话有何不妥,于是微笑回应道:“你这么说,倒是把我和瑜儿都夸赞了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