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动京师 >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雁书闻言直起身,心中戚戚,见李深勉力安抚她,只得掩下心中情绪,同他闲聊了几句旁的。

李深虽与宋雁书几面之缘,却也知道她做事向来有条理,今日突然问及王元与王勇之间的事,必有缘由,便直接道:“宋小姐问王勇与王元的过往,可是有什么事有关王勇?”

宋雁书已放弃王勇这条路,闻言笑了笑,“没什么事,不过见他二人虽是兄弟,却不甚和睦,心中好奇罢了。”

李深端详着宋雁书的脸色,摇了摇头道:“宋小姐并不是喜好八卦之人。”

顿了顿,他又道:“宋小姐可还记得,李某那篇文章里的话?”

嗯?

宋雁书看向他。

李深一字一句道:“心有所愿,是故无所不能忍者,愿有所达,是故无所不能行矣。”

宋雁书怔住,是他中状元那篇《论治国之臣民》。

李深分析道:“王元父亲牵涉东南军之事,王勇父子为中书令做事,而王元却与他们相悖,与李某一行。宋小姐此前行径,亦是站在中书令对面。”

“在东南军之事的关口,宋小姐突然前来问王勇与王元的事,想来是在王勇身上找到了突破口,且与王元有关。”

他顿了顿,眼中光芒大盛,紧紧盯着宋雁书道:“我知宋小姐心善,但在对付中书令一事上,还请宋小姐摒弃无用的同情、善意,亦或是……怜悯。”

他如同并不是在谈论自己的事一样,神情冷硬,语气中毫无情绪,“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即便是有所牺牲,也要抓住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方是正事。”

宋雁书沉默。

她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目的固然重要,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倘若为了目的牺牲了太多无辜的人,这目的是否还正确,是否还有意义?

但她明白,李深正是依靠着这样的信念,才能欺骗自己活着,继续抗争。

他并没注意到,即便他口中说得再无情,手段再凌厉,似乎什么都是可以利用的,什么都是可以牺牲的,但他心中,依旧藏有君子不忍之风。

不然,他不会因为将自己和父亲拉进朝堂争斗而愧疚,不会一见面便对自己毫无保留,也不会一再全力相助。

他只是不愿,亦不敢面对心中的自己,只能逼迫自己将过往与现在一分为二,将那份不忍藏在内心深处,才能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活下来,以盼有一日能够将那权势罪恶滔天之人绳之以法。

但她无法在李深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不忍打破李深赖以生存的壳。

宋雁书妥协了。

“王勇想见王元一面。”

李深一怔,似乎有些不敢置信,“只是如此?”

“他还要王元听他说完三句话。”

李深沉默了,他震惊于此事的简单,也震惊于王勇的要求。

“但是,”宋雁书终是忍不住,突然开口,李深望向她。

“行正义之事,必有正义相助。”

实在不必如此逼迫自己摒弃良心善意。

做那画地为牢,自绝于风霜的孤臣。

否则,即便最终谋事得成,焉知自己不会被内心吞噬?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宋雁书话没说完,但她知道,李深一定知道她的未尽之意。

宋雁书站起来,见李深面色震动,悄悄退出亭子,正准备离开,突然想起自己刚来时听见的那句贺公子,脚步一顿,回头见李深仍陷于思绪中,暗道下次再问,便要离开。

李深却已迅速将心情收起来了,转头看向脚步微顿的宋雁书,轻笑道:“李某受教了。”

宋雁书一怔,回头见李深已恢复常态,眉眼间的阴霾似乎都散去不少,心中为他的坚韧暗惊,却又觉得果真如此。

若不是他如此坚韧的性情,在经历五年前的惨案后,哪还有今日她见到的李深公子。

宋雁书笑道:“公子言重了。”

宋雁书问了贺公子之事,李深恍然解释道:“是尚书令的大公子贺晏志,他父亲也暗中在积蓄对付中书令的力量,我便将那份册子抄了一份,送给贺尚书。”

宋雁书眼睛一亮,贺尚书竟也参与其中。

李深又问道:“宋小姐见过贺公子?”

宋雁书顿了顿,问道:“李公子可听过尚书家的二公子?”

李深皱眉,“二公子?”他的语气中充满疑惑,过了一会摇头道,“并未听过,只是听闻二公子八岁那年发了一场高热,送去外祖家养病,后来便没听说过了。”

从李府出来,宋雁书默默回了家。

贺晏明的身世秘密,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宋雁书回屋卸下妆容,望着镜中出神。

若贺尚书也在对付中书令,那么贺晏明让她不要回京陵城,在城外救她,帮助她送东南军出城,都是尚书的意思?

不,东南军之事,在他眼中是自己在帮他。

是他,或者说是贺尚书要救东南军,对付中书令。

然而对付中书令若能有贺尚书相助,胜算便更大了,贺晏明何以从未向她提过此事呢?

宋雁书还未想明白这个问题,房门便被敲响了。

钟承在门外道:“小姐,属下有事禀告。”

钟承进来,面色严肃。

宋雁书不由看向他,神情紧张。

“怎么?是张大人那边出了什么事?”

钟承摇摇头,“不是张大人出事,而是张大人发现了王正的事。”

宋雁书一怔。

钟承继续道:“那日小姐同张大人说明铁料运输一事后,张大人便格外注意库房的动静,由此发现了王正每到月中前两日便会借口公务未完成,留在值房内值夜。”

“而今夜,王大人亦提前与侍郎换了值夜轮次。张大人猜想,王正将在今夜将本月的铁料送出。”

宋雁书心中震惊,见钟承面色为难,不由道:“张大人准备今夜便下手,将王正人赃并获?”

钟承点头,“是。”

宋雁书站起来,不太赞同地拧眉道:“这太仓促了。”

钟承苦笑道:“属下也是这样说的,但张大人说后日鲁博便要到景城了,若是不能在此之前,将中书令的罪行告知于天下,要对付中书令就更难了。”

宋雁书沉默了片刻。

按理来说,一个毫无根基又是突然空降的将军,是不能服众的,何况还是在李诚将军死因疑点重重的时候,再加上鲁博走的毕竟不是朝廷明旨下发的路子,想要在短时间内接管东南军无异于天方夜谭。

是以,她在此事上并没有那样担心。

可张简大人并不是没有带过兵的人,对此事应当比她更清楚,难道是其中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关窍?

宋雁书不由揉了揉脑袋。

时间太短了,她知晓的信息也太少,很难做出完全正确的决定。

像是今日直接在李深面前问王勇的事,便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张大人与中书令对峙多年,或许她应该相信他的决策?

想到这里,她向钟承问道:“张大人可有谈及他的计划?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

钟承摇摇头。

宋雁书来回走了两步,突然一顿道:“不行,我要见张大人。”

宋雁书与文绣一同从距张府一条街的百姓家入内,在里屋博古架后打开一条密道,可直通张府内宅。

文绣提着灯笼在前引路。

宋雁书有些惊讶地打量着狭长的甬道。

中书令府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密道?若是有的话,要找到那些兵器的下落便更难了。

宋雁书的思绪不由飘到钟承身上。

她让他与乔州一起,去见于浩将军,再将东南军人员情况都询问一遍,看是否有什么疏忽的地方。

而她则先来见张大人,毕竟除了失踪的副将孔梵,于浩并没发现东南军中还有中书令的人,或许张大人有什么不一样的信息也说不定。

走了约莫半刻钟,又向上走了一段,文绣停下道:“小姐,到了。”

宋雁书向前看去,还是一堵墙壁,愣了一下。

文绣上前,拉扯墙边支出来的一条细线,一长三短。

过了片刻,“咔嚓。”

细微的声音从前方墙壁传来,墙壁微微转动,随即泄出一丝细缝,露出些微天光。

宋雁书这才看清,面前墙壁竟是一道石门。

石门半转,露出可供一人通行的空间便停下了。

一个穿着青色布衣的小厮出现在门口,垂首道:“两位贵客请。”

看来是这边拉扯绳索示意身份,那边有人守候,见到暗号便打开石门,放人进去。

倒是十分谨慎小心。

宋雁书对张大人多了几分敬佩,对他决定今晚便行动也多了几分信任。

宋雁书率先走出,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池塘,她们刚刚出来的地方正是池塘上的假山。

小厮带着两人走出院子,向右拐进月门,经过一条游廊,又绕来绕去地过了好几处园子,才停下道:“两位贵客稍等,小的前去禀告大人。”

宋雁书微微点头。

刚刚一路走来,府中侍卫似乎都忙碌得很,到了这边,更是可见许多人候在廊下,似乎在筹备什么事。

张大人是打算用府兵去抓王正吗?

宋雁书四下打量着。

片刻后,张秋蕊迎出来,面上满是惊讶,“雁书你怎么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