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一帘风月闲 > 第35章 深藏不露方致远

第35章 深藏不露方致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愧是郑公的子孙,你韬光养晦、韫匵藏珠这些年,竟连老夫也被蒙蔽其中。”,王旭尧面色不虞,目光凌厉打量着郑朔,坊间传闻国公府世子坠湖醒来后判若鸿沟,可他不信这世间真有人仅仅昏迷三日便变得如此通达世事,眼前人这些年定是深藏锋芒而不露,隐忍而不发。

子曾曰:知人不必言尽,锋芒不必露尽,方寸显智慧。如今武皇打压士族,朝堂之上百官过半出身寒门,此子选择暂避锋芒,权且忍让,可谓是大智慧。

郑朔继续饮着手中清茶,茶香生暖意,闲坐自清心。他来自现代,通读唐史,已知历史走向,可如今身处唐朝,自是不能与古人说明其中隐情,未免节外生枝,便默许了王旭尧的说辞。

“你如何得知老夫之事?”,王旭尧见眼前人此刻依旧镇定自若、不露声色,他身为当朝太傅,自认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如今却也看不透他。

“只要有行动,便会有破绽。”,声音依旧平淡如水,却在王旭尧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你且说说。”王伯尧正襟危坐于正位,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心早已暗流涌动。

“说与不说,重要吗?”,郑朔直视王旭尧,冷漠说道。他大学期间在市博物馆做志愿者时,曾接触过许多唐史辛秘,读史明智,鉴往知来,便知历史进程中过程并非是最重要的,结局才是。毕竟:成王败寇,历史终究是胜者书写的。

“当然,老夫想知道到底哪里出了纰漏?”,这些纰漏既然郑朔能看得出,那谋朝篡位的武曌呢?她是否早已看出……

“圣历元年(698年)李显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武皇继续任命您为太子太傅,您让王伯屿与太子妃母族联姻,加强您们之间互信。可您没想到的是,您的长子正妻竟会是武皇的内线。若是您此次殿试之前能放弃谋逆,武皇定是不会对太原王氏进行清算的。”

“你怎知……?”,王旭尧一时之间魂惊魄惕,瞠目结舌,他怎知伯屿正妻是武皇内线,他又怎知他们商定殿试之时起事。

“武皇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垂暮宫中,今年春闱过后的殿试,应是她最后一次亲自诏问贡士,届时紫微城内外戒备最是松弛,你们里应外合,出其不意,看起来倒是能有几分胜算。可如今武皇已知内情,定有防备,太傅觉得你们到时起事还能有几分把握?”

“你究竟意欲何为?”,眼前人虽身不在朝堂,却对朝廷之事了如指掌,他深藏不露这些年,难道……亦有谋反之意。

“吾唯愿天下太平,国富民强。”

王旭尧见郑朔顾左右而言其它,不曾正面回复他所提出的疑问,眼前人不仅明晰内幕,竟能断定只要他不起事,武皇便不会追究。他难道……是武曌的人,此次前来洛阳并非求学,而是来当说客的。遂开口问道:“这是武皇的旨意吗?”

郑朔不答反问:“太傅,难道不想知道武皇为何对您隐忍至今吗?”

王旭尧神情凝重,低眉不语,凭武皇性情,她已知内情,又怎会容忍他至今不曾出手打压。

“李显懦弱无能,无法与武三思相抗衡,若是能得太原王氏相助,待武皇逝世之后,这江山还是太子的,而非侄子的。毕竟母子连心,武皇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若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你究竟是谁的人?”,王旭尧屏气凝神注视着郑朔,眼前人是敌是友,今日他必须了然,此人城府极深,若是对王府有不轨之心,怕是无人能与之抗衡。

“国公府世子,王府快婿。”

王旭尧依旧端坐于正位前,双拳紧握,凝思良久,随后开口问道:“芮儿,她知道吗?”

“对于太傅而言,她知道与否,还重要吗?”

王旭尧被郑朔言中心事,顿觉胸闷心悸,大汗淋漓,自他决定谋逆之时起,便已把她当作筹码,不顾她的反抗,执意配于卫国公府世子。虽郑氏先祖于太宗时期便已释兵权,不理军政,可他门生甚多,如今朝廷武将多数曾受过国公府推荐之恩,郑氏在这些武将心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若是能与郑氏联姻,届时起事,定会逼得部分武将重新站队,武将内部不和,便不足以为惧了。

郑朔漠然看向厅外,清冷说道:“太傅当真觉得,她三年未曾归府,是在下能阻扰得了的吗?”,说罢,将手中茶杯重重放下,霎那间桌面上水花飞溅,犹如利剑一般,深深扎进王旭尧的内心深处。

片刻之间,王旭尧摊坐于正位,此人所言不差,芮儿聪敏睿达,崔安桐又待她如亲生,更何况太原王氏处尊居显,他一个毫无实权的国公府世子,又如何阻挡得了她归府。他眼中唯有巍巍天理与深仇大恨,不曾深究此事,如今再细细回想,原来一切皆有迹可循。她金钗之年性情大变,愈发清冷寡言,与自己渐行渐远,那时应是已知内情了吧。

原来,她成婚三年,不曾归府,并非不能回,而是不愿回。若非她娘亲六十生辰,怕是永远不再回来了吧。

郑朔见王旭尧恍然若失之态,已是不愿再与之过多辩论,遂拂袖起身,快步离去。

“世子…”,空青在膳厅被屏退后,便在正堂焦急等待着郑朔,见他行至正堂前,急忙迎了上去。传闻王太傅传道授业之时声色俱厉,俨乎其然,连太子待他亦是礼遇有加,空青生怕郑朔遭受责罚。

郑朔微微颔首,伸手接过空青怀里的火狐,他昨日进府时因不便将它带在身上,遂交待空青好生照顾它。

“世子,这狐狸昨夜闹得很,到您怀里倒是这般温顺了。”

郑朔微微垂眸,轻轻抚摸它的毛发,安抚着怀里火狐的情绪,此火狐通透人性。昨日他将它交于空青照看,它应是觉得自己被他遗弃,这会蜷缩成一团,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你将此信送至国公府。”郑朔从衣袖取出家书,吩咐空青快马加鞭送至长安。

“是,世子”,空青接过书信,转身欲走。

“嘱托四公子,为师兄在洛阳寻一安静之所。”,师兄久居山野,淡泊名利,不贪荣华,又怎愿住在雕梁画栋的太傅府里。可他昨日刚至洛阳,不知京都布局,唯有麻烦王伯旻了。

“四公子已将房子找好,今晨他们已经出府前去了。”

郑朔微微颔首,摆手示意空青前去送信,随后随清风而行,一路上,思绪飘渺,他不知刚刚所言能否动摇王旭尧的决心,可若是他依旧行那谋逆之事,那他定不会袖手旁观。

他曾于幽谷里梅林深处应承过王千芮,不伤郑、王两府之人。可如今两府深陷泥潭,这些本与他这个来自现代的陌路人无关,可不知为何,他却是想方设法保全两族之人。

或许是他不愿见她最后成了那罪臣之女吧。

那人本应如天上星月,怎可沾染世间污尘,受尽世人羞辱与谩骂呢?

可历史走向,又岂能是他一人能随意改变的。

难!难!难!难于上青天!

郑朔不知不觉中行至枫月阁,简单洗漱后,躺于拔步床上,便缓缓睡了过去。昨夜辗转难眠,今晨思虑过深,此时早已神驰力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