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一帘风月闲 > 第15章 红尘滚滚多烦忧

第15章 红尘滚滚多烦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场疏雨天放晴,旭日初露万道银。

郑柯见郑朔向他行礼后欲离去,连忙说道:“阿朔,多年未见,陪二叔走走。”

郑朔微微颔首,跟随郑柯往前走去。

“听闻你十余日前坠湖昏迷,醒来后不知前事,不识旧人,可是如此?”郑柯缓缓徐行,沉心静气地说道。

“嗯”

“如今身子可好些?”

“好多了”郑朔跟随在郑柯身后,平和的说道。

“那便好。”郑柯停下脚步,侧身语重深长地说道:“虽然你不记得前事,但需谨记你是国公府世子,应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我自省得。”

郑柯凝视着郑朔,眼前人沉稳内敛,不复从前,如今他已看不透他了。随即深沉的说道:“武周代唐,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开创殿试,如今天下形势,你怎么看?”

“寒门子弟即将崛起,门阀士族终会没落。”声音平淡如水,听起来却直击人心。

“你竟然能想至此。”郑柯始料未及,重新审视眼前人,翩翩君子,懿言嘉行,卓尔不群。

果然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郑朔避开郑柯的目光,徐徐走向承影湖,湖面上早已结了厚厚的冰,冰面湿滑,行走其中,需小心谨慎。

万里江湖冰如晶,千里波涛冰下涌。

《晋书·刘毅传》曾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取得士族支持而实行九品中正制,其推荐选拔官员只重门第、身份,不重才学。士族阶层逐渐垄断社会资源,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经过上百年的沉淀,成为世家大族,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这“五姓七望”。

数百年之间,王朝多次更替,天下动乱,但世家大族依旧安如磐石,不受其影响。五姓七望盘踞一方,高门大族观念深固,甚至直接影响政令实施。而且彼此之间相互联姻,关系盘根错节。威望日盛,已然威胁皇权。

“如今武皇提拔庶族,打压士族,士族之间更应和衷共济,你可明白?”郑柯望着郑朔远去的背影,沉重的说道。

“嗯”,郑朔微微颔首,郑柯这是来敲打自己的。

为了士族和谐,家族利益,这姻亲怕是离不成了。

“听闻你想去国子监听学?”

“嗯”

“你可是想入仕?”郑柯满脸担忧,若是此时入仕,怕是难以在朝堂立身。

“并非。”郑朔轻轻摇头,他无心仕途,只想纵情山水。但科举考试,他确是想体验一番,毕竟有二十年应试教育经验,相较古代的科举取士,究竟孰难孰易?唯有都经历过才可得知。

“如此甚好。”郑柯如释重负,国公府世袭罔替,永不降爵,已是滔天富贵。如今武皇打击士族,何必再去庙堂立身,致国公府于万劫不复之中。

郑柯见与郑朔相谈甚欢,便邀他至湖心亭内围炉煮酒,听雪品茶,继续高谈阔论。

午时已过,酒客已眠。

郑植见郑柯浊酒十杯已沉醉,吩咐下人将他送至南苑歇息。根据宋朝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推算,唐朝的酒度数大约3-15度。实在难以想象这度数,竟也能酩酊大醉?

这……古人的酒量确实不行。

郑朔缓缓走回流光阁歇息,醒来后便去了书屋继续勤学苦读。

礼佛堂内

王千芮静跪于佛前祈祷,虔诚之心,日月可鉴。

几盏青灯映佛堂,梵音袅袅淡炎凉。心香三炷达苍冥,祈愿尘寰六合清,更愿佛光常注照,魂梦慈怀一念长。禅意一湖沧浪水,佛心多客寂寥人。

“千芮姐姐……”,郑阑秋缓缓睁开双眼,声音慵懒,自己竟在佛前睡了过去,实在大不敬。

王千芮侧身看向郑阑秋,温和说道:“可是累了?”

“嗯,也饿了”,郑阑秋对着王千芮眨了眨眼,云髻峨峨,丹唇外朗,修眉联娟,明眸善睐,甚是娇俏可爱。

“先去用膳”,说罢,便示意青黛引着郑阑秋前去膳厅。

“千芮姐姐,你不去吗?”郑阑秋上前挽着王千芮的胳膊,满脸期待。

“小姐,先用膳吧。”青黛担忧的说道,小姐已在佛前跪拜了三个时辰,再这般下去,自会神疲不适。

“好”,王千芮缓缓起身,青黛忙上前扶着她。跪了这般久,双踵应会麻胀吧。

“千芮姐姐,我也来扶你”,声音悦耳动听,宛转悠扬。

王千芮无奈浅笑,自己并非截瘫,何须两人扶持。倒是这小妮子,多年未见,竟已学会疼人了。

“千芮姐姐你笑了,真好看。”,浅浅一笑胜星华,人间颜色如尘土,郑阑秋竟有些看呆了。

青黛眉尾斜飞,意气扬扬地说道:“ 那当然,我家小姐可是长安……”

“莫要胡言。”声音清冷,不容分说。

“哦”,青黛俯首扶着王千芮,缄口结舌。

郑阑秋黛眉微蹙,愤愤不平地说道:“千芮姐姐,她明明说的对,哪是胡言?”

“听闻二叔此次回来,要为你寻一良婿。”王千芮侧脸看向郑阑秋,平静的说道。

“我……”,郑阑秋将头扭向一旁,徉怒不语,千芮姐姐何时学会揶揄人了。

青黛嘴角微扬,笑意晏晏。小姐善于洞察人心,深谙世事,总能轻易看透别人软肋,轻松反客为主。想当初仅凭一语,便逼退世子三年不敢踏入梨园半步。

王千芮见郑阑秋郁郁寡欢,便不再打趣她。继续缓缓前行,一刻钟后便到了膳厅。简单吃食后,便起身往梨园走去。

“千芮姐姐,这三年来你都是住在梨园吗?”郑阑秋跟在王千芮身后,担忧的问道。

王千芮轻轻点头,不欲多言。

“等伯母痊愈,我再去劝说。”大哥并非良人,缘浅难成,何必勉强?

“不必”,声音清冷决绝,不愿商酌。世家联姻,又怎会允许和离。原本她想着两人签字印模,可孤注一掷。不曾想昨夜公娘如此反对,若是将此事告知生父、生母,亦会如此阻拦吧。

“为何?”郑阑秋疑惑不解,两厢生怨,难再相敬。为何不自此和离,各自安好?

“等你长大便懂了。”

“这……”,看着王千芮落寞孤寂的身影,郑阑秋一时竟不知如何宽慰她?

若是长大便要违心行事,那她宁可不要长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