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大学的校园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走在通往宿舍区的林荫道上,夜凌霄的步伐比往常要慢了几分。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微风带着几分新学期特有的清爽。他的行李箱滚轮碾过石板地面,发出细碎的声响,每一步都带着某种无声的沉淀与思索。
身旁的白羽辰肩上挎着摄影包,手里拎着一大袋零食,步伐轻快地与夜凌霄并肩而行。每走几步,他都会偏过头看看身侧的人,目光里带着难掩的笑意:“霄霄,你这次行李收拾得这么慢,是舍不得假期还是预感到新学期会很难?”
夜凌霄闻言,侧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淡淡的揶揄:“不是慢,是谨慎。毕竟这学期任务不少。”
白羽辰耸耸肩,一脸无所谓地晃了晃手里的零食袋:“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就别提前给自己加压了。况且有我在,你还能愁什么?”
夜凌霄没回答,只是用余光扫了一眼白羽辰略显得意的表情,心头莫名被这份轻松感染了几分。他知道白羽辰是故意这么说,想让他别那么紧绷,可越是轻松的笑,越让他隐隐有种预感——大三下学期,可能真的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学习与科研了。
推开宿舍门的瞬间,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假期后微微积累的尘土气息。张宇航盘腿坐在床上,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专业书,右手在笔记本键盘上飞快敲击,嘴里念念有词。李明泽则戴着耳机,皱着眉头盯着屏幕,像是在看某个复杂的课件视频。
“回来了?”李明泽听到开门声,摘下耳机,回头看了两人一眼,“你们倒是悠闲,这学期的课表看了吗?我已经被导师发来的任务清单压得喘不过气了。”
“每年大三下都说是地狱模式,我以为学长们在吓唬我们。”张宇航把笔记本往前推了推,揉着眉心抱怨,“结果光是开学前两天的资料,就够我看一整年。”
白羽辰轻车熟路地把零食袋甩到桌上,一屁股坐到夜凌霄的床上,笑嘻嘻地说道:“这才哪到哪?我们可是科研情侣档,压力翻倍,这点课表算什么。”
“你可别提科研了。”张宇航抱头哀嚎,“导师布置的项目,还没正式开始我已经梦到被数据淹死了。前两天还说要提前看研究生参考书,结果我看了两页就开始怀疑人生。”
李明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啊,我们还没开学,导师就发来了‘温馨提示’,说是提前进入实验阶段。到时候课程、实验、论文、项目,齐活儿。”
白羽辰听着他们抱怨,倒也不觉得惊讶。毕竟之前跟着夜凌霄做项目,他早就对科研压力有了充分认识,但听他们这么一说,倒是觉得挺有意思:“这样一对比,我和霄霄倒是习惯了。你们要不要考虑加入我们的抗压俱乐部?”
“你们俩?”张宇航立刻投去哀怨的目光,“一个智商压顶的科研怪才,一个到处开挂的摄影才子,我们普通人怎么比?”
李明泽附和:“对啊,你们还成天秀恩爱,换我们压力更大。”
白羽辰咧嘴一笑:“那是你们不懂自我调节。”
夜凌霄始终没说话,只是动作一贯地把行李逐一摆好,书架上的资料按顺序归位。听着白羽辰和室友们的玩笑,他的动作明显慢了一拍,眉头无声地蹙起了一瞬。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学期不仅仅是学业压力——研究生备考、科研任务、竞赛项目,还有未来规划的种种不确定,像层层波涛一样压在心头。而这些,还必须跟身旁这个总是笑着说“别担心”的人一起面对。
想到这里,他的动作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在白羽辰脸上掠过。后者正笑着拆零食,整个人毫无压力可言。但夜凌霄知道,白羽辰的“没关系”,从来不是因为他真的不担心,而是他选择了相信——相信他们能一起走下去。
他低下头,把最后一本参考书放回书架,心底某个角落似乎也安定了几分。
“霄霄?”白羽辰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些许探究,“你站那儿发什么呆?”
夜凌霄回过神来,视线和白羽辰对上,嘴角微微勾起:“没什么,只是想……新学期,咱们一起加油吧。”
“嗯!”白羽辰用力点头,眼里的光明亮如初。
宿舍的光洒在他们身上,李明泽和张宇航的抱怨声依旧不绝于耳,但夜凌霄站在原地,感受到肩头并未落下的重量,以及身边始终并肩的那个人,莫名地觉得,这份压力,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承受了。
春寒料峭的星海大学,教学楼的会议室里,空气中漂浮着打印纸的油墨味和暖气微微干燥的气息。长桌上整齐码放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封面上用醒目的黑字标注着:课题组年度春季科研任务清单。
李教授站在白板前,手中拿着激光笔,一边翻阅手中的文件,一边简洁而直接地布置着任务:“这学期,我们组的研究重点仍旧是精神疾病个性化药物治疗和智能医学传感器技术两大方向。每个小组的具体分工,文件里已经列清楚了。”
李教授抬眼扫过整间会议室,目光平稳而锐利:“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两个项目已经纳入校级重点支持项目。学校层面对进度和成果的期待都非常高,大家心里要有数。”
夜凌霄坐在靠近窗边的位置,笔记本翻开,黑色签字笔在纸面上划过清晰流畅的字迹。他的手指握笔的力度微微加重,落笔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克制。
白羽辰坐在他旁边,双肘撑在桌面上,手指轻轻旋转着笔帽,看起来一副轻松模样,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那根弦早已绷紧。他负责的医学传感器项目,不仅要完成传感材料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测试,还要将传感数据与基因分析结果实时联动,为未来的精准用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反馈系统。
这是技术与医学结合的前沿探索,前无古人的创新,同样意味着无人可借鉴的难度。
“羽辰,你们组的材料测试阶段要尽快推进,基因数据整合部分,可以跟凌霄他们组协作。”李教授的声音响起,白羽辰迅速收回思绪,认真点头:“明白。”
坐在另一侧的夜凌霄,神情一如既往地沉静,但眼中的锋芒更胜往日。个性化精神药物研究,他负责的模块是结合不同基因型的药代动力学模拟,从基因型差异到代谢过程预判,再到个性化给药方案,庞杂的数据与无数交错的变量,都压在他的肩上。
这种沉甸甸的重量,他从未对任何人提及,甚至习惯性地掩饰了眉间偶尔流露出的疲惫。
李教授布置完任务后,收起文件夹,环视全场:“这份任务清单,大家务必尽快消化,有任何问题及时反馈。科研是一场马拉松,但我们没有停下来的余地。”
会议室内,寂静无声。每个人的心头都压了一块不轻的石头。
散会后,夜凌霄收拾好笔记本,走出会议室的走廊。窗外的天空有些阴沉,冷风穿过半开的窗缝,带进一丝寒意。他站在窗前,手机屏幕上是研究生考试的科目列表,一页页地翻过,每一个科目都像是沉重的砝码,压在时间轴上,和科研任务无声对峙。
他的视线落在“有机化学”“药剂学”“分子药理”这些熟悉的科目名上,视线逐渐模糊,映在屏幕反光里的,是自己微微蹙起的眉头。
“霄霄?”身旁传来熟悉的声音,肩膀被轻轻碰了一下。
夜凌霄侧头,白羽辰正站在他身边,手里还拿着刚才会议的文件,眉眼间带着浅淡的笑意:“想什么呢?站这么久。”
夜凌霄低头,看了看手机,随手关了屏幕:“在看考试科目。”
白羽辰凑近一点,视线追过去,随即笑道:“不至于吧,这些科目你哪门不熟?”
夜凌霄抿了抿唇,没有接话,半晌才低声道:“……备考和科研的时间越来越冲突了。”
白羽辰微微一愣,随即收起玩笑,正色道:“所以才需要计划好时间,不然你再这么埋头苦干,早晚会撑不住。”
夜凌霄沉默,目光平静地看向走廊尽头,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刻意逃避某个难以言说的事实。
白羽辰叹了口气,伸手搂住他的肩,故作轻松地晃了晃:“谁说的?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一起考,互相督促,双管齐下。”
肩上的温度隔着衣料传递过来,不温不火,却暖得恰到好处。夜凌霄侧头看着他,目光里的那丝阴霾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得的柔和:“嗯。”
这一声应答,像是给白羽辰的承诺,也像是给自己的提醒。
“走吧,回实验室。”白羽辰松开手,笑容依旧,“李教授说让我们加强合作,正好我也需要你帮忙。”
夜凌霄点头,步伐与白羽辰同步,并肩朝实验楼走去。
楼道窗外的天空渐渐透出些许光亮,原本阴沉的云层,似乎也开始慢慢散开。两人的影子映在地面上,肩并肩,几乎重叠在一起。
他们并没有说太多话,但彼此的默契与支持,早已不需要过多言语去证明。
不管未来的路多难,只要肩并肩走下去,他们就不会害怕。
夜晚的星海大学的一间宽敞明亮的报告厅内,暖黄色的灯光洒满整个空间,映照在逐渐坐满的座位上。座位前排已经聚集了不少低年级的学生,或交头接耳,或拿着笔记本跃跃欲试地翻开新的一页,等待着经验分享会的开始。
白羽辰和夜凌霄并肩坐在中间偏后的位置,并不是因为不想坐前排,而是夜凌霄的习惯——既能清楚看到讲台上的内容,又不至于太过显眼。白羽辰倒无所谓,反正只要和夜凌霄坐一起,在哪儿都一样。
“今天请到的几位嘉宾,都是我们学院去年刚刚考上研究生的优秀学长学姐。”主持人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带着一丝带动气氛的活力,“他们不仅在学术上表现突出,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经验分享,相信会对大家的未来规划有所帮助。”
掌声响起,白羽辰抬手随意拍了两下,目光却落在身旁的夜凌霄侧脸上。夜凌霄目光平静,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看似专注,却带着一丝比平时更紧绷的克制。
第一位上台的是一名看起来斯文又干练的女生,黑色长发利落地扎成马尾,镜片后的眼睛透着一丝沉稳与自信。她自我介绍后,开门见山地分享起自己的备考经历:“我从大三上学期末正式开始准备考研,但真正投入到高强度备考,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种历经风雨后的淡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单词,八点进实验室,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实验、学习、复习,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非常满。偶尔也会崩溃,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但好在坚持下来了。”
白羽辰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忍不住低声嘟囔:“这也太拼了吧……”
夜凌霄的目光始终落在台上,听到白羽辰的低语,他侧过头,语气淡淡:“不是我们以后要走的路吗?”
白羽辰微微一愣,转头看向他。夜凌霄神色平静,看不出多少波澜,但那双眼睛里,隐隐透着一丝他熟悉的隐忍与自我要求。白羽辰心底微微泛酸,他知道夜凌霄说得没错,他们的未来,甚至比台上那位学姐更加艰难。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考研,还要兼顾两人各自的科研项目,而且他们选择的,都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前沿领域。
白羽辰没再开口,只是悄然伸手,握住了夜凌霄放在膝盖上的手。
夜凌霄的手指微微一僵,但很快,反手覆住了白羽辰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递过来,带着不动声色的安抚。
“没事的。”白羽辰低声说,语气轻柔,却透着难得的坚定,“我们一起走,不管多难。”
夜凌霄垂眸,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白羽辰的掌心,像是回应,又像是下意识的动作。
第二位学长走上台,他的风格截然不同,带着几分随意,却又透着某种难得的真实感。他笑着说:“我呢,是那种特别怕自己分心的人。大三下学期开始,我直接把手机里的社交软件全卸了,生怕自己忍不住刷手机。每天就三点一线,食堂、图书馆、实验室,偶尔有时间,就跑操场发呆。”
台下传来一阵低笑,白羽辰也忍不住轻笑出声,侧头小声问:“霄霄,你能做到吗?把手机全卸了?”
夜凌霄微微一顿,低声道:“大概……不能。”
白羽辰扬起眉,故意凑近了一点,压低声音:“是舍不得实验数据,还是舍不得我发的消息?”
夜凌霄低头看他,耳尖有些微红,却仍旧维持着表面的冷静:“两样都舍不得。”
白羽辰原本只是想逗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