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大秦,但现代 > 第64章 消息

第64章 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算按照嬴政的计划,这件事情早晚会被世人知晓,但是也绝对不能是现在。

这件事情如果被六国余孽知道,他们肯定会借此掀起波澜,甚至就连原本已经顺从于大秦统治的人也会倒向嬴政的反方向。

当年范雎反应足够快,把“二世而亡”这种预言的重点落在了“周朝必亡,天命在秦”上面,但是现在周朝已经彻底覆灭,到了嬴政这里,唯一会被针对到的只有他。

至于胡亥?

嬴政是真心觉得自己这个儿子除了长得真的很好看以及嘴巴甜之外,根本不会被这种话伤害到——他没有考虑这种事情的脑子。

这不是什么小事,这是会狠狠动摇嬴政威信的事件,如今天下一统不过三四年,很多事情都需要靠嬴政的威信压着,这事被随便说出去,那搞不好又是天下分崩的局面了。

改变过去一直都是有极大风险的。

可是嬴政不甘心就按照九鼎曾经做出的“二世而亡”的预言走下去,即使会加速自己的灭亡,他也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迎来自己的终局。

就算让人知道,那也应该是在嬴政做出足够改变之后,让这天下人看到更美好的未来,知道背叛他得到的只有更差的结局,只有跟着皇帝一直往前走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比起这天下的稳定,赵高真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了。

其实有一个更快的改变方式,那就是现在就派人去沛县把那个名为刘季的人给杀掉。

不过这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轩辕氏这类祖宗还在盯着,而且治标不治本,杀掉一个刘季并不是解决所有事的最好方式。

“你就不怕朕反悔吗?”嬴政看向蒙毅,“要是朕这次反悔把赵高再放出来,他说不定会拼命针对你。”

蒙毅这种忠厚性子都忍不住在心里腹诽几句:陛下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在您赦免赵高之后,赵高已经几次来给我下绊子了。

蒙毅忠厚老实归忠厚老实,侍奉在嬴政身边自然要懂得如何曲意逢迎。

于是蒙毅说道:“臣只是在完成陛下的命令以及遵守大秦的法度,这种私人恩怨并不在臣的考虑范围内。”

他之前阻拦嬴政用赵高曾经的死罪处理赵高也不是为了赵高说话,而是在劝诫嬴政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处理这件事情。

即使身为君王也要遵守几分规则,这样才能让臣子安心。

嬴政闻言笑了一下。

《史记》上记载的东西实在是太令人糟心了。

嬴政虽然没有百分百地信任赵高和李斯,但总归是付出了一定的信任才敢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们,然而他们一个个全都不怎么老实,这就让嬴政感觉十分烦躁,如今听了蒙毅这种一板一眼的发言,心里却是舒服了一点。

嬴政也不和蒙毅多说了:“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无论是把他下狱还是怎么样……”

嬴政背在身后的手指无声地在他另一只手的手腕上轻叩。

虽然没有声音,但是蒙毅却能够注意到嬴政的动作。

而这无声的叩击便决定了赵高的性命。

“别让他再出来了。”

其实嬴政更想让赵高下狱后“意外”身亡。

不过这种事情不太适合蒙毅去做,赵高才是做这种事情的最佳人选,不过总不能指望赵高对嬴政的忠诚高到愿意为了嬴政主动把自己的脖子吊到路灯上的程度。

这次蒙毅没有反对。

只要不是要求必须死罪,那他手上还是有很多可以用来处理赵高的罪名的。

天色已经不早了,然而李贺还没有下班。

李贺如今的上司李斯是一个嫉妒心颇强的男人,从当年他对自己的师兄弟韩非下手这件事便能看出一二。

现在嬴政似乎非常看好李贺,于是李斯就盯上了他。

但是李斯不敢真的把李贺怎么样,他也只能无能狂怒,做点小小的动作。

嬴政需要李贺办事,李斯就不得不捏着鼻子把人留下来。

他之前把人送到扶苏那里,让扶苏找人教他。

李贺也是个聪明人,虽然在使用现在这些软件方面比较笨拙,毕竟他已经错过了对这些电子产品最佳熟悉的时期了,但紧急培训了一天后也会了个七七八八。

扶苏不在,教导李贺的人就跑去向乔松请命,乔松直接让人把李贺送去给李斯了。

李斯不想看见李贺,但是乔松都把人送来了,他没法再拒绝了。

如果是扶苏把人送来,那李贺只会个七七八八会被李斯直接打回去;可是来送人的人可是说了是奉公子乔松之命而来,而乔松可是在嬴政那一群脾气古怪的儿女中也算得上最古怪的那几个人,李斯要是把人送回去,那乔松就能直接甩手不管这件事,然后把整件事拖个十天半个月的。

那嬴政就该来骂他了。

不过李贺人虽然被送回来了,李斯还是有折腾他的方式,他给他安排了一堆工作,美其名曰增加熟练度。

如果可以的话,李斯其实非常想让李贺就那么废掉,但是他绝对不可以这么做。

在嬴政手底下干活可不容易,嬴政不允许他手下的任何一个人偷奸耍滑。

如果有人这么做的话,那肯定是他的上司没有监督到位。

现在李贺名义上的上司就是李斯,李贺要是有什么事情没做好,那是要追责李斯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在嬴政手底下干活,相比起让讨厌的人一生碌碌无为,还是直接杀掉来得比较痛快、比较没有后顾之忧。

不然吃亏的只有自己。

所以如今都快子时了,李贺还是没能回家。

李贺再次在心里发出灵魂般的疑问:这个工作他非要不可吗?

人这种生物没有工作的时候就会心浮气躁,说话都不敢大声一点,但是一旦有了工作,又会觉得之前没有工作的时候才是最痛快的。

李贺之前还有点生病,但是现在这忙起来了就有一种自己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的感觉,而在得了嬴政召见之后,他才在路上咳嗽了两声——总算腾出了病一下的时间了。

再次见到嬴政,嬴政没有问他过得怎么样,而是直接开口问道:“你知道有哪些神明存在的时间很长、长到即使是你也依然有所耳闻的?”

这个问题让李贺微微一愣。

他忍不住在心里琢磨嬴政问这种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由此引申出什么话题,还是单纯想要问这件事情?

李贺思考了一会,觉得自己果然没有这方面的脑子,于是决定还是从问题表层来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李贺想到的第一个就是佛祖。

远一点的南朝萧衍,近一点的李治、武则天和李纯。

他们建寺庙、造佛像,迎舍利……

哪一项不是轰轰烈烈花费甚多。

他们所带来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佛教的兴盛让李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佛祖。

可是他转念一想,觉得嬴政问的问题应该不是这个。

不管怎么说,佛教都是从天竺那边传过来的,嬴政虽然可能听说过,但这个年代还处在基本强烈抗拒外来文化的时候,他应该不会问这个。

那道教的神明?

李贺忽然意识到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似乎都是汉朝才有的。

所以他问的基本上是更加原始一点的神明。

嬴政看着李贺皱眉思考,觉得扶苏真是做了个不错的决定。

李贺也许不适应官场,但是他作为一个写诗非常喜欢用典的诗人,他所掌握的知识远超常人,在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堪称一个小资料库了。

把李贺这样的人带回来可又大用处。

“我暂时只能想起两个,一个陛下应当也清楚,就是岱宗,我们那个时代称其为东岳大帝。”

岱宗所指就是泰山神,嬴政曾经在泰山封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

“另一个……”李贺谨慎地往上瞥了一眼,这小动作在嬴政看来掩饰得相当差劲,他感觉李贺好像防着他一样,好像他说出这个名字之后嬴政就要做点什么一样,“是西王母。”

嬴政听到这个名字后,眉头一动。

西王母这个名字他熟啊。

这名字曾经出现在《山海经》中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是伯益认识的角色。

不过传说之中,这位神明似乎和灾厄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嬴政对神明的了解,这样的神本身的性格就会比较疯狂残暴。

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例外的。

如果她真的是这样的性格,她早就死了。

嬴政从伯益和姬旦那里得到的情绪最强烈的事情就是关于轩辕氏的。

史书中侧重于描述轩辕氏温和慈爱的一面,但是那是对内的——或者说是对他的支持者的,面对敌人的时候,那他秉承的是斩尽杀绝不容后患的原则。

西王母在传说中绝对是一个强大的神明,但是再强也很难强过天帝之类的角色,只要足够有耐心,轩辕氏完全可以做到花上几百年时间把关于西王母的信仰一点点清空,将她扼杀在人类的遗忘中。

但是她没有死而且还能在漫长的时间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影响力,那就说明她不是那种常规的自然神的性格。

嬴政脑子里闪过无数思绪。

李贺则在想好像在先秦的记载中西王母都不是很接近于常规的“女仙”的形象,外形似乎更像是妖怪,而且她的力量更接近于降下灾祸而不是赐长生。

……但是谁知道呢?

从秦朝到唐朝,中间的战乱不计其数,嬴政和项羽两波数据管控足够让大量文献遗失,谁知道关于西王母拥有长生的传说是不是就是消失在这其中了。

李贺想到自己看过的野史中关于汉武帝为长生求见西王母的故事,不好的预感更重。

汉武帝在文人心中的评价远不如他的祖父汉文帝,但是不得不说,以他的功绩足够让他称为远比他祖父更有讨论度的角色。

李贺想想嬴政和刘彻这两个以求长生而闻名的人物,觉得自己既然已经为嬴政效忠,那他就必须尽忠守职,做到劝谏的本分。

“陛下,昔年汉武……”李贺的前两个字说一半就咽了下去,对于嬴政来说,刘家的那群人都算是乱臣贼子,如果他说“帝”,那就是冒犯,于是他及时刹住车,“刘彻在求西王母得长生这事上也未得其果,天下百姓反而深受其苦。”

他想要对嬴政说,求长生就是虚妄,至少别指望西王母——求不来的。

嬴政肯定是知道刘彻这个名字的,谁让前两天那个头铁娃……不是,是公子扶苏拿“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这首诗劝谏,嬴政既然都知道刘彻了,那他也就直说了。

只是李贺不确定这么说是否奏效。

在他生活的年代里,皇帝李纯就是这种为长生痴狂的角色。

这群自信心爆棚的皇帝可不会像是普通人那样体会到故事中“人不应该奢求长生”的主旨,他们只会想“什么,居然有神能给人长生,朕一定能搞得到仙丹”。

他却忽然听到了自己的上方发出了一声轻笑。

这是嬴政的笑声。

大概是在场的只有李贺一个人,而李贺无法向受害者通风报信,向来严肃沉稳的皇帝丝毫不掩饰自己满到快要溢出来的恶意。

嬴政单手支着下巴,看着渭河南岸的方向,嘴角带着笑意:“那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

不是感叹“这个刘彻就是逊啦”,而是“这真是个好消息”。

李贺莫名觉得毛骨悚然,好像自己在无意中成了嬴政的帮凶一样。

嬴政说完那句包含恶意的话之后,转而和颜悦色地对李贺说道:“一会你替朕去给扶苏传个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