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宋锦瑶被发现,小厌特意在街边买来面具,又向老板打听,这才得知供粮仓的位置。
乌云压顶,天空一丝星光都透不出来。宋锦瑶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朝着供粮仓潜行。
她警惕地打量着周围,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惊起一丝动静。
望着漆黑的仓库,宋锦瑶注意到只有两位守卫,眉头不禁微皱,但也没多想,赶忙朝里面溜去。
仓库很大,可里面的粮食却少得可怜。她警惕地躲在仓布后,借着外面微弱的灯光,不断摸索着仓库的布局。
没有利器就划不开粗布,也就无法得知里面的赈灾粮是不是掺了砂石的陈年霉米。
所以,她现在要做的便是找到记录单,上面会详细记载粮食发放给了多少人,以及是否真的给了百姓银两或米面。
宋锦瑶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围,正准备朝仓库前的桌子走去时,不料听到角落传来一阵阵轻微的响声,她瞬间僵在原地,大气都不敢出。
趁着声音还没断,她迅速隐入阴影中,警惕地探头望去。一眼便瞧见一个身影,正鬼鬼祟祟地躲在角落的粮袋间,用刀刃插进仓布,流出的粮食不断涌进布袋中。
宋锦瑶想去看清到底是谁,刚朝那人走进一步,对方便敏锐察觉到她的脚步声。身影明显一顿,猛然回头,目光朝着宋锦瑶的方向瞪来。
察觉到她的存在,对方快速藏进黑暗中。宋锦瑶眉头紧皱,本想快步跟上去,不料下一秒,一把锋利的刀刃稳稳地抵在她的脖颈处。
两人僵持在原地,宋锦瑶吓得大脑一片空白。对方附在她耳边,威胁道:“你敢出声,我就杀了你。”
孟诩?
听到这个声音,宋锦瑶立马认出对方。本想开口解释,但望向脖颈处的刀,心想还是刀落下的速度比较快。
她点了点头,最终还是没说出话来。
孟诩将装好的布袋放进兜里,满眼警惕地握紧刀,一步步示意宋锦瑶跟着他。
看着他还在装仓粮,宋锦瑶知道自己不能再跟他耗在这里,她必须快点找到记录单,这样才有第一份证据。
可站在孟诩的立场,显然不会轻易放自己走。她沉思片刻后,注意到地上有很多碎石。
宋锦瑶趁着孟诩还在装粮,不动声色地用脚勾住石子,随后猛地朝墙角踢去,石子精准与墙角碰撞,发出细微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声音都会引来守卫。听到声音,孟诩瞬间停下动作,猛然抬头朝墙角望去。
就在这时,宋锦瑶立马推开他的手,毫不犹豫地朝前面跑去。
“居然敢骗我,我看你是不要命了!”孟诩握紧刀柄,狠狠朝宋锦瑶划去。
锋刃擦过她的发梢,正巧将面具的线划断,面具毫无预兆地重重摔在地上。
见状,宋锦瑶立马停下来,孟诩毫不犹豫朝她冲去,眼中闪过凶狠的笑:“乖乖受死吧!”
孟诩快步跑上前,透过微光看清是宋锦瑶后,他明显一怔,刀刃卡在半空中停滞不前:“怎么会是你!?”
说罢,很快又恢复那副凶狠的模样:“你来干什么?想抓我回去领赏?”
见身份暴露,宋锦瑶皱紧眉头:“我是来查真相的,这供粮仓里藏着秘密,说不定能揭发贪官的预谋。你呢?”
孟诩冷哼一声:“我妹妹快不行了,我听说这里有粮食,想偷点回去给她。那些贪官,把我们的救命粮都吞了,我就算死,也要为家人讨回一口吃的!”
宋锦瑶满眼惊愕地盯着他,眼神坚定道:“我不会抓你,但也请你相信我。我们可以一起寻找证据,揭露那些贪官的罪行。”
见孟诩满眼狐疑,宋锦瑶恳求道:“若有我一句撒谎就不得好死,所以,能打开布袋给我瞧瞧里面的粮食吗?这对我很重要。”
孟诩明显犹豫了下,眼中的怀疑渐渐褪去,决绝道:“好,信你这一次。要是你敢骗我,我跟你没完!”
接过布袋,宋锦瑶倒出陈米仔细摩擦查看,神色越来越凝重。
这里的粮食也是掺了砂石的陈年霉米,也就是说,这里的粮食全都是给百姓吃的,而真正的好米,被那些人全转移了。
宋锦瑶将这件事简单地和孟诩诉说后,又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两人不再多言,默契地分头行动。
她负责查看粮袋上的印记,寻找供粮仓记录单;孟诩则在一旁警戒,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发出信号。
有孟诩看守,宋锦瑶全神贯注地寻找。她快速将桌子上的杂物翻找一遍,最后在书卷夹层页找到记录单。
她抬头刚想告诉孟诩,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嘈杂的人声:“不好,有人进了供粮仓,快搜!”
他们脸色大变,相互对视一眼,孟诩迅速拉起宋锦瑶的手,朝粮袋后面躲去,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两位守卫身材魁梧,手持刀枪提着灯,一间间仔细寻找。
无论怎么看,他们都不是守卫的对手。
宋锦瑶的心提到嗓子眼,大脑飞速运转,目光在供粮仓内四处搜寻任何可能的逃生路径。突然,她瞥见屋顶上方有一处通风口,虽然距离较远,但这是唯一的希望。
她压低声音,急促地对孟诩说道:“看屋顶的通风口,我们想办法上去。”
孟诩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没有丝毫犹豫,立马点头。
两人猫着腰,轻手轻脚朝着通风口下方的粮袋堆靠近。不巧守卫也往这里巡查,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们的心跳越发急促。
就在守卫快靠近他们时,宋锦瑶心生一计,蹲下身子捡起石子,用力朝着远处扔去。
“砰。”
石子正好击中另一个角落的粮袋,发出声响。
听到声音,守卫转身朝着声响处跑去,大声喊道:“在那边,快追!”
趁着这个间隙,宋锦瑶和孟诩迅速爬上粮袋堆。孟诩先托举宋锦瑶,让她够到通风口的边缘,自己再借助粮袋的支撑,一跃而起。
他们在狭窄的通风管道里艰难爬行,发现通风管道的尽头连接着一个废弃的仓库。两人小心翼翼地从通风口爬出,进入仓库。
仓库里堆满杂物,灰尘弥漫。听到外面没有动静,宋锦瑶和孟诩才松了口气。
注意到满脸灰尘的宋锦瑶,孟诩含糊道:“你裙子弄脏了,不嫌弃吗?”
宋锦瑶低头看着狼狈不堪的自己,忍不住浅笑道:“脏了再洗就好了,为何要嫌弃?反而我觉得,这是今晚成功潜入的战利品!”
“战利品?”孟诩呆呆地望着宋锦瑶,垂眸低语道:“我还是第一次见,主动提出爬通风口的官小姐。”
宋锦瑶自然不在意他嘟囔些什么,立马从口袋中掏出记录单,盯着眼前这份证据,她更是止不住地开心。
“孟诩,你知道刺史大人心腹是谁吗?”
“刺史?”孟诩语气一顿,稍作思考回道,“应该是他的师爷。听闻此人经常帮刺史出谋划策、还处理各类事务。不过最近因水患感染风寒,已经很久没出过门了。”
见宋锦瑶脸色难看,孟诩疑惑问道:“怎么了?是发现什么问题吗?”
“没。”宋锦瑶扯嘴抿笑道,“你能将这位师爷的住址告诉我吗?”
深夜,宋锦瑶借助着烛光查看记录单,里面记载着从水患前,到前几日为止的全部数据。
粗看一遍确实没问题,但她本着不放过任何细节的原则,还是发现记录单上的字迹有涂改痕迹,而且记录单显示在水患期间,出库的粮食数量远超实际赈灾发放量。
好一个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宋锦瑶攥紧记录单,心里开始构思后续计划,直到目光无意中瞥见记录单的右下角,那里有一个半枚棋形暗纹,而且这个暗纹,她曾在傅渊手腕上见过。
想到这,她不禁吸了口凉气。
芙蕖城的贪污一事,远比明面上还要危险,而这个符号可能涉及到皇室。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宋锦瑶猛地回头,将记录单放进抽屉里,警惕地询问道:“谁?”
“瑶儿,是我。”门外传来宋老爷子的声音,“我瞧见你房间还亮着灯,便想过来问问你,今日可发现什么疑点。”
她盯着房门没有回答,思索片刻后,起身将房间门打开。
对上宋老爷子那双眼睛,宋锦瑶连忙扶着他进房间,回道:“父亲,今日我去了趟难民地,除了见识到底层百姓的苦难外,并未发现什么可疑点。”
为了不让宋老爷子担心,她不得不撒谎。而且她没有十足的把握胜利,只能选择隐瞒。
宋老爷子叹了口气:“是啊,如今芙蕖城遭遇水患,百姓没了房屋,也没有粮食,实属难过。”
说罢,他一脸歉意道:“瑶儿,过几日我会与刺史还有县令去调查此事,可能陪不了你几日。”
宋锦瑶敏锐捕捉到几个关键词,连忙回道:“没事,朝廷派遣之事为大,父亲还请将工作放在第一位,与刺史和县令多多打交道。不过,女儿还有一事恳求父亲。”
她故意一顿:“父亲,我回来时偶然听闻刺史的师爷患病了?我见你每日都和刺史打交道,不如让我替你去拜访师爷吧?之后若父亲需要他帮助,也好有面子。”
“刺史的师爷?为何我从未听他提起过?”宋老爷子眉头微皱,仔细一想,觉得她说得确实有道理,便点头道:“也好,不过为父得知,刺史的师爷,可是芙蕖城数一数二的围棋高手,若要见他,可能需……”
“无妨。他一定会出来见女儿的。”宋锦瑶信誓旦旦说道。
宋老爷子瞧见她眼底的坚定,轻声摇了摇头,道:“也罢,日后若有任何不对劲,及时告知为父。”
听到这话,宋锦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样一来,理由和名号也有了。现在,她势必去会会所谓的围棋高手。
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芙蕖城竟然连下半个月的暴雨,师爷居然不在府!
大雨滂沱,打在纸伞上作响。宋锦瑶持伞站在师爷府前,大声喊道:“臣女受御史之命,前来拜访师爷大人,还请师爷开门。”
府前小厮面面相觑,再次重复道:“宋小姐还请回吧,你已经在这喊了一个时辰了,师爷他真的不在府内。”
鬼信啊。
宋锦瑶置之不理:“烦请小哥通禀一声,臣女听闻师爷身体不适,特来送上一些滋补药材,若师爷执意不开门,那便是对朝廷官员的不尊重,若我回京将此事告知王爷,可不是轻而易举能解决的吧?”
听闻,两位小厮忍不住笑出声:“你谁啊你,还能接触到王爷?”
“御史大夫之女-宋锦瑶。”
此话一出,小厮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满脸不可置信地盯着雨中的她,互相对视后,又朝府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