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萧问从郑印淮所住的西堂顶醒了来。
只是,郑印淮却不知所踪。
“关主数日前得了一只翠鸟,翠鸟羽冠有解剧毒功效。”
宋锦城与萧问说起两日前的事。
“你是说他将翠鸟......”
萧问沉默片刻,开了口。
宋锦城点头,将郑印淮那日所说一一告知了萧问:“他说自己中毒已深,用了翠鸟羽冠也只是拖延时日。”
“那他人呢?”
萧问坐起身,动了动肩膀,只觉神清气爽,似完全没有中毒的迹象,甚至觉得身体较之以往还要轻盈许多。
“郑印淮传了三成功力与你。”
景瑟从外头走来,见萧问抻腿又深吸气,见状忙好心替萧问解惑。
萧问的神色微微怔住,缓缓收起了活动肩膀的手。
“他带郑叔离开了龙首关,”宋锦城望见萧问眼下的复杂,叹了口气回答了萧问方才的问题。“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我知道他去了哪里,”萧问垂手走到了窗前,望着一览无余的西堂景色,半晌轻道。
“你知道?”
景瑟将端来的药碗放在了桌上,诧异抬眉,“你怎会知道?”
“平凉城外十里沟,那里是他与我师傅初遇的地方,也是我娘的衣冠冢所在。”
但宋锦城心中却早有猜测,只淡淡望着萧问听他说起两人从前。
“郑印淮曾是血鼎阁的杀手,与我师傅相遇后两人志趣相投做了一对爱侣,只是后来因为一件事,我师傅心中有结不肯原谅郑印淮,自此二人分道扬镳,再未相见。”
萧问虽说的干巴巴,但却也道尽了郑印淮与他师傅的相遇相知以及离别因由。
“我猜二人之所以生嫌隙是因为你娘对吗?”
萧问话音落,宋锦城便接着话茬道。
萧问背对着宋锦城,听见宋锦城的问话,垂了额头,并未第一时刻回应。
宋锦城见状心中摇了摇头,偏偏又道:“我还猜你身份不简单,或许与那......”
“有时候人太过聪明并不是一件好事,”萧问忽然回眸瞥了眼宋锦城,似有不悦。
宋锦城却瞥见萧问微红的眼眶,只耸耸肩,不以为意,“咱们也算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了,若是你有意与我结盟,那最好还是坦诚相待。”
“你......”
早在说出郑印淮与师傅关系时,萧问便知宋锦城必会穷根究底,他也做好了和盘托出身份的准备,只是,临到此刻,那些多年隐藏的伤痕又岂是一朝一夕便可示人的。
宋锦城觑一眼萧问变幻莫测的神色,不由哂笑一声,“不说也罢,我也不是十分想知道。”
说着,便伸手招呼景瑟,“走吧,让萧关主好好想一想。”
宋锦城嘴中的这句萧关主,却瞬时让萧问想起了什么,瞳孔微缩,拦住了宋锦城站起的身体,紧绷着脸色问道:“你说我做了关主?”
“是啊,”宋锦城抻了抻袖子,作势要走,“郑关主临走之前言明往后你就是龙首关的关主,所以,不是萧关主是什么?”
宋锦城眉眼轻笑,嘴中的话却意味不明。
“萧关主?”
萧问缓缓回神,讥诮的笑,但呼吸里却夹了几分愤怒与懊恼。
恼他承了郑印淮的恩情,但这恩情却让他如鲠在喉,咽不下吐不出,脸色阴晴不定的变了几变之后,苦笑一声,萧问终于还是开了口,“你说的没错,他两人之所以分开确实因为我娘。”
萧问的声音落寞又寂寥,但话既出口,却似如释重负般,也让他整个人又回归了几分冷静与自制。
宋锦城见萧问开口,眸中闪过一抹了然,当即转身又坐了回来,打量萧问神色,疑窦顿生,“那你师傅和你娘......”
“我师傅曾受过我娘恩惠,两人为异性姐妹。”
“那你娘是被郑关主杀的?”
萧问摇头,艰难说起往事。
“郑印淮早年为血鼎阁的杀手,出手狠辣,他手下从无活口,因着这份手段后来成了血鼎阁的红袖书生,在认识我师傅后,因我师傅不喜他杀人,他便从明处的杀手变成了暗处的探子,十五年前血鼎阁接了一单刺杀的任务,而目标却是镇南王府......”
景瑟斜靠一侧抱胸听两人说话,待听到萧问说起镇南王府,暗自瞅了萧问一眼,狐疑道:“你娘是镇南王府的人?”
萧问没否认也没说是,只接着道:“当时镇南王刚剿灭了西越与南诏接壤处的流寇,而刺杀就在他回镇南王府的第二日。而我娘......”
萧问闭了闭眼,再睁眼时眸子里却透出几分恍惚,“她亦与镇南王一起回了镇南王府。”
“那你娘,她,她是镇南王......”
“景瑟......”
景瑟差点咬了自己舌头,在宋锦城的眼刀子里生生将那句“镇南王外面的女人”给咽了回去。
“是,她就是镇南王在外面认识的女人,”萧问不以为意的接了景瑟的话低笑着道,只是这笑却透着几分诡异的凄凉。
萧问的目光在宋锦城和景瑟,甚至靠在角落的边肃身上打转了一圈,忽而嗤笑了声,接着又道:“你,宋锦城,宋家嫡女,自小受尽父兄宠爱,即便家族败落,也无碍你是宋家唯一名正言顺的大小姐,而景瑟你,虽是孤儿,却也从无人笑你出身卑贱,可我......”
萧问惨然一笑,声音仿若那雪窟里的冰渣。
“我父亲是镇南王,我母亲出身平凉大族,但我却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私生子,自打懂事起,我便知我母亲是父亲藏在外头的女人,而父亲,他在西越都城有一座镇南王府,府里有一个明媒正娶的夫人,那夫人还为他诞下了三个儿子。”
宋锦城初始虽已猜到萧问的身世,但听着萧问说着不甘与愤恨,心中不由唏嘘,她出身北唐贵族,亦是明白高门大族之间的结合多是权势与利益的婚姻,哪里有什么爱与情。
所以她无法评判镇南王与萧问母亲之间的情感,但见萧问这副模样,大抵是极厌恶自己出身的。
“你娘随镇南王回府,莫不是镇南王妃知道了此事?”
宋锦城不忍见萧问沉溺于这自怨的情绪里,连忙引着萧问说起了后事。
萧问很快便恢复了清醒,闻言缓缓点头,“我当时已八岁余,而我娘又怀了身孕,父亲认为该是时候带我与娘回府证明身份了,毕竟我也是他的儿子。”
萧问话里充满了讥嘲,只下一刻又恢复了平静。
“他说已说服了王妃,只待我娘回府,便请旨赐我娘做侧妃,我娘本不愿回镇南王府,但她为了我与她腹中的另一个孩子的将来,还是应了父亲。”
“那后来呢?到底是谁要刺杀镇南王?”
便是景瑟也觉出了刺杀镇南王此事背后似另有蹊跷。
“后来我娘与我随着父亲回了镇南王府,只是在回去的第二日,在父亲欲进宫请封赐妃圣旨的前一夜,镇南王府忽然进了几名刺客,这些刺客直奔镇南王府偏院,彼时父亲正在此处与我们一道用膳,那些刺客身手狠辣,父亲虽常年从戎,到底不敌刺客,就在他们手中的长剑即将刺进父亲的胸口时,我娘以己身为父亲挡下了致命的一剑,而后府中侍卫赶到,这些刺客便四散逃了,我娘却因那一剑直中要害,没撑多久便去了,一起离去的还有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父亲严刑逼供抓到的一名刺客,从他嘴里得知他们是血鼎阁的人,这才有了后来父亲一怒之下灭了血鼎阁一事。”
“我想问一句,那些刺客怎就知你父亲当时就在你娘院里呢?”
宋锦城沉默许久问道,虽然她心中有些许的猜测,但还是想得到萧问的证实,或者说这个答案连萧问都不知道。
萧问瞥了眼宋锦城,颔首道:“这便是此事的蹊跷处。”
“难道镇南王也不知?”
萧问冷笑,“他又岂会猜不出,只是不愿信罢了。”
宋锦城想起那日郑印淮与孙潜的对话,不由道:“镇南王后来能灭掉血鼎阁,也是因为郑印淮与他里应外合之故,此事你是知晓的,对吧?”
萧问点头,“师傅与我说过。”
宋锦城心中暗道萧问师傅行事倒真是光明磊落。
“我猜你师傅在你娘为镇南王挡剑身亡后,便去调查此事,当得知是血鼎阁的杀手杀了你母亲,便去寻郑印淮对质,也是在此时,郑印淮才知道你娘与你师傅之间的关系,悔不当初下,才与镇南王里应外合灭了血鼎阁,郑印淮以为这样你师傅便能原谅他,可他却低估了你师傅的坚决。”
“你说的不错,”萧问接着道:“我师傅在得知我娘的死讯后,便第一时间赶去了王府,后来见我在王府孤苦伶仃一人,便将我带离了王府。”
“你父亲既爱重你娘,又为何会答应让你随师傅出府?”
景瑟问了关键之处。
“那便要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了,是谁花钱雇了血鼎阁的杀手刺杀镇南王。”
宋锦城为景瑟释疑。
“不错,既与郑印淮里应外合,他岂会不知是谁雇用的杀手,他知道强留我在府中,只会让我与我娘一般早晚被害,遂睁只眼闭只眼任师傅带走了我。”
“我猜这人是镇南王妃对否?”
宋锦城望着萧问的眸子说出几人心中早已藏着的答案。
萧问没否认,只道:“我一度以为那些刺客是冲着我娘来的,后来我数次回想当时情境,我发现那些刺客确实是冲着父亲来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当时院里所有的人,父亲,我娘,以及我。”
“她疯了么?雇刺客杀自己的夫婿?”
宋锦城嘴中的她自然是镇南王妃。
“彼时镇南王世子十五有余,继位镇南王也正当年纪,况且她有三个儿子,一个想立侧妃的男人又有什么舍不得的?”
萧问嘲弄的勾起了唇角,“如师傅所说,男人总不如自己儿子亲。或者说她更愿意做镇南王太妃。”
宋锦城想了想,不可否认萧问说的有理。
男人变了心确实无需留恋,镇南王妃这步棋不可谓不高明,只是啊,到底人算不如天算,镇南王没死,萧问也还活着,镇南王妃的目的终究未能如愿。
再瞥一眼此刻说起自己的杀母仇人却冷静克制的可怕的萧问,宋锦城暗自叹了口气,隐患啊,隐患。
宋锦城默默在心里替镇南王妃上了三柱清香,嗯哼,遥祝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