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天官纨绔 >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学农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学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消息:赵淩吃上了火烧。

好消息:这是他这一旬吃上的最后一顿好的。

本来按照赵淩的想法,想要知道大虞普通百姓每天吃什么,只需要去周边村子转一圈就行。

但小伙伴们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得实践。

具体怎么实践,经过小伙伴们的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微服私访”,体验生活。

赵淩觉得他们商量出来的东西,完全是COSPLAY+农家乐,不过他也不吱声,就在那儿听着,反正现在太子他们开始带他玩儿,总比跟顾棱他们打交道有意思。

这事情还被先生们知道了。

先生们很支持,并且提供了帮助——告家长。

孩子们要出门去体验生活,肯定得通知家长啊。

于是,帝后等一干大家长们也知道了,提供了“帮助”。

不如不帮助!

穿着一身三天没洗的补丁衣服的赵淩,吸了吸鼻子,拿着一把小刀,把一株蒲公英幼崽挖到背篓里。

这会儿地上的野草只冒了个尖尖,野菜还有很大的生长空间,但是不挖不行,不挖没东西吃。

窦荣凑过来瞅了一眼,瞬间瞪大眼睛,小声问:“你怎么有刀?”

赵淩理所当然:“我藏的。”

他岁数小,总得带点防身的东西。

帝后和先生们派的人也没那么严格搜,主要还是没收了他们身上的绫罗绸缎小吃小钱和首饰之类。

“藏哪儿了?”窦荣想到自己被收走的弓箭、长刀、□□,连铜板都被收走了就咬牙。

别人好歹还给两个铜板应急用,他身上连一枚铜板都不给留,说是别人手上的铜板是钱,他手上的铜板是武器,害得他这几天只能扔石子。

赵淩挪了挪脚,把小巧纤薄像美工刀一样的小刀子塞进鞋底:“喏。”

窦荣看了看藏刀子的位置:“分我一把。”

赵淩只能把两只鞋子底里藏着两把小匕首重新拿出来,分了窦荣一把:“用完还我,不然我穿着高低脚。”

幸好他穿的布鞋,要是像窦荣穿的皮靴,鞋子都给扒了。

他们现在是在京郊的农户家庭寄宿。

具体在京郊的哪里,他们也不知道,当天集合之后,他们是被蒙着眼睛送过来的。

出门的时候是七个人,送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只有窦荣、顾朻和赵淩三个人。

另外四个人不知道是在一起,还是被分成了两拨。

他们现在所处的村子不像小湖村那样依山傍水,就是一片平原,河流浅浅,大鱼不用想,小鱼小虾也没工具抓。

赵淩会编鱼篓也没用,没趁手的东西编,河里面也没东西,饵倒是有,无论是地里面挖点蚯蚓,还是像窦荣现在这样打几只麻雀都行。

算了,没鱼没虾的,想了也是白想。

唉,还是挖点野菜现实点。

田间地头转了一圈,赵淩挖了小半篓野菜崽崽,窦荣打了一串麻雀和田鼠,提溜到小河边清洗。

窦荣对田鼠还是下不去口,跟村里人换了几把豆子。

春天的河水极其冻人,要是再早一点过来,还能看到岸边没化开的冰,现在稍微好一些,起码冰差不多都化了。

窦荣有了小刀子之后,收拾麻雀利索多了,几下就给麻雀脱了衣服,连里头还没指甲盖大的心肝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一点不浪费。

“一会儿放粥里一起煮。”

他看赵淩的手已经被河水冻得通红,帮着把篮子里剩下的野菜一起快速洗干净。

“嗯。”赵淩呲着牙,很快把野菜收拾好。

洗干净的野菜显得更少。

他们寄宿的这户姓孟的人家,五间土坯房里住着老中青三代十几口人,自家有十亩地,另外还佃了二十亩耕种,已经算是农户里条件比较好的。

他们回去的时候,遇到顾朻从里长家出来,挑着两捆豆萁。

窦荣赶紧上前,把顾朻肩上的扁担接过来:“我来。你怎么去挑柴了?”

顾朻笑呵呵地从怀里摸出来两个铜板:“我把早上做的一板豆腐拿去换了一些豆子和用得上的东西。今天还难得卖到了钱,这两天要是货郎来了,咱们能买点针头线脑。”

他们身上就这么一身衣服,三天没洗还是小事,多少有些磨损,想着要穿上一旬,肯定少不了缝补。

其实按照三个人的所学,哪怕空无一物,想要赚到点小钱不是难事。

但他们得目的是体验普通农户的生活,很多技能就不能用。

还好孟家虽然条件困难,家里豆子不缺。

豆浆、豆腐,做出来不仅能哄哄肚子,还能换到一些东西。

村里人也愿意用豆子来换豆腐。

三个人回到家,孟家的几个媳妇已经做好了早饭,还好火还没撤。

窦荣赶紧上前:“大表嫂,等等,把这些放进去。”

他们这几天就是以表亲的名义在孟家借住的。

孟大嫂看到他们拾掇出来的东西,二话不说就下了锅子:“这是打了什么鸟儿?”

“就几只麻雀。”

“那东西可难打。豆豆,快过来灶前暖暖手。”孟二嫂招呼窦荣。

赵淩不用人招呼,已经蹲在了灶前。

村里基本一天吃两顿。

早饭原本是清得能当镜子使的麦豆粥,就是麦子和豆子直接煮粥。

本来就不好吃,还因为不能浪费柴火,并不会炖到酥烂,更加难以下咽。

赵淩他们吃了一天,就连夜把豆腐给做了出来。

窦荣每天经过孟大嫂的点头,把一天要吃的麦子磨成粗粗的粉,和豆渣一起煮成粥,还是不好吃,但至少能下咽了。

至于把面粉和豆渣一起烙豆渣饼?

那是不可能的。

啥条件啊,不是农忙的时候,吃干的?

今天的麦豆粥加了麻雀和乱七八糟的野菜,还有一大碗咸菜炖豆腐,已经相当丰盛。

孩子们的碗里都盛了一块小小的麻雀肉,大人小孩都很高兴。

尤其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儿,都觉得自从来了三个表兄弟后,家里的伙食质量迅速上升。

豆腐更是神奇。

不多一点的豆子,竟然能做出那么多豆腐,简直就是食物放大术。

吃过早饭后,顾朻他们跟着孟家人一起下地,为春耕做准备。

翻地犁地都是异常辛苦的活。

好在村里有耕牛,只是需要挨家挨户排队。

没排到的人家也不闲着,拿着农具在地里已经开始翻了起来。

人力确实累,但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孟老大笑道:“现在已经好多了。你们还教了我们做豆腐,等攒上一两年,就去马市买一头驴子,能拉磨能拉货。”

豆腐价格不贵,也只是相对而言。

村里人能摸到现钱的时候不多,十里八乡也没人会做豆腐。

顾朻听得高兴:“这样你们就能省力许多,还能驾着驴车卖豆腐。”

他在孟老大的指导下挥舞锄头,一把下去,手腕被震得一疼,只对土地造成了一点皮外伤,不像孟老大那样一把下去能翻起一大块土。

窦荣学得很快,不过孟老大可不敢真把他当牛使,让他跟在自己身后,把他翻出来的土块敲碎。

赵淩个子小,现在这情况也没法给他整一把儿童版的锄头,就跟孟家的几个小孩儿一起,在田间地头挖野菜。

现在这个时间,挖野菜竞争相当激烈,偶尔还得停下来先打一架。

大人们在地里面忙活,见几个小子正经不了一会儿就扑腾在一起,很多都是笑笑不说话,只有妇人看闹得不像样,才会扯着嗓子吼:“狗蛋!老娘刚洗干净的衣裳,你要是敢给弄脏了,看老娘不抽死你!”

赵淩看实在挖不到什么野菜,就只能做陷阱抓麻雀。

他倒是想学窦荣用石子丢,但他的力气和准星都没,还是用最朴实的办法才比较现实。

一把麦粒,一个筐,一根竿子,一根绳,一个下午,一个奇迹。

麻雀不是不长记性,但架不住赵淩会各种套路。

门前换屋后,筐子换篮子,边上盖两根草,地上挖个坑,花样层出不穷。

麻雀再小也是肉。

孟家人都不嫌弃。

不用窦荣,孟大嫂就把一堆麻雀收拾利索,下午这顿特意放在麦豆粥里炖久了点,粥里面的肉香味实实在在,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丁点儿的麻雀肉,把细细的骨头放嘴里咂半天。

吃过了晚饭,顾朻拉着窦荣和赵淩在村里头转悠,脸上露出难以启齿的神情:“那个……你们这几天……出恭……怎么样?”

每天吃着膳食纤维丰富,但没有油水的伙食,顾朻便秘了。

窦荣靠着强悍的体质和足量的运动,并没有同样的症状。

赵淩更是悄咪咪给自己加餐蜂蜜,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顾朻:“……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

赵淩眨巴眼睛:能想什么办法?又没有开塞露。

窦荣问他:“我们有多少钱了?下次赶集什么时候?我们做了豆腐去集上卖钱,买点油?”

他自己是身无分文,赵淩和顾朻身上开局各有两文钱。

顾朻今天到手两个铜板,总共六文钱:“能买到油吗?”

窦荣看了看赵淩:“能。”他不信赵淩就藏了两把小匕首,肯定还藏了钱。

顾朻不确定:“真能?”

赵淩不负众望,从鞋底摸出一张金叶子:“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