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外是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黄昏是流动的金色颜料,淌过树叶罅隙,涂在他肩头。
那双向来多情的眼睛望过来,对上她的脸,继而偏移少许,看向她身旁的人。
美术馆内温度偏低,她肩膀上还披着江照的西装外套。
脚步无可避免地停顿,林霜羽仰头看他,一时竟然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
分明两天之前还在一张床上滚到天亮。
出乎意料地,连江照都没出声。
气氛微妙,须臾,那个烫着一头羊毛卷的高挑女孩拽了拽陈梦宵的手臂,小声问:“どうしたの?”(怎么了?)
陈梦宵摇摇头,目光如水般滑过她的脸,了无痕迹。
这次连声招呼都没打,直接越过她走了。
展厅很大,与之前那条窄巷不同,连擦肩而过的机会都没有。
女孩快步跟在他身后,夹杂着低低的日语交谈,语速很快,她只能模糊听个大概。
一个荒谬又合理的念头冒出来:陈梦宵谈恋爱了吗?
想到这个可能性,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伤心,而是以后还能不能再联系。毕竟关系已然越界,总不能自欺欺人地重新回到普通朋友的位置。
贱到家了。她置身事外般自我评价。
美术馆顶楼有一家西餐厅,全景落地窗视野极佳,从十六铺码头一直到陈毅像,能将外滩建筑群尽收眼底。
正值日落,浓烈的橙色铺满桌布,等待上餐的间隙,林霜羽和江照面对面坐着,还以为他不会提。
“霜羽,”然而,在并不特殊的某一秒,江照问:“他是你喜欢日本的原因吗?”
没有任何委婉或迂回的试探,开门见山。
当时林霜羽正在回复工作群里的排班表,闻言,迅速编辑好“收到”两个字,发送成功之后,将手机锁屏。
大概是她表情不太自然,江照笑容温和:“不想回答?”
林霜羽下意识摇头,又点头,给出正面答案:“是。”
她没忘记自己这次赴约的原本目的。她做不到心里想着一个人的情况下和另一个人约会。
江照并不意外地颔首,那副银边半框眼镜衬得人很冷冽,继而捅破了最后一层聊胜于无的窗户纸:“你喜欢他。”
是陈述句。
手机还在震,还是工作群里的消息,新一轮排班结束,老板正在因为一条外卖平台新增的差评发疯,满屏60s的语音让人毫无点开的欲望,气急败坏到似乎活不到明天。
晚间套餐逐一端上桌,头盘、汤、副菜……以及招牌的惠灵顿牛排,香气四溢。
林霜羽搬出打好的腹稿:“江医生,其实我今天出来是想跟你聊——”
江照听到这里,罕见地出声打断:“他喜欢你吗?”
这次的问题直白到林霜羽难以回答,只能避重就轻:“我们认识很久了,他从来不缺人喜欢。”
江照拿湿巾擦了擦手,低头切牛排,几乎算是打明牌:“你也不缺。”
与此同时,屏幕再度亮起。
以为还是工作消息,林霜羽不想看,可眼下的气氛和话题都很尴尬,因此还是滑开了锁屏。
かわいい:「展看得怎么样?」
她花了将近十秒的时间确认自己没看错。
刚才冷冰冰不理人,现在又发这种消息。
不肯留下陪她过夜,却在走之前把纽扣留给她。
会在接近零点的东京街头为了赶末班电车而狂奔,也会一掷千金买下美术馆里长年无人问津的油画……这就是陈梦宵。他就是这种随心所欲的人,仿佛做什么事都不需要理由,行事准则全凭心情。
咽下那口奶油蘑菇汤,林霜羽不想回,却还是回了:「还不错。」
かわいい:「上次的话剧呢?」
她继续打字:「也不错。」
かわいい:「他呢?」
挺好的。
不是你说的吗?
你到底想干嘛?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你知道自己很烦吗?
林霜羽垂眸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久到眼眶发涩,对话栏里的字打了又删,最后什么都没回。
一顿饭吃得味同嚼蜡,走出美术馆正门,沿着滨江大道步行不久,路过外滩附近新开的周末市集。江照观察她的表情:“想不想进去逛逛?”
被微信上那几句话搞得心情全无,林霜羽停步,勉强集中注意力:“你想逛的话,我可以陪你。”
江照看着她,似乎在思索,目光沉沉地压在她身上,开口时却是截然相反的轻松语调:“如果今天不逛,下次我还约得出来你吗?”
脚下枯黄的梧桐叶因着“落叶不扫”的新政策堆得很厚,踩上去咯吱作响,有种萧瑟的浪漫。林霜羽沉默下来。
她并非是耻于说不的人,身边来来去去的约会对象,如果见面三次还是没感觉,她会干脆利落地拒绝,最后体贴地留下一句“我们以后还能做朋友”。当然,结局无一例外,留在彼此的微信列表里躺尸而已。
可是面对江照,她忽而词穷。
冥冥之中有种预感:他是对的人。
他们原本就是一类人,看待问题的角度相同,甚至连感情观也相似,跟他一起度过的时间很安全,不用担心被伤害。哪怕某日分手,也一定不会撕心裂肺伤筋动骨,彼此都理智,彼此都成熟,足以体面地好聚好散。
至于东京——
实在太远了。
再过40天她的签证就要过期,末班电车不等人,富士山也搬不走。
针织外套过分柔软,那枚小小的丝绒盒就静静躺在口袋里,存在感鲜明。直到与江照在地铁站分别,她也没能说出那句,江医生,很抱歉,我想我们不太合适。
太敷衍,太不走心,毕竟按照世俗定义来看,他们相当合适。江照是她打着灯笼都不一定能找到的对象。
地铁驶入一段长长的漆黑隧道,灯箱广告逐帧流动,折射出斑斓色谱。林霜羽站在拥挤车厢里出神,觉得有点累。
回家之前,她拐进附近一家24小时便利店,照例囤货。
乌龙茶、黑啤、生吐司、日式梅饼,路过日用品货柜时,她弯腰,又拿了一盒常用品牌的卫生棉条。
结账时需要排队,林霜羽盯着购物车里的那盒棉条,想起很久之前的一个小插曲。
她被暴雪困在陈梦宵位于札幌的公寓,他们一起在放映室看完了一部老电影。
认识不到10天,孤男寡女,异国他乡,共处一室,她心里起初还有点紧张,可是陈梦宵表现得太自在,太有边界感,从头到尾,他们之间最亲密的接触大概就是选蓝光碟的时候,脑袋曾经短暂地挨在一起。她能嗅到他发梢淡淡的茉莉香气。
看到西佳敬带着妻子在海边放烟花的时候,连日的特种兵行程让她开始犯困,于是纵容自己打了个盹。
醒过来之后,窗外积雪深厚,幕布全黑,而陈梦宵怀里抱着一只软枕,后背微微弓起,抵住墙壁,脑袋埋进臂弯,也睡着了。
借着日光将他的身影端详许久,林霜羽轻手轻脚地起身,找到卫生间,即刻发现异样。是生理期即将到访的预兆。
尽管尴尬,她还是折返,把他叫醒,说自己生理期到了,需要出门买点东西。
陈梦宵显然没听懂她在说什么,毛茸茸的后脑勺动了动,睡眼惺忪地“嗯?”了一声。是从鼻腔里溢出来的气音。那一刻总算对“19岁的男大学生”这个概念有了实感。
耳根莫名泛红,像回到遥远的青春期,彼时她的日语水平跟他的中文烂得不相上下,翻遍词典都搜索不到月经的日语,最后只好换成英文告诉他。
这次陈梦宵听懂了,慢吞吞起身,踩着棉拖鞋往客卫走,她不明就里地跟过去,看着他站在大理石洗手台前,摁开镜柜门,心无旁骛地翻找。
一次性牙刷、美瞳护理液、卸妆水、迪士尼发箍……最后还真的翻出来半盒拆开的卫生棉条,他晃了晃,还有点没睡醒,轻描淡写地问:“只有tampon,用吗?”
那其实是她第一次用棉条。
此后每次生理期,在感叹“卫生棉条真是伟大的发明”的同时,不得不反复想起那个人。
结完账,走出便利店,在拒绝了一次搭讪以及两次健身房办卡邀请之后,林霜羽踩着满地薄霜似的月光回家。
弄堂里有块空地,偶尔会被当成临时车位,此时此刻,那里停了一辆红黑配色的Revuelto,线条锐利,张牙舞爪。
车主正心不在焉地倚着车身跟谁打电话,说的是日语,当耳朵里捕捉到“欧噶桑”的字眼时,她略微僵硬地停步。
陈梦宵还是美术馆偶遇时的那身装扮,灰色潮牌卫衣,工装裤,卫衣下摆露出T恤白边,遮不住的少年意气。四目相交,若无其事地冲她笑了一下,而后继续跟妈妈打电话。
完全没打算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完全不在乎会把别人的心搅得天翻地覆。
林霜羽再次体会到什么是进退两难。
等一通类似报备的电话结束,她抢先开口:“今天没去剧组?”
陈梦宵嗯了声:“男一号急性肠胃炎,临时停工一天。”
怪不得有空去看展。
“大概还要拍多久?”
“一个半月。”
林霜羽点点头,语调是刻意伪装过后的轻松:“等到时候上映了,我一定带着朋友去捧场。”
他闻言勾唇,露出令人心动的笑容:“好啊,应该不会让你半途睡着。”
无聊的一问一答暂时告一段落,空气静得人发慌,半晌,她避开白天的偶遇,又问:“对了,电影是什么题材?”
“悬疑惊悚。”
毋庸置疑是他的舒适圈,他之前拍过的很多短片都是这一类题材。
思绪短暂地发散,林霜羽下意识道:“我发现你好像从来没拍过爱情片。”就连作业也会刻意避开。
明明长着一张标准的花花公子的脸,随时准备爱上任何人,随时准备离开。
淡灯摇曳,陈梦宵没回答,偏头看她手里拎着的购物袋:“买了什么?”
“零食、饮料、日用品,还有两罐啤酒。今天刚好做活动,买一送一。”夜间气温低,林霜羽自然而然地迈步,“先上楼再说吧。”
走出几步,身后的人仍然未动,她不由得停步。
回过头,夜色浓浓,陈梦宵正在看她,目光很静。
“想做吗?”
他讨论起做/爱这种事坦荡得像聊喝水吃饭,“想的话就上楼,不想的话,陪我在附近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