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策驰小说网 > 九重阙 > 第35章 当年事

第35章 当年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打过照面,随后三人坐下,霍青风便道:“早前左二档头已给我写信说了此事,如今督主无事我等也就放心了。”

他也是知道宋宓出事后才从应天府赶过来的,一路派人打听宋宓踪迹,只是东厂探子众多,也没有查到什么,不过好在宋宓无事。

宋宓朝霍青风笑道:“不过后面可能还需堂主相助。”

霍青风表示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督主需要,尽管同霍某开口。”

“行!”宋宓也不同他客气。

霍青风爽朗笑笑,后便离开去着手准备护送宋宓两人回京之事。

待霍青风离开,徐长风才同宋宓道:“你是如何同济善堂堂主认识的?”

宋宓给自己倒好茶,边喝着边斜眼看他,而后朝他凑近,神秘问:“想知道?”

她放下茶杯,傲然道:“可我偏不告诉你!”

徐长风轻笑,他也不是非要问到答案,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想到宋宓一路要求从靖州回京,他又好奇问:“从靖州一路北上,怕不是你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吧?”

宋宓见他猜到,也没打算瞒着,索性承认道:“确实是计划好的,从逃到庆远后便想好了,靖州有我接应的人,从此处走,总好过冒着被东厂发现的危险,走条不确定的路。”

今日到这里,想必她的人也收到消息,只需往长沙府走,再与左庭玉会和,届时就安全了。

关于东厂的人为何对宋宓赶尽杀绝,徐长风心有疑问,“东厂,还有周知远为何要杀了你?”

周知远她不知内情,而东厂对她下杀手,大抵便是和十一年前巫蛊案有关。

宋宓想了想还是问了他一句:“你可知十一年前的巫蛊案?”

十一年前巫蛊案?呵!徐长风怎会不知,这对他来说,可是记忆深刻呢!

他淡笑道:“此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若不是因为这巫蛊案,他母亲何须至死?

他手中的茶杯被他悄然握紧,神色冷了下来,宋宓注意到了他情绪有些不对,问道:“你怎么了?”

徐长风回过神,将茶杯递到嘴边抿了一口,道:“无事,只是想到了一些往事。”

他恢复以往的淡漠神色,给宋宓斟满茶,问她:“此事同巫蛊案有何干系吗?”

“当然有。”并且关系还大着呢,“我怀疑万西华就是当年巫蛊案中的主谋,之前在京城我暗中调查此事,想必被他察觉。加上到了西陵,知道苏进就是当年的万玉春,他派这么多人杀我,怕不就是要来灭我口的。”

宋宓从凳子上起身,在房间内踱步道:“且当年胡皇后巫蛊案一事发生时疑点众多,皇上才刚即位不久,她尚未怀有皇嗣,为何犯傻去诅咒皇帝?”

若她是皇后,绝不会犯这种蠢事,她也相信姐姐不会做这种事。且据她所查到的,当年胡晏容施行巫蛊之术是被万西华撞见的,加上有她身边的宫女作证,周太后直接给她定了罪。

她不信当时就是那么巧,且第一天被发现,第二天当夜她姐姐就放火烧宫自戕,待被人找到已是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她胡家也被下狱,父亲差点就死在诏狱里,最后尚且吊着一口气在,直到全家被流放岭南,途中遭遇暗杀。

想到这些,宋宓目光逐渐变冷,“不知徐镇抚可曾听过刘玉此人?”

“刘玉当时乃胡皇后宫里一小太监。”这徐长风是知道的,听说当时胡皇后被万西华发现施行巫蛊之术时,还是他从坤宁宫里找出来的蛊人。

宋宓点头,又抛出一个问题给他,“刘玉在胡皇后自戕后便逃出宫去,至今下落未明。若胡皇后真施行巫蛊之术,他主动找出证物并且指认胡皇后罪行,在宫里不说得平步青云,好歹也不会落魄到哪里去,可为何,最后他却要逃出宫去呢?”

“你是怀疑,有人要杀他灭口?”徐长风深思,想来想去也就觉得这个结论靠谱些。

“没错!”宋宓爽利道,她立马走到徐长风一旁的凳子坐下,“而要灭他口的人,就是万西华。”

试问那个人在搜宫时找出证物,指认胡皇后行大罪之事,应该算功劳一件,可为何还要杀他灭口?那只有一个解释,那便是这一切都是这些人在自导自演。

而刘玉不过是其中一颗用完就废掉了的棋子,还留在棋盘之上不仅无用,还有可能是不定因素,最后只能扔掉,杀之!

徐长风看宋宓神情认真,不像是说谎,思索道:“你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万西华为了除掉胡皇后和刘玉串通好的?而怕其泄露出去,所以要杀人灭口?”

“何止是他,胡皇后宫里所有指证的人,在不久后,有失足落水的,有误食毒药身亡的,哪一个没有其万西华手笔?”宋宓眼中露出嘲意,只怕还有更多的事是她没有查到的。

“哦对了。”宋宓忽而想起什么,呵笑道,“还有一人恐怕也是被他杀了的。”

“就前些时间被我抓的于胜,这巫蛊案,他可也是参与其中了呢!”

“所以你抓于胜,是为了那巫蛊案?”徐长风看她脸上还挂着笑,似乎当时抓的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是,也不全是。”宋宓收起笑,轻轻晃动手中茶杯,“他于胜当年在闽清洪涝一事中贪了那么多银两,直接导致两名无辜官员受他牵连,这我可没冤枉了他。”

皇上要杀他,她不过是授了他意,做他手中的刀而已。

还有在后来收受贿赂得来的银两,贪墨赈灾银两不知有多少,当初从他院子里搬出的箱子连她可是还记得清清楚楚,那重量可不轻。

“你可知林文德为何会第一个站出来奏告他?”宋宓盯着徐长风,笃定他不知道这其中答案。

徐长风摇了摇头,示意宋宓继续说下去。

宋宓接着道:“那是因为于胜在林文德科考时动了手脚,若不然以他才情,绝不会连殿试都不能入选。”

别看林文德只是员外郎,他当年可谓是才华横溢,不知有多少人抢着要他,奈何最后拜入了于胜这个虚伪小人门下。

“林文德当年仅凭一篇咏安赋折服考官,也让于胜选中了他,而为何会选中他,不过是想让他为自己铺路而已。”

这些徐长风属实不知,只静静听她说,“现在的少詹事于信你肯定知道,那一年的榜眼,可你知道他这榜眼如何来的吗?”

方才宋宓就说于胜在林文德科考是动了手脚,怕不就是助于信舞弊?

徐长风已经隐隐猜到了结果,于是接着宋宓话说下去:“于胜在那场科考中将林文德的卷子与于信的调换了?”

宋宓摇头,他只猜对了一半,卷子都有署名,如何能换掉?

“当时礼部可都是于胜的人,拟题都是由于胜暗里决定。”她继续告诉徐长风,觉得此事还挺有意思的,“在会试之前,林文德做了一篇文章拿给于胜看过,而此篇文章更胜咏安赋,于是于胜借口将此文交由皇上,私底下却收了起来。”

“然后他将此篇文章交给了自己的侄子于信,后来在会试中,他命礼部以此出题?”徐长风大致猜到了后来的事。

宋宓点头,“而林文德拿到的题目却是被换过的。”

她没有将当年那真相全部说出,而是隐瞒了些,不过于胜确实是动了手脚,不过不是换题目,而是割卷!

于胜令礼部的人将林文德和于信的卷子进行了割卷交换,再盖了假印,以至于林文德在会试中落到后面名次。

徐长风了然,题文不符,就算你写得再好,又能怎么样呢?且于胜本就是利用他,这些年两人维持表面和气,可私底下两人到底如何,又有何人知晓呢?

若没有此事,他也不会看清于胜真面目,可笑的事,于胜还以为此事将林文德瞒得很好,可人家早就知道了。

他为于信铺路,在朝中安插进自己人,可到头来自己获罪,他那侄子第一个同他撇清关系,直接上书要求严惩于胜,生怕自己受他牵连,真可谓是大义灭亲。

想起于胜,宋宓脸色就阴沉着,“于胜此人,虚伪至极,将那么多赃银藏起来,还真当自己是正直清廉了之人?”

有些人呐!心一开始就是坏的,还能指望他后面会变好?

徐长风还是有些不太理解,“那这些和巫蛊案有何关系?”

“当年于胜乃胡太保学生,得其提拔年纪轻轻就做了兵部侍郎,可他野心可不止于此,自他上位后,秘密告发胡太保与胡皇后有谋逆之意……”

当时她哥哥胡禄英乃羽林卫指挥使,于胜可是想一并兼管过来。

宋宓没再说下去,后来的事都知道了,万西华撞破胡皇后施行巫蛊,刘玉将于胜交给他的蛊人藏在其床底下,后贼喊捉贼带人搜出那东西来。

又有宫女作证,胡皇后无从辩解,当时成化帝还被文臣牵制,其纷纷上书废后,而胡皇后直接被下令关进冷宫,后来冷宫起火,也只是说她放的火,畏罪自戕。

“这些,你都是从何而知的?”徐长风实在觉着奇怪。

宋宓进宫时已经六岁,距离巫蛊案发生中间相隔了一年,当时这件事在宫中被瞒得很紧,若要他去查,他都未必能查得如此详细,不然这么多年查她母亲死因都什么也查不出来。

宋宓还未回答,他又道:“还有林文德那事,这可是舞弊,是重罪,你既然知道内情,为何不揭发?”

“你有实证吗?这些都是林文德与我口头之说,物证人证都未有,我如何告发?”

且这么多年过去,这些证据于胜怕是早就毁了,还等着她去翻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